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德国在校大学生来华留学交换意向分析

发布时间:2024-05-21 22:27
  德国作为世界高等教育领先的国家之一,非常重视留学交换工作。德国在校大学生为提高国际化视野,积极参与留学交换项目。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和各大高校非常重视来华留学工作。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德国在校大学生来华留学交换意向进行分析。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德两国政治关系、经济贸易、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并从中选取相应的影响因子,解释并结合计划行为理论中行为态度、主观行为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分析影响德国在校大学生来华留学交换意向的因素,构建结构模型,设计调查问卷。在德国选取了北威州6所大学进行了实地的问卷发放和收集工作。通过定量分析对德国在校大学生出国留学交换意向、来华留学交换意向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数据研究,拟合结构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及措施,弥补我国现阶段来华留学管理工作不足。就全球化趋势下,如何进一步吸引德国在校大学生来华留学交换,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提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实施条件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架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与中德政策及现状
    2.1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1 留学交换的概念发展和特点
        2.1.2 计划行为理论的定义及完善
    2.2 德国留学输出现状及我国对来华留学生相关政策
        2.2.1 德国在校大学生留学输出现状
        2.2.2 德国对华输入留学生现状
        2.2.3 我国对来华留学生的相关政策
第三章 对德国大学生来华影响因素分析
    3.1 两国政治国家层面影响
        3.1.1 两国政治制度情况
        3.1.2 德国民众的普遍政治观点
    3.2 两国经济发展层面影响
        3.2.1 两国经济制度
        3.2.2 两国间经贸关系
        3.2.3 两国间投资和就业机会
    3.3 两国社会文化层面影响
        3.3.1 宗教文化方面
        3.3.2 文化认同方面
        3.3.3 生活习惯差异
    3.4 其他影响方面影响
        3.4.1 客观条件因素影响
        3.4.2 主流媒体影响
第四章 围绕影响因素展开模型研究设计
    4.1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构建
        4.1.1 模型影响因素分析
        4.1.2 基于理论的结构模型设计
        4.1.3 基于理论的模型方程构建
    4.2 基于模型研究的问卷设计
        4.2.1 基于模型的研究假设
        4.2.2 问卷思路的总体设计
        4.2.3 基于模型的量表设计
    4.3 问卷发放与收集
第五章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1 个人基本信息
        5.1.2 个人经验数据
        5.1.3 留学交换意向行为
        5.1.4 留学交换个人倾向
    5.2 基于模型假设的验证分析
        5.2.1 量表信度分析
        5.2.2 问卷效度分析
        5.2.3 探究性因子分析
        5.2.4 结构模型验证
    5.3 其他因素重要性程度分析
        5.3.1 “不希望”进行留学交换中各因素重要性测度
        5.3.2 留学交换主要目的中各因素重要性测度
        5.3.3 选择中国高校各因素重要性测度
第六章 研究结论
    6.1 结论分析
    6.2 发现的问题
    6.3 改进对策及建议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1: 中文问卷翻译
附录2: 原版英文问卷
附录3: 原版德文问卷
致谢



本文编号:3980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980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9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