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单周期控制的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8 23:05

  本文关键词:基于单周期控制的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谐波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功率因数校正(PFC)是治理谐波的一种有效方法。论文阐明了功率因数校正的目的和意义,回顾了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的各种拓扑结构及其控制策略,对新型大信号非线性控制技术即单周期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把单周期控制技术成功的应用于单相、三相高功率因数整流器中。 论文首先推导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单周期控制技术的单相通用PFC控制器,以Boost变换器为例分析了PFC控制器的控制规律,并给出了控制规律的稳定性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带中心抽头电感的Boost功率因数校正主电路,给出了详细的基于单周期控制的单相Boost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的设计方案,完成了500W Boost功率因数校正器的试验样机。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单周期控制技术的单相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的功率因数可达0.9811,控制方法简单、可靠和通用。 在单相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还进行了三相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的研究。分析了基于单周期控制的三相PFC整流器的矢量工作原理,以三相三开关整流器为研究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周期控制技术的新型通用三相PFC控制器。完成了7kW的基于单周期控制的三相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的方案设计,并给出了相应的仿真结果和试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输入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THD)仅为4.77%,功率因数可达0.99,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和低电流畸变。
【关键词】:单周期控制 功率因数校正(PFC) 谐波 整流器 积分器 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TM46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8
  • 第一章 概述8-20
  • 1.1 功率因数校正的目的与意义8-13
  • 1.1.1 功率因数的定义8-9
  • 1.1.2 谐波的危害及限制标准9-11
  • 1.1.3 谐波抑制与改善功率因数的措施11-12
  • 1.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8
  • 1.2.1 研究背景13-14
  • 1.2.2 研究现状14-17
  • 1.2.2.1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研究现状14-15
  • 1.2.2.2 单周期控制技术的国内研究现状15-17
  • 1.2.3 功率因数校正器的建模和仿真17
  • 1.2.4 与其他技术的联系17-18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8-20
  • 第二章 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的拓扑结构与控制策略20-40
  • 2.1 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的拓扑结构20-23
  • 2.1.1 单相PFC拓扑结构20-21
  • 2.1.2 三相PFC拓扑结构21-23
  • 2.1.2.1 三个单相Boost PFC变换器组成三相PFC整流器21
  • 2.1.2.2 三相DCM单开关Boost整流器21-22
  • 2.1.2.3 三相三开关Boost整流器22
  • 2.1.2.4 三相CCM Boost整流器22
  • 2.1.2.5 三相CCM Buck整流器22-23
  • 2.2 PFC整流器的经典控制策略23-27
  • 2.2.1 DCM控制模式24-25
  • 2.2.2 CCM控制模式25-27
  • 2.2.2.1 间接电流控制25
  • 2.2.2.2 直接电流控制25-27
  • 2.3 PFC整流器的新型控制策略27-30
  • 2.3.1 PFC的新型控制策略27-29
  • 2.3.2 控制策略的总结与展望29-30
  • 2.4 单周期控制技术30-39
  • 2.4.1 传统的反馈控制技术31-33
  • 2.4.1.1 基本Buck变换器31
  • 2.4.1.2 电压反馈控制31-32
  • 2.4.1.3 电流模式控制32-33
  • 2.4.2 单周期控制技术33-34
  • 2.4.3 单周期控制技术的一般理论34-36
  • 2.4.4 单周期控制技术的可行性分析36-39
  • 2.5 本章小结39-40
  • 第三章 基于单周期控制的单相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的研究40-72
  • 3.1 引言40
  • 3.2 理论分析40-50
  • 3.2.1 通用的PWM调制器42-43
  • 3.2.2 单周期控制的单相PFC整流器的控制方式43-44
  • 3.2.3 PFC控制器的应用44-47
  • 3.2.4 稳定性分析47-50
  • 3.2.4.1 工作过程分析47-48
  • 3.2.4.2 稳定性分析48-50
  • 3.3 主电路设计50-57
  • 3.3.1 主电路的拓扑结构设计51-52
  • 3.3.1.1 传统Boost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存在的问题51-52
  • 3.3.1.2 所提出的功率因数校正主电路52
  • 3.3.2 输出电容参数设计52-53
  • 3.3.3 升压电感设计53-54
  • 3.3.4 吸收电路的设计54-55
  • 3.3.5 开关器件的选择55-56
  • 3.3.5.1 二极管的选择55-56
  • 3.3.5.2 主开关管的选择56
  • 3.3.6 电流传感检测技术56-57
  • 3.4 控制电路参数设计57-59
  • 3.4.1 积分器设计57
  • 3.4.2 PI调节器设计57-58
  • 3.4.3 时钟电路设计58-59
  • 3.5 系统仿真59-61
  • 3.5.1 仿真软件PSPICE概述59-60
  • 3.5.2 仿真结果60-61
  • 3.6 试验结果61-67
  • 3.6.1 试验结果61-66
  • 3.6.2 试验结果的对照与分析66-67
  • 3.7 试验电路的改进67-70
  • 3.7.1 纹波补偿67-68
  • 3.7.2 DCM区间的抑制68-70
  • 3.8 结论70-71
  • 3.9 本章小结71-72
  • 第四章 基于单周期控制的三相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的研究72-100
  • 4.1 单周期控制技术在三相升压整流器中的应用72-75
  • 4.1.1 单周期控制的三相升压整流器72-74
  • 4.1.2 基于单周期控制的三相PFC整流器的基本原理74-75
  • 4.2 单周期控制的三相三开关PFC整流器的理论分析75-83
  • 4.2.1 单周期控制的三相三开关升压整流器的基本工作原理75-79
  • 4.2.2 所提出的三相PFC控制器79-83
  • 4.3 单周期控制的三相三开关PFC整流器的设计83-96
  • 4.3.1 主电路设计84-87
  • 4.3.1.1 功率电路设计84
  • 4.3.1.2 功率管的计算与选取84-85
  • 4.3.1.3 输出电容的选取85-86
  • 4.3.1.4 升压电感参数选择86
  • 4.3.1.5 吸收电路参数选择86-87
  • 4.3.2 三相PFC控制器的设计87-96
  • 4.3.2.1 区间选择电路与编码器的实现87-90
  • 4.3.2.2 绝对值电路90-91
  • 4.3.2.3 多路开关的连接91-92
  • 4.3.2.4 公式求和电路的实现92-93
  • 4.3.2.5 时钟信号与复位脉冲的设置93-94
  • 4.3.2.6 D触发器的设置94-95
  • 4.3.2.7 开关管驱动信号的配置95
  • 4.3.2.8 积分器的设置95-96
  • 4.4 系统仿真96-99
  • 4.4.1 仿真软件Saber概述96-97
  • 4.4.2 仿真参数97-98
  • 4.4.3 仿真结果98-99
  • 4.5 本章小结99-100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100-102
  • 5.1 结论100-101
  • 5.2 展望101-102
  • 附录一 DCM导通角的推导102-104
  • 参考文献104-110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10-111
  • 致谢111-11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厚升;;单周控制的三相三开关高功率因数整流器[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4期

2 姚苏毅;张哲民;杨喜军;杨兴武;;改进单周期控制的双向功率流三相PWM变换器[J];电气应用;2010年16期

3 张厚升;;单周期控制的单相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7年02期

4 吴小华;赵敬辉;雷涛;;单周期控制的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稳定性分析[J];电力电子技术;2008年06期

5 杨喜军;姚苏毅;张哲民;;单周期控制的三相SPWM整流器[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1年01期

6 张厚升;;一种改良的单相功率因数校正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年05期

7 张厚升;;基于IR1150的单相高功率因数整流器设计与实现[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年06期

8 雷涛;张晓斌;林辉;赵敬辉;;单周期控制的三相PWM整流器的动态特性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年08期

9 李建科;王金全;金伟一;;小容量系统功率因数校正技术[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年01期

10 张厚升;;一种单相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的设计[J];低压电器;2010年1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虎;基于单相无桥拓扑有源PFC的变频热泵热力站电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李军伟;基于单周期控制的无桥升压PFC电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谢海鹏;单周期控制单相两级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设计[D];中南大学;2011年

4 孟娜;基于单周期控制的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5 杨志强;光伏并网逆变器单周期控制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6 朱丽娟;交错并联Boost PFC的软开关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7 宫占英;隔离式DC/DC变换器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8 弓振宇;基于单周期控制的三相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9 吕焱峰;基于单周期控制的单相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揭东华;3kVA功率因数校正装置研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单周期控制的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51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551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8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