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论票据期后背书制度

发布时间:2021-05-11 14:21
  票据作为一种流通证券,在现今社会交易活动中被普遍运用。对于票据来说,保证其流通性就是保证其生命,利于流通是票据在法律上需要适用的最高准则,可以说票据法的所有制度,都以适用该准则为首要出发点。而票据大多通过背书的方式流通转让,以使票据权利的转让较一般财产权利的转让更为方便、灵活。票据的流通性达到什么水平取决于票据背书制度是否合理、是否完善,由此,背书制度在整个票据法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期后背书作为背书的一种,在司法实践中常有出现。关于期后背书的立法和制度设置,在票据法理论中是一个难点,对此,各学者见仁见智,争论不断,在票据实务中的认识也较为不清晰明确,各国立法不尽相同。基于我国对于期后背书的立法与两大法系均有不同,虽然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仍有法条自身矛盾等缺陷存在,与票据法理论相悖,也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混乱,缺乏科学性及合理性,相关立法和制度设置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因此对期后背书的有关理论和需要遵守的准则进行更深一步探究是有必要的,这对立法和司法实践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在票据法理论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结合各国的票据立法实践,对我国票据期后背书制度...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票据期后背书概述
    第一节 票据背书的相关理论
        一、票据背书的概念
        二、票据背书转让的法律效力
    第二节 票据期后背书的基本理论
        一、票据期后背书的性质
            (一) 期后背书是转让背书
            (二) 期后背书是特殊转让背书
        二、期后背书效力的特殊性
第二章 域外关于期后背书的内涵及效力界定
    第一节 期后背书的判断标准及评析
        一、英美法系国家对期后背书的判断标准及评析
            (一) 英美法系国家规定
            (二) 英美法系国家“到期日”标准评析
        二、大陆法系国家对期后背书的判断标准及评析
            (一) 大陆法系国家规定
            (二) 大陆法系国家“作成拒绝付款证书后或作成拒绝付款证书期限经过”标准评析
    第二节 各国关于期后背书的效力界定
        一、英美法系国家对期后背书的效力界定
        二、大陆法系国家对期后背书的效力界定
第三章 我国期后背书制度概述
    第一节 我国期后背书的判断标准与评析
        一、我国期后背书的判断标准
        二、我国期后背书内涵的合理性评析
            (一) 对“被拒绝承兑、被拒绝付款”的评析
            (二) 对“超过付款提示期限”的评析
    第二节 我国关于期后背书的效力问题
        一、我国关于期后背书的效力的特殊规定
        二、付款期限内提示付款的法律意义
            (一) 是持票人行使追索权的前提条件
            (二) 是促使持票人及时行使票据权利的重要手段
            (三) 是追究付款人责任的必要保证
        三、对我国期后背书效力分析
第四章 期后背书相关问题解释
    第一节 对“通常债权转让效力”的解析
        一、“通常债权转让效力”的优越性
        二、“通常债权转让效力”的特点
            (一) 不受人的抗辩切断的保护
            (二) 期后背书没有担保效力
        三、“通常债权转让效力”与民法上的债权转移的区别
    第二节 被背书人取得的权利
        一、被背书人取得的权利性质
        二、被背书人取得的权利分析
    第三节 背书人及背书人之外前手债务人的责任
        一、背书人的责任
        二、出票人的责任
        三、其它前手债务人的责任
    第四节 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在期后背书中的运用
    第五节 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
第五章 我国《票据法》第36条关于期后背书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第一节 我国《票据法》第36条的立法目的
        一、减少票据纠纷,节约诉讼资源
        二、保证票据的流通性和交易安全
    第二节 对我国《票据法》第36条的缺陷分析
        一、我国《票据法》第36条的缺陷
            (一) 我国《票据法》第36条前半句的不足
            (二) 我国《票据法》第36条后半句的不足
            (三) 我国《票据法》第36条前后逻辑矛盾
        二、关于我国《票据法》第36条缺陷的解析
        三、我国《票据法》第36条立法目的落空
            (一) 无法减少票据纠纷
            (二) 无法加强票据流通
    第三节 我国《票据法》第36条应遵循的原则与立法建议
        一、我国期后背书立法应遵循的原则
            (一) 最大有效性原则
            (二) 交易迅捷原则
        二、对我国《票据法》第36条完善的具体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我国期后背书制度的重构[J]. 董冠华.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2(02)
[2]论票据背书的连续性[J]. 王悦.  商品与质量. 2010(S9)
[3]我国票据流通制度之完善与重构[J]. 董翠香.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4]票据法期后背书制度研究[J]. 梁鹏.  中国商法年刊. 2008(00)
[5]论期后背书的效力[J]. 郭军民.  法制与社会. 2009(04)
[6]关于票据期后背书问题的探讨[J]. 李炳梅.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08(03)
[7]期后背书法律问题探析[J]. 杨永.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04)
[8]票据背书连续的法律效力[J]. 林丽.  科技成果纵横. 2006(05)
[9]票据期后背书制度研究[J]. 王刚.  金融会计. 2006(05)
[10]论票据的期后背书[J]. 王磊,宗学军.  新疆社科论坛. 2005(03)

硕士论文
[1]票据转让背书制度若干问题的研究[D]. 姬志茹.山东大学 2005
[2]论票据背书制度[D]. 张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181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3181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2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