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投融资论文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19 18:05

  本文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师范大学》 2015年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研究

张玥  

【摘要】:我国已经开启了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新阶段,原来以GDP增长为主要导向的城镇化,正在向创造就业机会与提供公共服务并重的新型城镇化转型。在这一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房地产发展方式也应得到转变。随着我国房地产开发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发凸显,传统开发模式已不太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房地产企业要想突破现有的发展困境,迎合新的发展趋势,就必须与时俱进,寻找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人居质量的新型房地产开发模式并加以推广,从而有利于房地产企业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房地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相互协调与相互促进。 本文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围绕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发展做了如下研究: 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对国内当前典型开发模式的梳理总结,界定了“房地产开发模式”这一核心概念,即房地产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在开发建设物业产品过程中所体现的特定运作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论述了我国房地产开发模式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并分析总结出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模式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包括:能源、资源利用率低,碳排放量高;建造生产方式较为落后,生产效率较低;融资渠道狭窄,对银行资金依赖程度大;传统住宅开发模式附加值低,企业盈利空间减少;忽视了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对房地产业的支撑。在研究国内房地产开发模式的同时,通过查阅、分析国外房地产开发模式的相关资料后,本文选取了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这四个国家,对其较为典型的房地产开发模式所具有的突出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为我国房地产开发模式的转型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其次,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背景出发,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中会对房地产业产生影响的有关内容,总结出了新型城镇化带给房地产企业的5大机遇与2大挑战,机遇主要包括:农业转移人口增长及市民化促进住房需求增长;城镇棚改提供需求支撑;城市消费需求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产城融合促进配套开发;产业支撑带动产业地产发展。挑战则主要包括:房地产业走低碳环保道路的发展要求;对“土地城镇化”和“房地产化”的修正。 在以上工作基础上,针对房地产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房地产开发经验,确定了房地产开发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富有价值的6个转型路径,分别为:由高耗能模式转向低碳地产模式、由传统建筑生产模式转向建筑产业化模式、由传统融资模式转向融资创新模式、由物业产品供应商模式转向城市配套服务商模式、由传统住宅地产模式转向产业新城模式以及由单一物业开发模式转向集成性的立体城市模式。该部分是本文的研究核心,对于每一种转型模式都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其优点及发展障碍,然后提出相应的转型主要步骤,旨在使房地产企业更好地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使房地产企业能够更有效、更健康地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3;F299.2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旭川,汪守宏;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历史路径[J];银行家;2005年07期

2 马宗国;;我国城市综合体发展途径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6期

3 韩冬;;我国房地产融资新途径探析——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J];经营管理者;2010年20期

4 刘畅;李新阳;杭小强;;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S1期

5 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02期

6 石忆邵;;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大城市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04期

7 刘昱;;生态地产开发趋势[J];中国地产市场;2011年11期

8 刘志峰;;房地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J];城市开发;2013年12期

9 朱中一;;房地产应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J];城市开发;2013年10期

10 张增艳;;万科:变身城市综合配套服务商[J];城市开发;2013年2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南;丰志勇;;城市农业的集约化经营评价——以江苏省13座城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1年07期

2 高瑜;;中国房地产广告中的意识形态[J];东南传播;2009年09期

3 张林;苏继会;;从合肥市居住区建设看居住区未来的发展趋势[J];工程与建设;2010年01期

4 吴福象;沈浩平;;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基于长三角城市群16个核心城市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3年07期

5 李光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机遇及对策[J];出版发行研究;2013年07期

6 储诚炜;;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阶段特点、制度约束和应对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0期

7 康涛;;城市商业综合体“准安全区”的消防检查方法分析[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3年03期

8 杨凡;任丽霞;张茜;;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公共服务供给面临的挑战和改革重点[J];经营管理者;2013年26期

9 陈一非;;广东新型城镇化的成本测算及金融支持[J];广东科技;2013年18期

10 赵永平;;新型城镇化:“中国奇迹”再续的战略选择[J];昌吉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威文;;大城市边缘地区发展策略探究——以深圳市龙西五联地区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详细规划)[C];2012年

2 王英帆;李军社;赵卿;崔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青木川古镇空间布局初探[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总体规划)[C];2013年

3 胡冬冬;;基于全国扶贫改革试点的山地城镇化发展思路探索——以湖北恩施龙凤镇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4 张晓科;陈晨;;新型城镇化道路下的工业遗产保护模式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5 熊彩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社区管理创新的体制困境与突破路径[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6 李翅;侯硕;郭诗怡;;“产城一体”背景下现代产业园区规划策略探讨——以四川省简阳市石桥片区大地产业园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园区规划)[C];2013年

7 孙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初探[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园区规划)[C];2013年

8 马先标;;论中国特色城镇化稳健快速发展的战略模式构建[A];陕西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2013年优秀论文集[C];2013年

9 张伟;袁顺全;李鹏;;新型城镇化战略对我国城市物质空间构建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10 蒋洪昉;冯建国;薛正旗;张颖;;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北京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A];2013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戈力;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与实践[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芬;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理论与实证[D];浙江大学;2008年

3 王格芳;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哲;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评估与发展预测[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周飞;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周跃辉;按权能分配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7 海贝贝;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边缘区聚落空间演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8 王素斋;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9 唐晓宏;上海产业园区空间布局与新城融合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孙振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空间效应[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筠;论房地产投资信托之投资人权利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曾俊洁;直辖市楼盘名的顺应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3 史鼎文;青岛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刘纪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对南昌市房地产业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贺巧梅;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发展模式与运营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柯蓓蓓;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于杨;中日住宅产业化四个基本环节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姜玉超;石家庄市城市综合体功能研究与价值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9 韩勇;万达集团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孟凤兰;逻辑树方法在房地产营销策划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燕军;;中国房地产企业盈利模式变化趋势[J];北京房地产;2006年01期

2 杨重光;;新型城市化是必由之路[J];中国城市经济;2009年11期

3 沈洪溥;中国房地产业的结构矛盾和价值链优化[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4 冉启秀;周兵;;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证[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02期

5 喻燕;卢新海;;中国低碳房地产发展问题与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5期

6 黄亚平;陈瞻;谢来荣;;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7 曾志伟;汤放华;易纯;宁启蒙;;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3期

8 李琳;;“紧凑”与“集约”的并置比较——再探中国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新思路[J];城市规划;2006年10期

9 仇保兴;;新型城镇化带动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以南疆为例[J];城市规划;2010年06期

10 王建国;;河南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路[J];城市;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超越工作室主持人 王宁;[N];杭州日报;2008年

2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教授 张占斌;[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3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夏锋;[N];上海证券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江;住宅开发项目买方融资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吴江;重庆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越;济南市高档老年公寓需求预测及开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朱福林;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与防范[D];沈阳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占仓;孟繁华;杨迅周;李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对策研究综述[J];管理学刊;2012年04期

2 王红强;王影;;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做好规划编制工作[J];科技信息;2012年27期

3 刘静玉;刘玉振;邵宁宁;郭海霞;;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5期

4 高宇;;关于河南新型城镇化理论与现实依据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2年17期

5 刘建明;;新型城镇化工作解读[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2年05期

6 李萍;;统筹城乡与新型城镇化发展[J];财经科学;2012年12期

7 冯奎;;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12年12期

8 甘露;马振涛;;“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转型”观点综述[J];求知;2012年12期

9 王柄根;;新型城镇化猜想[J];股市动态分析;2012年52期

10 杨阳;;2013投资主题:新型城镇化[J];股市动态分析;2012年5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青军;;探索石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2 汤品森;曾鹏;;湖南新型城镇化之我见[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3 王发曾;;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任宗哲;;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几点思考[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经济分会场论文集[C];2012年

5 孙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人学思考[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韦成功;胡翠萍;;新型城镇化下群众工作方法之探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7 陈军华;;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管理创新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8 张玫晓;郭心;;四川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9 李楠;;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张莉;;马克思人本理念视域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州市委常委、荥阳市委书记 舒庆;[N];郑州日报;2011年

2 中共河南省郑州市委常委、荥阳市委书记 舒庆;[N];人民日报;2011年

3 记者 解静怡;[N];鹤壁日报;2011年

4 记者 沙星海;[N];平顶山日报;2011年

5 禹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郝二有;[N];许昌日报;2011年

6 本报评论员;[N];许昌日报;2011年

7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贵玉;[N];湖北日报;2010年

8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贵玉;[N];湖北日报;2010年

9 本报评论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N];益阳日报;2012年

10 本报评论员;[N];哈密日报(汉);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2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贵凯;人本思想指导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4 余达锦;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衡杰;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2 任庆焕;河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3 冯慧;基于“产城融合”的乌鲁木齐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4 胡波;推进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

5 赵文忠;基于参与主体视角的丽水莲都区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于澄;湖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制度支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梁前广;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8 付渊博;鹤壁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9 卫言;四川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及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10 黄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经济学探索[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3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73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3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