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论澜湄合作机制的建设

发布时间:2023-08-25 21:28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多种合作机制在澜湄次区域的兴起,中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六国,围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在不同领域内展开了体系化、多领域的次区域合作,并取得一定成效。此后的二十年多年,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中出现了以美日等国为主的,多个国家主导的多种合作形式,但相关内容体系中没有一个是由湄公河沿岸国家所自主倡导、覆盖领域全面的合作机制。2015年11月在中国云南省景洪召开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外长会议,标志着“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正式成立。伴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推进,在东南亚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半岛五国,该区域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依托新型合作机制,在政治、经济、人文将中老缅泰越柬紧密联系,从而促进次区域经济的推进,建立互惠合作体系,将澜湄合作机制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有望在澜湄次区域发展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与成果。本文通过利用历史分析法、学科交叉法、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讨剖析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六国围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建立澜湄合作机制的背景,分析该机制的运行现状,探讨新型互惠合作机制已取得的成果...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比较分析法
        1.3.2 历史分析法
        1.3.3 理论概况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1.3.4 定量衡量分析法
第2章 澜湄合作机制建设的背景及原因
    2.1 澜湄合作机制建设的历史背景
        2.1.1 中国与下游湄公河国家之间深厚的文化认同基础
        2.1.2 中国与东盟合作关系发展
    2.2 澜湄合作机制建设的现实依据
        2.2.1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现实发展的客观需求
        2.2.2 澜湄合作发展拥有良好的基础
        2.2.3 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
        2.2.4 域外国家介入带来的挑战
    2.3 澜湄合作机制建设的理论依据
        2.3.1 现实主义在澜湄合作机制中的体现
        2.3.2 新功能主义的“外溢”效应理论
        2.3.3 地区主义促进湄公河次区域的和平与稳定
第3章 澜湄合作机制的推进方向
    3.1 深化政治—安全合作
        3.1.1 提高互信程度,反对域外势力干涉
        3.1.2 加强边境管理,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
    3.2 促进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3.2.1 加强软硬件互联互通,积极深化经贸投资
        3.2.2 合理利用资源能源,促进产能协调发展
    3.3 加强社会—人文领域交流
        3.3.1 开展多形式多领域多层面的文化交流活动
        3.3.2 共同推动次区域旅游产业发展
第4章 澜湄合作机制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4.1 多领域共同发展,建立澜湄共同体
    4.2 惠及沿岸国家,更快更好实现东盟一体化
    4.3 为解决我国与邻国边境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与模式
第5章 澜湄合作机制的发展与前景
    5.1 中国与下游湄公河五国双边贸易额的变化趋势
        5.1.1 中越双边经贸关系突破性增长
        5.1.2 中柬经贸关系进一步扩展深化
        5.1.3 中老经贸关系进一步扩大
        5.1.4 中国成为缅甸外资最大来源国
        5.1.5 中国是泰国重要的贸易伙伴
    5.2 中国与下游湄公河五国双边政治关系的变化趋势
        5.2.1 中越关系稳定发展
        5.2.2 中柬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持续发展
        5.2.3 中老在相关问题上相互支持配合
        5.2.4 中缅双边关系的考验与新进展
        5.2.5 中泰关系进一步深化
        5.2.6 澜湄机制高层互访共性事件
    5.3 “一带一路”建设下的澜湄合作机制前景预测
        5.3.1 湄公河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
        5.3.2 “一带一路”建设为澜湄国家发展提供契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43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843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8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