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中国证券市场卖空机制对信息不对称风险及其定价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2 05:57
  首先,本文考察信息风险溢价,研究信息风险与资产定价的关系,本文以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沪深300、中证200、中证500、上证50和上证180市场指数的成分股为样本空间,采取构造组合的方法,研究信息风险溢价的存在性,在Fama-French资产定价的扩展模型的上增加信息风险因子,研究信息风险与资产定价的关系。结果表明,中证500指数成分股票零资产组合获得显著的信息风险溢价,且能够被五因素模型解释,而信息风险因子对该溢价没有显著解释作用,这说明在禁止卖空的情况下中国证券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风险的定价能力不稳定。其次,本文认为卖空机制是影响信息风险定价能力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展开相应实证研究。以中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机制为例,采取事件研究方法,以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调整事件为研究样本,利用时变到达信息模型,实证研究引入卖空交易机制前后信息不对称风险特征的动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发现,引入融资融券机制后,知情交易到达和信息风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非知情交易到达并没有因为卖空机制的引入而显著减少,卖空机制的实施使得信息风险被揭示的更为充分,表明卖空机制对信息风险的揭示程度具有显著影响。最后,...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中国证券市场卖空机制对信息不对称风险及其定价影响研究


图4-1时变交易到达的EKOP模型

与非,变化趋势,卖空机制,卖空交易


图4-2、图 4-3 分别描述了非知情交易和知情交易到达数、信息不对称风险tPIN 在有效日前、后 12-13 周(60 个交易日)的动态变化过程。从图 4-2 可知:(1)在引入融资融券机制前后,知情交易到达数均大于非知情交易到达数,说明卖空交易可能更多是由于投资者掌握了有关股票价值的信息而发起的交易,其目的不是投机;(2)知情交易到达数随时间的推移呈显著上升趋势,正如假设 1 所说,引入卖空机制后参与交易的知情交易者将增加;(3)非知情交易到达数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下降趋势不明显。从图 4-3 较直观的表明在引入卖空机制后信息不对称风险呈显著上升趋势。这与表 4-2 的结果相同,进一步佐证了本章的假设。图 4-2 知情交易与非知情交易到达数及其变化趋势

变化趋势,知情交易者,卖空机制,中国证券市场


图 4-3 信息不对称风险及其变化趋势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市场引入融资融券机制后,显著提高了信息险,其原因是知情交易者的参与度显著提高,而不是非知情交易到达数降,相反,引入融资融券机制后非知情交易到达数并没有显著下降,没低非知情交易者的参与度,该结论与才静涵和夏乐(2011)[58]的研究结同,香港市场上引入卖空机制后信息不对称风险显著提高是由于非知情数显著下降,因此提出了噪声交易假说。由此可知,中国证券市场上引入融资融券机制,不仅可以提高知情交与度,也不会显著抑制非知情交易者的交易热情,使得信息能更快的融,提高股票价格的调整速度,有利于价格发现,提高市场的有效性。表券市场引入卖空机制是有效的,同时也表明完善交易机制对中国证券市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卖空制度、流动性与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香港市场的个案[J]. 才静涵,夏乐.  管理科学学报. 2011(02)
[2]私有信息风险被市场定价了吗——来自中国股市的证据[J]. 刘莎莎,孔东民,邢精平.  金融评论. 2011(01)
[3]交易信息含量与资产定价:来自A股的经验证据[J]. 朱元琪,刘善存.  系统工程. 2010(06)
[4]融资融券交易的市场冲击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台湾证券市场的经验与启示[J]. 王旻,廖士光,吴淑琨.  财经研究. 2008(10)
[5]沪市知情交易概率(PIN)特征与风险定价能力[J]. 韩立岩,郑君彦,李东辉.  中国管理科学. 2008(01)
[6]股票与权证市场信息非对称特征比较研究[J]. 房振明,王春峰,李晔.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7]卖空交易机制对股价的影响——来自台湾股市的经验证据[J]. 廖士光,杨朝军.  金融研究. 2005(10)
[8]三因素模型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J]. 邓长荣,马永开.  管理学报. 2005(05)

硕士论文
[1]融资融券交易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研究[D]. 钟笑珊.华南理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11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2911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0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