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财政政策与企业劳动力决策

发布时间:2021-06-25 08:56
  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1年至2016年的数据,研究中国财政政策对企业劳动力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促使企业雇用更多的劳动力,表现为更高的员工薪酬总额、更多的员工人数以及更高的员工平均薪酬。进一步研究发现,积极财政政策对企业员工薪酬总额和员工平均薪酬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较强,在国有企业中较弱;在国有企业中又以公益类国有企业和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国有企业最弱。经济后果方面,扩大劳动力规模对企业未来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强于国有企业,而扩大劳动力规模对企业高管薪酬的提升作用则在国有企业中强于非国有企业。上述结果表明,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刺激市场需求的方式使得非国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扩大劳动力规模;而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行政干预的手段要求国有企业解决社会就业。本文丰富了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互动关系的研究,从微观层面为评估财政政策促进就业的效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文章来源】:中国软科学. 2020,(09)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21 页

【部分图文】:

财政政策与企业劳动力决策


劳动力市场需求增加的影响

财政赤字,赤字,财政政策,情况


图2展示了我国近年来的财政赤字情况。从赤字率来看,我国的财政赤字决策是与我国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财政政策性质相符合的。以决算赤字率为例,1998年之前我国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时,决算赤字率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从1999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开始,决算赤字率在1999年至2004年分别为1.9%、2.5%、2.3%、2.6%、2.1%和1.3%,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从2005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开始,决算赤字率开始一路走低,2005年至2008年分别为1.2%、1.0%、0.0%和0.1%。2009年重启积极的财政政策之后,2009年当年决算赤字率高达2.7%,之后若干年也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从赤字率来看,我国的财政赤字决策是与政府提出的财政政策性质相符合的。基于以上分析,我们采用政府的财政赤字率来度量财政政策的扩张程度,该指标同时囊括了政府购买与税收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具体定义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外部薪酬攀比与企业绩效——基于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双视角[J]. 刘维奇,张燕.  中国软科学. 2020(05)
[2]混合所有制、非效率投资抑制与国有企业价值[J]. 任广乾,冯瑞瑞,田野.  中国软科学. 2020(04)
[3]企业定性信息与债券信用评级:基于股权性质的分析[J]. 林晚发,王雅炯,幸丽霞.  中国软科学. 2020(04)
[4]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产品市场竞争与费用粘性[J]. 张伟华,郭盈良,王春燕.  科学决策. 2017(04)
[5]薪酬抵税与企业薪酬安排[J]. 韩晓梅,龚启辉,吴联生.  经济研究. 2016(10)
[6]工资刚性与国企效率损失[J]. 张子楠,王高望,赵晓军.  经济科学. 2015(05)
[7]劳动力市场中的财政政策效应——基于中国经验数据的实证分析[J]. 尹音频,杨晓妹.  财经科学. 2015(07)
[8]高管与员工:激励有效性之比较与互动[J]. 陈冬华,范从来,沈永建.  管理世界. 2015(05)
[9]政府财政支出与就业的经验分析——基于CHNS微观面板数据[J]. 陈贵富,王朝才.  财政研究. 2015(04)
[10]权力型国有企业高管支付了更高的职工薪酬吗?[J]. 王雄元,何捷,彭旋,王鹏.  会计研究. 2014(01)



本文编号:3248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3248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3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