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中国委托贷款弥补了正规信贷不足吗?

发布时间:2021-05-10 14:12
  运用2007-2015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委托贷款微观交易数据,从正规信贷周期视角切入实证研究我国委托贷款这一典型影子银行运作问题。检验发现,委托贷款这一影子银行机制具有鲜明的逆信贷周期特征,正规信贷紧缩时,上市公司不仅更多参与委托贷款业务,而且贷款规模也增加。一方面,央行公布的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显示,与正规信贷扩张时期相比,正规信贷紧缩时月度新增委托贷款平均值增加了33.54%;另一方面,基于上市公司委托贷款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与正规信贷扩张时期相比,当正规信贷紧缩时,不仅企业参与委托贷款业务的概率明显提高,而且委托贷款的发放规模也显著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一,企业视角的研究显示,无论从广延边际还是集约边际来看,相对正规信贷扩张时期,正规信贷收缩时流向非国有企业和非股权关联企业的贷款均明显增加。其二,地区维度的实证检验发现,相对于正规信贷扩张时期,信贷缺口越大的地区在正规信贷收缩时委托贷款增量规模越大。综合来看,委托贷款等影子银行具有显著逆信贷周期特点,且更多流向信贷可得性较低的部门,不仅将资金输送到非国有企业等体制外企业,还将资金配置到信贷缺口较大的地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正规信...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本文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2 我国委托贷款实践现状
    2.1 我国委托贷款产生原因和背景
    2.2 我国委托贷款发展现状
3 正规信贷周期对企业参与委托贷款的影响
    3.1 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
    3.2 研究设计
    3.3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4 委托贷款资金流向——体制内外差异
    4.1 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
    4.2 研究设计
    4.3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5 委托贷款资金流向——地区差异
    5.1 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
    5.2 研究设计
    5.3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稳健性检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融发展、影子银行区域流动和反哺效应——基于中国委托贷款数据的经验分析[J]. 钱雪松,谢晓芬,杜立.  中国工业经济. 2017(06)
[2]地区金融生态演进差异与信贷配置失衡的关系——基于中国宏观面板数据的检验[J]. 李勇辉,袁旭宏,杨杏.  当代经济科学. 2016(04)
[3]货币政策、影子银行发展与风险承担渠道的非对称效应分析[J]. 胡利琴,陈锐,班若愚.  金融研究. 2016(02)
[4]关系、正规与非正规信贷[J]. 孙永苑,杜在超,张林,何金财.  经济学(季刊). 2016(02)
[5]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有效性研究:中介效应和体制内外差异[J]. 钱雪松,杜立,马文涛.  管理世界. 2015 (11)
[6]中国信贷供给周期的实际效果:基于公司层面的经验证据[J]. 王义中,陈丽芳,宋敏.  经济研究. 2015(01)
[7]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传导[J]. 裘翔,周强龙.  经济研究. 2014(05)
[8]中美影子银行系统比较分析和启示[J]. 陆晓明.  国际金融研究. 2014(01)
[9]社会破产成本、企业债务违约与信贷资金配置效率[J]. 陈德球,刘经纬,董志勇.  金融研究. 2013(11)
[10]信贷热潮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基于中国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 徐璐,钱雪松.  国际金融研究. 2013(11)



本文编号:3179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3179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b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