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大采高工作面采空区自燃规律及防治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6 04:54
  以111304工作面为背景,通过实验方法得到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为一氧化碳和乙烯。基于氧气浓度和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浓度指标,采用束管监测法在工作面布置测点,研究了采空区"三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散热带为0~20 m,氧化带为20~110 m,窒息带为110 m以里。根据采空区"三带"实测结果,得出工作面最小安全回采速度为4.1 m/d,并提出了束管监测、注氮、灌浆等多种措施相结合防治采空区自燃,进而保证回采的安全。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工作面概况
2 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分析及测定
    2.1 煤样粒度及空气流量分析
    2.2 结果分析
3 采空区“三带”测定及分析
    3.1 方案设计
    3.2 自燃“三带”分析
    3.3 111304工作面安全推进速度
4 回采期间防灭火技术措施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城矿采空区自燃“三带”宽度的划定[J]. 刘俊,李洪生,赵训,钟诗颖.  煤矿安全. 2019(03)
[2]含水量对长焰煤氧化自燃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J]. 梁浦浦,徐永亮,左宁.  煤矿安全. 2018(11)
[3]浅埋深工作面自燃“三带”分布规律及防治研究[J]. 陈伟崇,吴筱,聂伟雄,王宁.  煤矿安全. 2018(11)
[4]基于氧气浓度分布规律的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特征研究[J]. 程卫民,孙路路,张孝强.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2(05)
[5]采空区自燃“三带”变化规律研究[J]. 刘松,蒋曙光,王东江,张卫清,李亚东.  煤炭科学技术. 2011(04)
[6]回采采空区自燃的早期过程及数值模拟分析[J]. 李宗翔,贾进章,孙广义.  火灾科学. 2003(01)
[7]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划分的数值模拟[J]. 李宗翔,许端平,刘立群.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2(05)
[8]煤自燃极限参数研究[J]. 徐精彩,文虎,邓军,张辛亥.  火灾科学. 2000(02)

硕士论文
[1]煤结构破坏分解产生CO规律、机理及煤自燃指标修正研究[D]. 解俊杰.河南理工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711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711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4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