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与适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2 23:38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学术界开始从传统民居转向对传统村落的研究,其研究内容涉及聚落空间和形态、聚落区划和谱系、聚落演变、聚落保护与发展、民居更新、古村整治和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等方方面面。然而,自2006年起,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引领我国农村建设进入深化改革阶段的同时,也把传统村落推向保护与发展的两难境地。如何在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统筹的同时又能保持传统村落的优质基因,是必须面对和尽快解决的问题。 湘南地处湖南南部,独特的地理人文条件使得湘南遗存有大量的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丰富的汉族宗族传统村落。这些村落空间形态在古代自然环境、经济技术、社会文化和政治政策等深层结构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封闭内敛、密集有序、丰富多变等特点。不仅如此,这些延续至今的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还留存着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技术、社会文化和政治政策的烙印。然而,在面对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时,则往往呈现出巨大的不适应性,并由此导致传统村落空间肌理和整体风貌遭受严重破坏。因此,本文讨论了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形成、发展、繁荣到衰落的历史演变过程和演变动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新的政治、经济...

【文章页数】:2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区域和研究对象的选择
        1.1.3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研究现状
        1.2.4 综合述评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主要内容
        1.3.3 研究框架
    1.4 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视角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湘南汉族传统村落概况
    2.1 湘南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人文条件
        2.1.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2 湘南汉族传统村落概况
        2.2.1 湘南汉族传统村落遗存名录
        2.2.2 湘南汉族传统村落遗存的分布规律
        2.2.3 湘南汉族传统村落遗存的分类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解析
    3.1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内涵
        3.1.1 空间与形态
        3.1.2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
    3.2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深层结构
        3.2.1 自然环境结构
        3.2.2 经济技术结构
        3.2.3 社会文化结构
        3.2.4 政治政策结构
    3.3 传统村落系统的复杂性
        3.3.1 传统村落系统内部结构的复杂性
        3.3.2 传统村落系统外部属性的复杂性
    3.4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层次
        3.4.1 村落整体空间形态层面
        3.4.2 村落外部空间形态层面
        3.4.3 民居内部空间形态层面
    3.5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特性
        3.5.1 空间形态的历时性
        3.5.2 空间形态的表征性
        3.5.3 空间形态的经济性
    本章小结
第4章 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机制
    4.1 古代(北宋-晚清)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机制
        4.1.1 古代湘南汉族宗族村落形成的社会条件
        4.1.2 古代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的选址思想
        4.1.3 古代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的营建模式
        4.1.4 古代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轨迹
        4.1.5 古代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要素
    4.2 近代(晚清-1949)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机制
        4.2.1 近代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的社会背景
        4.2.2 近代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动因
        4.2.3 近代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轨迹
        4.2.4 近代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要素
    4.3 现代(1949-1978)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机制
        4.3.1 现代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的社会背景
        4.3.2 现代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动因
        4.3.3 现代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轨迹
        4.3.4 现代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要素
    4.4 当代(1979-至今)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机制
        4.4.1 当代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的社会背景
        4.4.2 当代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动因
        4.4.3 当代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类型
        4.4.4 当代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轨迹
        4.4.5 当代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要素
    4.5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4.5.1 自组织理论基础
        4.5.2 古代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自组织演变规律
        4.5.3 从自组织理论视角来看近代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衰败
        4.5.4 现代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自组织还是他组织?
        4.5.5 当代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复杂图式
    本章小结
第5章 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现实发展的新机遇与内部需求
    5.1 传统村落现实发展的新机遇
        5.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1.2 取消农业税政策
        5.1.3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制度的建立
    5.2 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现实发展的内部需求
        5.2.1 调查村落、数据获取
        5.2.2 对现住房的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5.2.3 对湘南传统村落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5.2.4 对湘南传统村落居民建房意向的调查分析
        5.2.5 基于居民感知的湘南传统村落现实发展的内部需求
    本章小结
第6章 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适应性研究
    6.1 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适应性发展的目标框架
        6.1.1 适应性释义
        6.1.2 从演变来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建构的适应性
        6.1.3 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适应性发展的目标框架
    6.2 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的保护
        6.2.1 传统村落的保护内容
        6.2.2 湘南汉族传统村落保护的现实困境
        6.2.3 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的保护策略
    6.3 湘南汉族传统村落外部空间整治策略
        6.3.1 传统村落整治的意义
        6.3.2 湘南汉族传统村落外部空间病理分析
        6.3.3 湘南汉族传统村落外部空间的整治对策
    6.4 无为设计:传统村落新区规划的适应性策略
        6.4.1 古代传统村落的“无为设计”
        6.4.2 新区无为设计的“所为”
        6.4.3 无为设计的实施途径
    6.5 湘南汉族传统村落适应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6.5.1 凸显“势能差”
        6.5.2 利用“负熵流”
        6.5.3 培育龙头企业
        6.5.4 培养新型农民
        6.5.5 继续深化制度改革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研究课题
附录C 传统村落居民感知调查问卷



本文编号:3798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798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0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