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商业银行碳信贷业务国际比较与借鉴

发布时间:2021-10-09 20:23
  随着全球变暖的进一步加剧,利用经济手段创造环保绿色的生存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协调企业发展目标和气候目标的有效手段。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碳信贷业务不仅能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也能有效支持低碳经济、限制企业碳排放。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碳信贷业务发展较为缓慢,并在评价标准、内控与风险管理以及碳信贷产品创新等方面存在不足和缺陷。因此,本文在明确碳信贷内涵及其国际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国内外商业银行碳信贷业务的比较,总结我国商业银行碳实践方面的不足,进而借鉴国外优秀实践经验为我国碳信贷业务的发展提出相应优化举措。 

【文章来源】:财会通讯. 2020,(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商业银行碳信贷业务国际比较与借鉴


汇丰银行ES风险管理框架

花旗,银行,体系


由图2可得,花旗银行PSR体系主要包括审批、信用等级制度和风险预警三部分内容。其中,审批制度主要侧重于碳信贷业务的管控和审核;信用评级制度主要侧重于碳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风险预警主要对碳信贷业务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预测、警示以及防控。一是内部控制现状。结合花旗银行PSR体系可以看出,在碳信贷审批方面,银行不仅建立了梯形审核制度,也建立了严格的内审制度。梯形审核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内控经理和业务经理的权责划分,使两者相互制衡以增强碳信贷业务的审核效果[5]。其中,内控经理主要负责审查抵押品质量、环境风险以及客户信用等级等;业务经理主要负责客户盈利水平和客户业务信息等方面的审查。内审制度方面,银行碳信贷业务实行严格的限额管控,同时增强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如果发现异动,内审部门就会重新研究相关业务资料以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框架图,银行,框架,环境风险


(2)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为了保证赤道原则的有效实施,兴业银行以传统的内部控制为基础,建立了针对碳信贷产品的内部控制系统。从银行的内部控制框架(见图3)可以看出,兴业银行的碳信贷内部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五部分组成:其一,内部控制环境。如企业的人力资源、文化、组织结构、内控政策以及治理结构等;其二,风险识别与评估。该部分主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要求,结合企业的内部控制方案和风险管理系统,识别和评估碳信贷业务潜在风险;其三,内部控制措施。该部分主要涉及碳信贷业务的应急处理和运行控制等环节;其四,监督评价与纠正。该部分主要针对碳信贷项目的内控监督、评价以及改造,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其五,信息反馈。该部分主要涉及碳信贷项目记录、文件控制以及信息交流等内容。从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分析,兴业银行以各项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为基础,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信用评级制度。从环境风险管理方面分析,兴业银行环境风险评价主要依据环保部门的评价报告,对环境风险缺少必要的定量评估和分析,风险评价也缺少一定的专业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问题研究——以兴业银行为例[J]. 易晓文.  商业经济. 2018(09)
[2]低碳经济与我国低碳金融法律制度建设的思考[J]. 钟文明.  时代金融. 2018(20)
[3]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现状及挑战[J]. 祁慧娟.  时代金融. 2018(15)
[4]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动能不足的原因与策略分析[J]. 陈月华,杨飞.  特区经济. 2018(03)
[5]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若干思考[J]. 杨雪.  财经界(学术版). 2018(04)
[6]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现状与建议[J]. 马红燕.  知识经济. 2017(22)
[7]碳金融市场发展的国外实践及启示[J]. 张攀红,许传华,胡悦,王欣芳.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7(03)
[8]碳金融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 李炫榆.  福建金融. 2017(02)



本文编号:3426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3426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7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