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SOC估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23:14

  本文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SOC估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锂离子电池 电池管理系统 荷电状态 卡尔曼滤波


【摘要】: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作为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模块化的大型锂离子电池组被广泛应用。然而成组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尚不能满足纯电动汽车的使用需求。为解决这方面问题,就需要对成组的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外特性参数进行监测,实现对电池内部状态的估算,进而对锂离子电池组实施有效的管理,提高电池的使用效率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这就是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最基本的功用。电池荷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作为目前国内外较为流行的衡量电池组剩余容量的状态描述参数,对其的估算是电池管理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SOC估计的准确性是影响整车控制策略的关键因素,但SOC的估算受到诸如:充放电倍率、温度、自放电和循环寿命等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SOC估算的准确性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得到保证。因此,本文以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为对象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在充分学习和掌握锂离子电池特性和电池管理系统功能需求的基础上,从硬件和软件设计两方面对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进行了说明。其次,为了提高纯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蓄电池SOC的估算精度,本文设计了基于卡尔曼滤波法的SOC估算策略。为实现该方法,先应用电动汽车仿真软件ADVISOR2002对纯电动汽车GM-EV1的整车模型,在NYCC和UDDS两种实际工况下进行了整车仿真实验。采集了对应工况下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的电压值、电流值和SOC,并拟合出OCV-SOC曲线得到曲线关系方程。再通过建立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一阶RC等效电路模型,得到电路关系表达式,作为卡尔曼滤波算法的系统状态方程和系统观测方程。并应用ADVISOR软件仿真中获取的电池组电压和电流数据,最后借助MATLAB软件通过M文件的代码编写实现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5步递推运算,最终求出电池组不同工况下的SOC结果。在文章的最后,对卡尔曼滤波算法得到的SOC结果与ADVISOR仿真结果的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卡尔曼滤波法在估算电池组SOC时,有效解决了安时积分法存在的初始误差和累积误差过高的问题。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电池管理系统 荷电状态 卡尔曼滤波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9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3
  • 1.1 引言9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9-10
  • 1.3 电池管理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10-12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2-13
  • 第二章 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基本性能研究13-28
  • 2.1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3-15
  • 2.2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性能特点15-17
  • 2.2.1 锂离子电池的优点15-16
  • 2.2.2 锂离子电池的缺点16-17
  • 2.3 不同类型锂离子电池的比较17-18
  • 2.3.1 不同类型的锂离子电池的特性17
  • 2.3.2 液态锂电池与聚合物锂电池的比较17-18
  • 2.4 锂离子电池的电性能18-21
  • 2.4.1 锂离子电池的容量特性19-20
  • 2.4.2 锂离子电池的内阻特性20-21
  • 2.4.3 锂离子电池开路电压特性21
  • 2.5 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的研究21-27
  • 2.5.1 锂离子电池SOC的计算公式21-24
  • 2.5.2 锂离子电池SOC估算的意义24-25
  • 2.5.3 现有的SOC估算方法25-27
  • 2.6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整体设计研究28-38
  • 3.1 电池管理系统的作用28-29
  • 3.2 电池管理系统主要功能29-31
  • 3.3 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31-36
  • 3.3.1 系统的硬件设计31-33
  • 3.3.2 系统的软件设计33-36
  • 3.4 本章小结36-38
  • 第四章 基于ADVISOR的SOC估算仿真38-52
  • 4.1 ADVISOR软件环境及仿真原理介绍38-40
  • 4.2 ADVISOR中电动汽车的整车建模40-46
  • 4.2.1 传动系统类型的选择40-41
  • 4.2.2 车身模型(Vehicle)41-42
  • 4.2.3 电机/控制器模型(Motor/Controller)42-43
  • 4.2.4 车轮/车轴模型(Wheel/Axle)43-44
  • 4.2.5 蓄电池模型(Energy Storage)44-46
  • 4.3 ADVISOR中的仿真及结果46-51
  • 4.3.1 NYCC工况47-49
  • 4.3.2 UDDS工况49-51
  • 4.4 本章小结51-52
  • 第五章 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SOC估算52-64
  • 5.1 电池管理系统SOC估算方法介绍52-53
  • 5.2 卡尔曼滤波理论53-55
  • 5.3 卡尔曼滤波法估算电池SOC55-63
  • 5.3.1 电池模型数字化56-58
  • 5.3.2 电池SOC的估算步骤58-60
  • 5.3.3 仿真结果分析60-63
  • 5.4 本章小结63-64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4-66
  • 6.1 工作总结64-65
  • 6.2 研究展望65-66
  • 参考文献66-68
  • 致谢68-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健,杨维芝,赵佳明;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开发[J];电池工业;2000年01期

2 ;如何正确使用锂离子电池[J];电子科技;2000年09期

3 ;我国第一条现代化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在潍坊建成投产[J];电池工业;2001年01期

4 陈洪超;李相东;;锂离子电池原理、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J];军事通信技术;2001年01期

5 ;新型锂离子电池[J];炭素技术;2002年03期

6 朱晓军;;全球最薄锂离子电池[J];家庭电子;2002年03期

7 启明;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J];金属功能材料;2003年01期

8 杨捷;锂离子电池的特点与使用[J];现代电视技术;2003年05期

9 周园 ,韩金铎;锂离子电池:机遇与挑战共存——参加“锂离子电池与电动车”研讨会有感[J];盐湖研究;2003年02期

10 石保庆;锂离子电池的必测项目——电池平台[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名飞;郭永兴;李新海;吴显明;;锂离子电池气胀问题探析[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王宏伟;邓爽;肖海清;王超;杨宗辉;施亚申;;锂离子电池误使用的安全检测与分析[A];2011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刘勇;盘毅;谢凯;芦伟;;锂离子电池的存储性能研究[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张俊乾;;锂离子电池中的扩散应力和破坏[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康慨;戴受惠;万玉华;王树安;;我国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与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张千玉;马晓华;;二甲苯用作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添加剂的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千玉;马晓华;;新型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添加剂的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朱静;于申军;陈志奎;何显能;周永超;李贺;;水分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崔少华;杨晓民;;圆型锂离子电池渗液不良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10 李琳琳;王斌;吴宇平;T.van Ree;;甲基苯基二-(甲氧二乙基)硅烷用作锂离子电池功能性添加剂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壮;新国标9月实施锂电池门槛加高[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2 刘碧玛;动力锂离子电池要抓住发展机遇[N];科技日报;2007年

3 记者 陈颖;深圳锂电产量已占全国六成[N];深圳特区报;2006年

4 实习记者 徐恒邋记者 诸玲珍;锂离子电池安全受关注 新材料研究是热点[N];中国电子报;2008年

5 徐恒 诸玲珍;锂离子电池安全备受关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6 李燕京;锂离子电池国标年内将出台[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冯健;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制约应用[N];中国电子报;2009年

8 新材料在线首席研究员 李国强;锂离子电池产业:中日韩三分天下[N];中国电子报;2004年

9 金信;全国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在津建成[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10 黄新培;业内专家对生产企业提出三点建议[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金龙;锂离子电池高性能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刘玉荣;锰基混合型金属氧化物孪生微纳结构的制备、形成机理与储锂性能[D];山东大学;2015年

3 易金;锂离子电池钒基负极材料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张千玉;绿色能源材料钛酸锂的改性及其回收再利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袁庆丰;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和电池安全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明海;高容量或高倍率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合成与相应全电池的组装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杨智博;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硅/锗电极的设计与制备[D];兰州大学;2015年

8 董汉成;卫星电源电池健康状态诊断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张涛;废弃锂离子电池破碎及富钴产物浮选的基础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10 张立强;锂离子电池多物理模型参数辨识及健康特征提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涛;失效锂离子电池破碎特性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2 马宇宏;锂离子电池热安全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王会军;过渡金属氧化物和过渡金属硫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任婉;锂离子电池镍—锰二元正极材料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李娟;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的制备与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6 玄哲文;微纳结构MnO_2及CuO的制备及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性能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5年

7 邢程程;原位生长FeS纳米结构薄膜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8 白钢印;锂离子电池高电压正极材料镍猛酸锂的合成与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9 宋赢;锂离子电池二氧化钛负极材料掺杂改性及电化学行为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10 安平;聚酰亚胺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78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578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1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