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7 08:06

  本文关键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古往今来,能源的利用和传输是人类研究的一个重点,而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为能源的利用和传输打开了一道新的大门。该技术克服了以往电气设备对线路的依赖,简化了电路结构,开创了一种新的能量传输方式,为人类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作为无线电能传输中一种重要的方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家用电器、植入式医疗设备、电动汽车、可穿戴设备等,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电能无线传输时,也需要信号的无线传输。而目前多是在电能传输通道之外,增加额外的传输通道实现的。这种方式导致设备笨重冗杂,灵活性变差,可靠性降低,还增加了成本。为改变此种状况,本文主要提出了基于同一通道的无线电能和信号传输方法,设计了在无线电能传输的过程中信号双向传输系统,并对信号是否能够随电能进行有效传输以及信号和电能传输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介绍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又对当前的无线电能和信号同步传输方法的分类及原理进行研究,通过对其优缺点的比较、分析,设计了一套基于磁耦合谐振式的无线电能和信号同步传输系统。其次,设计了信号的正向传输系统(原边到副边)。通过比较现有通信方式,选择ASK(移幅键控)调制解调方式进行信号加载和复原。然后分别设计信号调制电路、谐振器、信号提取线圈、信号解调电路,并在此系统上进行实验研究。再次,设计了信号的反向传输系统(副边到原边)。通过研究副边补偿的改变对原边输入电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反向信号加载和复原的方法:先通过改变副边补偿进行反向信号的加载,再根据原边电流的变化进行信号复原。本文对不同的补偿方式和补偿元件进行特性分析,选择并联电阻作为补偿方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补偿加载电路,并在此系统上进行实验验证。最后,对电能和信号传输特性进行实验分析。先研究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平台的距离特性、频率特性,再研究谐振器线圈Q值对电能传输的影响、信号提取线圈位置变化对信号提取效果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信号正向和反向的传输特性以及信号传输时对电能传输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磁耦合谐振式 信号正向传输 信号反向传输 电能和信号同步传输 传输品质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9
  • 1.1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9-14
  • 1.1.1 电磁波辐射式10
  • 1.1.2 电磁感应式10-12
  • 1.1.3 磁耦合谐振式12-14
  • 1.2 无线电能与信号传输技术国内外研究状况14-16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16-17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7-19
  • 第二章 无线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原理分析19-27
  • 2.1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原理分析19-22
  • 2.1.1 系统结构分析19-20
  • 2.1.2 电路模型分析20-22
  • 2.2 无线电能与信号传输方法原理及分析22-26
  • 2.2.1 电能和信号分离通道传输22-23
  • 2.2.2 电能和信号同一通道传输23-26
  • 2.3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系统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信号正向传输方法设计27-49
  • 3.1 通信方式选择27-33
  • 3.1.1 ASK移幅键控28-29
  • 3.1.2 FSK移频键控29-30
  • 3.1.3 PSK移相键控30-33
  • 3.2 信号源设计33-35
  • 3.3 功放设计35-37
  • 3.4 调制与解调设计37-45
  • 3.4.1 调制电路设计37-38
  • 3.4.2 谐振器线圈设计38-40
  • 3.4.3 信号提取线圈设计40-41
  • 3.4.4 解调电路设计41-45
  • 3.5 实验分析45-48
  • 3.6 本章小结48-49
  • 第四章 信号反向传输方法设计49-59
  • 4.1 反向传输原理49-51
  • 4.2 补偿优化51-55
  • 4.2.1 串联补偿与并联补偿比较51-53
  • 4.2.2 补偿元件选择53-54
  • 4.2.3 电阻模块选择54-55
  • 4.3 选通开关设计55-56
  • 4.4 实验分析56-58
  • 4.5 本章小结58-59
  • 第五章 电能和信号同步传输特性分析59-75
  • 5.1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特性分析59-61
  • 5.1.1 频率特性60-61
  • 5.1.2 距离特性61
  • 5.2 谐振器对电能传输的影响分析61-63
  • 5.3 信号提取线圈位置特性影响分析63-66
  • 5.3.1 角度特性63-64
  • 5.3.2 高度特性64-65
  • 5.3.3 距离特性65-66
  • 5.4 信号传输速率研究66-69
  • 5.4.1 信号正向传输速率分析66-67
  • 5.4.2 信号反向传输速率分析67-69
  • 5.5 信号传输对电能传输的影响分析69-73
  • 5.5.1 信号正向传输对电能传输的影响分析69-71
  • 5.5.2 信号反向传输对电能传输的影响分析71-73
  • 5.6 本章小结73-75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5-77
  • 参考文献77-81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81-83
  • 致谢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K.E.B.Thornton;葛楚鑫;;新型光激励谐振式压力传感器[J];国外计量;1989年04期

2 李平;;谐振式无线输电的可行性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3 郑越;黄付刚;张代润;石晓丽;;一种谐振式DC/DC变换器的设计与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7年10期

4 张建辉;徐鹏飞;马可贞;薛晨阳;张文栋;闫树斌;;谐振式陀螺检测信号调制技术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3年07期

5 樊尚春;杨军;肖志敏;蔡晨光;;硅谐振式微传感器开环特性测试与数据处理[J];宇航学报;2006年05期

6 施克仁,郭寓岷,孙涤清,吴敏生,康清生;大功率IGBT谐振式中频逆变电源的研制[J];电工技术杂志;1996年02期

7 王兆强;刘海利;徐天柱;陈加浪;黄震宇;;谐振式压电叠堆的高效换能结构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1年12期

8 王锋;谐振式汽车悬挂测试系统的分析[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张震宇,卢霞;开关电源中谐振式变换器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周迅;俞小莉;;谐振式曲轴疲劳试验误差分析及载荷标定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廷楷;王亚石;李哨华;;谐振式波导—同轴线转换器[A];199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青海 陈宪和;也谈谐振式滤波器谐振电容的选取[N];电子报;2005年

2 河北 刘瑞玺;谐振式滤波器谐电容的选取[N];电子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中启;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效率分析与优化[D];湖南大学;2016年

2 何晓阳;微波频段非谐振式Metamaterial结构及其应用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3 唐雄民;大功率串联负载谐振式臭氧发生器供电电源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二雷;基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供电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东北大学;2014年

2 达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传能实验系统设计与传输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何亚伟;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方法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4 谢民灿;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系统分析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漆志婉;谐振式油品检测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6 屠张杰;基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与信号同步传输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7 周俊巍;多发射线圈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8 李均龙;两负载的谐振式无线输电系统设计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9 陈思语;一种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5年

10 王文怡;双路闭环谐振式微光学陀螺数字信号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2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52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2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