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融资约束与信贷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8 05:25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以自主创新为表征的创新能力竞争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竞争的主导因素。创新型中小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微观载体,正以强烈的创新动机、专业化的创新技术以及快速灵活的成长机制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创新型中小企业尽管所占比重较小,却创造了大多数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专利等科技成果,同时在优化产业结构、催生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在其高速发展的繁荣背后,企业资金短缺、外部融资困难等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缓解,甚至在金融危机及“后危机”时期越发严峻,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难以突破的成长瓶颈。因此,结合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复杂性生命体特征,根据其成长演化机制及银企信贷合作的共同演化机理建立与其成长过程相匹配的银企信贷融资体系,不仅为化解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推进其持续成长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同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演化经济学以有限理性为前提假设,将复杂系统理论等内嵌于创新、选择和扩散的分析框架,关注持续、复杂的企业成长系统的长期动态演化,以及企业非最优化行为的可能性,同时借助演化博弈理论分析演化主体间的策略互动,契合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作为复杂性生命体的研究要求。但是演化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极其庞杂,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研究还处于“理论竞争”的多样化阶段,特别是将演化理论范式应用于企业成长的融资问题研究还十分薄弱。由此,如何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融资约束的演化分析框架,解析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商业银行信贷的演化机制,揭示银企信贷博弈的演化过程和稳定策略,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仍有待深化。基于以上思考,本文以演化思想为主线,从银企演化层面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融资约束及信贷策略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含以下方面: 第一,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规律和融资结构的基本问题界定与演化框架构建。在剖析创新型中小企业与传统中小企业差异性的基础上,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基本问题进行界定,分析其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结构与融资需求特征。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结构及信贷体系演进过程,解析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中的银企信贷合作关系,建立银企信贷融资的演化经济学分析框架。 第二,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融资约束现状分析。结合数据统计分析,描述现阶段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融资问题,剖析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与银企关系,揭示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根源。同时以中小板及创业板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商业银行信贷体系发展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而与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关系。 第三,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商业银行信贷的演化机制。运用演化经济学理论与复杂性系统方法,分析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两类群体在成长及信贷创新过程中的演化行为与演化策略,提出两者的演化方式及演化路径。基于此,运用共同演化理论分析创新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共同演化及互动结构。 第四,创新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演化博弈与信贷融资策略。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信贷演化博弈模型,揭示银企信贷行为的基本演化规律,提出银企双方的信贷稳定策略。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型改进,探讨政府政策支持、信用担保机构等多方主体的引入对银企信贷合作的影响。 第五,银企信贷融资体系的演化仿真。在阐述多主体建模原理、工具及建模过程的基础上,根据演化机制和演化博弈模型,设计创新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信贷演化过程的建模与仿真步骤,建立银企信贷演化的仿真模型,模拟在不同演化条件下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动态演化过程。 基于上述分析内容,本文主要得到如下五点研究结论: 第一,基于创新型中小企业与传统中小企业的本质差异,从企业演化视角重构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内涵、成长特征与成长模式,运用综合评价与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与预测模型,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成长周期。 第二,以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商业银行与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融资约束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较高的外部融资成本使企业受到较大程度的融资约束;银行发展水平、竞争程度与企业信贷可得性具有正向关联;完善商业银行信贷体系有助于降低银企间信息成本和监管成本,增加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推动企业实现持续成长。 第三,运用演化经济学理论,从演化要素、演化路径、演化过程等方面构建了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演化机制和商业银行信贷创新的自组织演化机理,提出在企业创新与外部环境共同演化的状态下,如何匹配企业创新速度与银行信贷支持程度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 第四,考虑创新风险与监管奖惩两个维度的银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表明,银企双方均对高收益策略有模仿倾向,但创新型中小企业在与银行的长期合作中会对违约行为具有抵御性;研发创业期企业所受融资约束最高,当且仅当创新成功率高于最小下限时银行才考虑与企业发生信贷关系;政府、信用担保等外部力量与内生要素的相互制衡对实现银企信贷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进一步建立多元结构的银企信贷融资系统演化博弈模型,结果显示在政府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和银行严格的监管机制下,银企信贷融资系统最终能够形成演化稳定策略。 第五,银企信贷融资系统演化的动态仿真显示,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群体在长期信贷演化过程中会不断反思原有策略,在演化机制推动下银企两类群体逐渐达到演化稳定状态;提升企业创新成功率对促进银企信贷合作具有正向作用;商业银行在选择设立监管机制时,应根据自身规模、企业状况和预期收益等,投入合理的监管奖惩成本;同时,在银行、政府和信用担保机构三方共同监管作用下银企间合作策略明显占优,并能够在较短的演化时期内达到稳定均衡状态。 本文以演化经济学和演化博弈理论为基础,从复杂、动态视角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演化机制以及信贷演化博弈模型,突破了以往在理性、均衡假设下机械静态的研究局限,主要创新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解答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基本问题,建立银企信贷融资的演化分析框架。从演化理论视角,运用系统科学思维方式,以企业仿生学理论、演化经济学理论及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主要分析工具,重构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理清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融资约束的根源,从银企群体演化角度建立银企信贷融资的理论分析框架,这为运用演化理论研究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与融资问题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第二,解析银企双方的演化机理,形成银企之间多层次的共同演化机制和互动选择模式。考虑到银企两类群体的多样性、异质性等特征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反馈关系,选择应用演化经济学理论探讨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商业银行信贷创新的演化方式和演化过程,识别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微观、中观及宏观各层次与商业银行的共同演化机理,进而从企业成长演化阶段、银行信贷创新演化阶段及企业信贷可得性三个维度形成银企之间的互动结构和选择模式。 第三,利用演化经济学与演化博弈的互补性,将两种理论有机结合系统分析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中的融资约束问题。演化博弈理论有效弥补了演化经济学理论缺乏严格数理模型的不足。在演化经济学理论推演的基础上,利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银企信贷关系及信贷融资系统的演化规律,说明银企信贷合作的演化过程、信贷策略选择及政府、担保机构等的支持协调作用,从而为揭示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融资问题形成新的研究路径。 第四,根据银企演化博弈和建模仿真的创新性研究结论,提出银企信贷稳定策略。本文研究表明,造成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根本原因既有企业自身创新机制和经营管理模式的不足,商业银行服务意识的欠缺,也有国家战略和政策方面的缺失。因此,从企业、商业银行、政府及担保机构等主体入手,结合演化博弈模型的稳定性分析与主体策略选择的模拟演化趋势,提出切实有效的信贷策略,为化解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实现企业持续成长提供新的实践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4;F27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文,韩福荣;三维空间企业生命周期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小企业司、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司、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联合课题组;成长型中小企业评价的方法体系[J];北京统计;2001年05期

3 张玉明;梁益琳;;企业家素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梁笛;;银行资产规模与中小企业信贷——大银行和小银行比较优势研究[J];东南亚研究;2007年03期

5 张琦;陈晓红;蔡神元;;“规模歧视”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基于湖南中小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J];系统工程;2008年10期

6 陈佳贵;关于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蜕变的探讨[J];中国工业经济;1995年11期

7 周松兰;;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5期

8 易余胤,盛昭瀚,肖条军;企业自主创新、模仿创新行为与市场结构的演化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9 尚增健;渐进式技术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路径——成长型中小企业成长机理的个案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6期

10 林汉川,叶红雨;论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政策环境[J];宏观经济管理;2001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敬贵;企业演化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刘汶荣;技术创新机制的系统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54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2654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a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