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类信贷业务风险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2 21:59
  类信贷业务是目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一种盈利手段,作为我国特有衍生概念被监管机构正式提出的时间很短,目前学术界对类信贷业务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监管机构对类信贷业务的制度规范同样处在摸索阶段,如果因其不属于表内传统信贷资产而放松管理,必然招致极大隐患。首先,厘清类信贷业务概念的界定,可将其视作传统信贷业务的异化,分析现阶段类信贷业务发展动因来自监管套利的冲动、金融市场的选择及腾转规模的需要,经历了初期起步、快速扩张、监管规范、强力整顿的阶段。其次从具体操作、银行运营及外部环境层面定性分析类信贷业务的风险因素,指出交易结构中的风险在于参与主体、资金链条、债权落实及合同内容,内部管理层面在于风险意识、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信息系统,外部环境则在于监管机构、金融市场与宏观政策。再次承接交易结构风险的定性分析,以某纺织有限公司同业配资交易模式为案例进行剖析,同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定量分析交易结构的各项要素对整个业务流程风险的影响程度,十四个风险因素按权重排序的结果表明把握法律的依据、合同的规范性、项目方及融资方的资质是避免风险的关键。最后从银行业机构和监管机构两方提出防范的应对策略,银行...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类信贷业务风险及对策研究


图3.1同业配资模式交易结构示意图??

同业存款,交易结构,层次体系,风险


图3.?2同业存款配资模式交易结构风险层次体系??来源:作者自制,2018年8月??具体的指标量化数据则通过专家打分法的形式采集,以上述,向该案例发生所在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现场检查组、监员发放调查问卷,邀请其中的十五位专业人员对四个二级风险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影子银行通道演变及风险形成机理研究——基于机构关联的视角[J]. 胡利琴,常月,陈锐,黄琨.  保险研究. 2017(10)
[2]资产管理业务通道的变迁[J]. 胡品辉.  财经界. 2017(08)
[3]从“通道”到“同业”——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演进历程、潜在风险与发展方向[J]. 王喆,张明,刘士达.  国际经济评论. 2017(04)
[4]非信贷业务与银行绩效[J]. 李广子,张翼.  国际金融研究. 2016(10)
[5]资产管理行业通道类业务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J]. 田孝明.  金融法苑. 2016(01)
[6]通道渠道、财富管理与平台经济[J]. 王增武.  上海金融. 2016(04)
[7]交叉金融创新与风险管控[J]. 曾刚.  中国金融. 2016(05)
[8]理财产品的系统性风险与消费者保护——以中国影子银行为背景[J]. 沈伟.  法律和社会科学. 2015(02)
[9]通道业务的风险[J]. 霍海龙.  中国金融. 2015(24)
[10]对商业银行“类信贷业务”发展的成因、投放模式及风险防范的探讨[J]. 卞大军,申丽静,颜秉姝.  国际金融. 2015(06)

硕士论文
[1]G商业银行类信贷业务的内部审计改进探析[D]. 熊晶.江西财经大学 2017
[2]J行广西区分行类信贷业务风险研究[D]. 申铭.广西大学 2017
[3]M银行类信贷同业业务审计问题的研究[D]. 王齐.辽宁大学 2015
[4]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异化及其风险研究[D]. 杨倩雯.浙江大学 2015
[5]H银行“类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董亮君.大连海事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10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3210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e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