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制度的研究 ——以五家股份制上市银行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30 05:32
  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为抵御贷款资产的信用风险和弥补预期损失而从经营利润中提取的一种风险拨备,具有防范银行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以及补充银行核心资本的作用,也是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监管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作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重要一环,既影响着商业银行的资产计量又关系到其信用风险的覆盖,如何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还会对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营以及信息披露透明度产生巨大影响。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从会计信息的角度出发,为预防银行信贷资产发生损失而进行的储备,发挥着风险缓冲垫的作用,与此同时,该制度也逐渐成为了商业银行的风险预警机制的一部分。事实上,在该制度建立的最初阶段,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在监管层对商业银行实施监管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周期性的波动,2008年的金融危机暴露出了现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基础“已实际发生损失”模型的顺周期性。2008年金融危机后,社会各界对已实际发生损失模型的顺周期性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认为该模型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发挥了扩大波动的负面作用。贷款损失准备金发挥作用的前提就是,银行经营者能够准确地判断未来贷款损失的风险,因此如何定义... 

【文章来源】: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相关概念与发展历程
    2.1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概念
    2.2 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目的
        2.2.1 以资产计量为目的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
        2.2.2 以风险覆盖为目的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
    2.3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发展历程
        2.3.1 2000年以前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初步设立
        2.3.2 2001年至2005年的重大改革
        2.3.3 2006年至今的不断完善
第3章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现状的分析——以五家银行为例
    3.1 贷款损失准备相关内容的披露情况
    3.2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的比较
    3.3 计提金额比较
        3.3.1 不良贷款率分析
        3.3.2 贷款拨备率与拨备覆盖率分析
        3.3.3 贷款迁徙率分析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贷款损失准备金会计信息披露不完全
        4.1.1 关键信息没有披露
        4.1.2 重视程度不够并且缺乏相关制度和规范
    4.2 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方法不统一
        4.2.1 银行可选择的标准和方法较多
        4.2.2 监管部门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
    4.3 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程度不充分
        4.3.1 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足
        4.3.2 “已发生损失模型”存在天然缺陷
    4.4 难以协调会计准则与监管规定存在的冲突
        4.4.1 二者之间采用的方法不同
        4.4.2 二者计提过程中存在的不同
    4.5 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主观性较强
        4.5.1 新会计准则的明确要求
        4.5.2 未来现金流的估计存在难度
第5章 改进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建议
    5.1 加强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会计信息披露
    5.2 坚持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
    5.3 协调会计与监管之间的冲突
    5.4 细化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统一组合评估计提方法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商业银行准备金计提政策探究——《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实施对商业银行准备金计提影响的研究[J]. 张萌,姜海洋.  农村金融研究. 2012(08)
[2]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会计与监管协调[J]. 贾建军.  新金融. 2012(05)
[3]组合方式减值测试下贷款减值会计模型的应用[J]. 孟艳琼,宋昙青.  会计之友. 2011(34)
[4]不良贷款的“双降”与“双升”——基于五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年报分析[J]. 王培培.  中国市场. 2011(48)
[5]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在城商行的运用研究[J]. 李莉.  改革与开放. 2011(21)
[6]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规则:问题与可能解[J]. 周华,戴德明.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1(04)
[7]上市银行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情况分析[J]. 苏喜兰.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11(03)
[8]刍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减值准备的合理计提[J]. 李金,郑静,陶奕列,张桃源.  商业时代. 2011(17)
[9]如何计提贷款减值准备[J]. 黄中华.  金融会计. 2011(06)
[10]关于拨备覆盖率运用中的问题研究与建议[J]. 刘立群,刘玉玲,倪志强,庄媛,陈力,孙象民.  华北金融. 2011(05)

硕士论文
[1]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研究[D]. 徐晓羽.山东大学 2009
[2]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计提研究[D]. 赵纶.复旦大学 2009
[3]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会计政策与实务研究[D]. 岳小迪.暨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689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31689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1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