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7-13 12:05

  本文关键词:沪港通对沪市波动性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沪港通,即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指两地投资者委托上交所会员或者联交所参与者,通过上交所或者联交所在对方所在地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股票。沪港通是我国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我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发展历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沪港通对沪市波动性影响研究对于认知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风险变化,促进股市长期健康发展,加快我国金融市场开放步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了2012年11月17日到2015年4月10日沪港两市相关指数和沪港通资金额度使用等数据样本,主要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回归分析、VAR模型和GARCH模型等方法对沪港通推出前后的波动特征进行描述和比较,结果显示沪港通促使沪市波动率在短期内发生了结构性异变,增大了沪市的波动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从沪港两市联动视角和沪市内部传导机制视角研究了沪港通改变沪市波动性的途径。实证结果显示沪港通未能增强两市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沪市在沪港通后并没有增强对港市定价的学习进而平抑波动。沪港通通过两市货币结算加大了沪市的汇率风险,而联通机制也增强了沪港两市间的波动性溢出。此外,资金通过沪港通途径流入沪市有助于平抑沪市波动,但流出沪市却会增大沪市波动。进一步研究表明,沪港通通过交易规模的扩大平抑市场波动;但投资者质量结构并未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波动;沪港通使沪港两市的套利交易更加便捷,但因套利交易不够理性,未能有效平抑沪市波动;沪港通还放大了港市影响因素对沪市的影响,进一步增大沪市的波动。由于沪股通股票投资者具有较强的风险偏好,沪港通股票交易规模的扩大增强了对非沪股通股票的均值溢出,使非沪股通股票的市场波动加大。基于以上实证结果,为促进我国股市长期健康发展,平抑沪市过度波动,首先,暂缓扩大沪港通标的股票数量,通过进一步完善沪市的法制建设和加强投资者教育等举措来切实增强沪市本身的有效性,以降低沪市的波动性。其次,在深市证券交易机制良好运行之前,暂缓推出深港通。最后,在确保沪市有效性后,扩大沪港通标的股票数量,加强沪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通,通过增大均值溢出效应增强沪市对外围市场的学习效应,平抑股市波动,提高沪市的定价能力。


  本文关键词:沪港通对沪市波动性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0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70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f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