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动力电池成组高效冷暖装置研制与流变热控性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3 14:02

  本文关键词:动力电池成组高效冷暖装置研制与流变热控性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电池成组 液流循环 换热结构 热管理 传热


【摘要】: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世界各国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电池为电化学反应装置,其对温度及温度一致性要求极为苛刻,,而动力电池成组后对温度的控制难度成倍增加,所以能否研制出高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成为了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 研究工作在总结了动力电池发展概况的基础之上,对国内外在动力电池热管理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进一步归纳。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按换热介质分为空气式、液体式和相变材料式三种,工程应用以空气式热管理系统为主,液体式热管理系统由于换热效率高、温度一致性好、能量可回收利用等特点正逐步取代前者。 目前液体式热管理系统还是以冷却盘整板式冷却散热为主,预热方面研究较少,且主要为PTC加热。本文从电池包轻量化的角度,针对锂电池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结构类型电池分别设计了管束式冷暖换热装置,即片状电池扁管束式液流换热装置和柱状电池管束软接触式液流换热装置。然后搭建了液流循环实验系统,进行了热控性实验,实验中通过控制改变循环液流量、液流入口温度,从而应对不同的电池组热负荷/放电倍率及初始温度,着重寻求最有效的电池成组冷暖装置换热效果及温度分布一致性调控方法。 研究者首先进行了片状模拟电池扁管束结构性能实验,提出了提高电池温均性的改进措施,即铺设高导热衬垫的方式。改进后电池冷却平衡响应时间和预热时间均缩短了55%左右,温均性提高了78%。随后对改进扁管束结构和管束软接触结构进行基本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扁管束结构冷却时平衡温度为33℃、最大温差为2.3℃,预热仅需90s;管束软接触结构,冷却时平衡温度为27℃、最大温差为3.4℃,预热需要5.5min。 热控实验主要通过改变液体介质流量和入口温度来实现。实验表明,在所选定的流量工况范围内,流量因素对冷却过程影响较小;对预热过程影响相对较大,其中流量由3L/min增大到7L/min时,预热时间将缩短30%左右。对于扁管束及管束软接触两种结构,液流入口温度对冷却和预热均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冷却时,入口温度越低冷却响应越快,平衡温度越低;预热时,入口温度越高加热响应越快。但是,对于管束结构过低或过高的入口温度将不利于电池体温均性或换热效果。因此,在管束和整板换热结构中,需进一步权衡电池包轻量化与换热响应和温均性的作用影响。 电池构造体始温度主要影响预热特性,初始温度越高预热越迅速,因此为了提高驾驶员时间利用效率及减少预热时能量消耗,需要对电池组进行保温处理。两种结构在电池大热负荷/大倍率放电时依然具有很好的换热效果,可满足新能源汽车各种行驶工况的需求。 在进行冷却实验时,液流入口温度与电池温度差异较大时会出现冷冲击现象,为此提出了梯级冷却的方式对电池组进行冷却,可减少冷冲击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电池成组 液流循环 换热结构 热管理 传热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91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第1章 绪论13-27
  • 1.1 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13-14
  • 1.2 动力电池简介14-19
  • 1.2.1 动力电池基本要求14-16
  • 1.2.2 动力电池发展历程16-18
  • 1.2.3 动力电池成组技术18-19
  • 1.3 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研究现状19-24
  • 1.3.1 电池生热19-20
  • 1.3.2 电池组热管理系统20-21
  • 1.3.3 电池组热管理发展21-24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24-27
  • 第2章 电池成组液流结构设计及其实验系统27-47
  • 2.1 成组液流结构设计27-32
  • 2.1.1 片状电池扁管束结构27-29
  • 2.1.2 柱状电池管束软接触结构29-32
  • 2.2 性能实验装备32-43
  • 2.2.1 充放电系统32-36
  • 2.2.2 液流实验构成36-39
  • 2.2.3 实验环境过程39-40
  • 2.2.4 参数测量及数据采集40-43
  • 2.3 实验方法43-45
  • 2.3.1 工况设定43-44
  • 2.3.2 分析指标44-45
  • 2.4 本章小结45-47
  • 第3章 片状模拟电池扁管束结构性能分析47-69
  • 3.1 换热基本特性47-51
  • 3.1.1 冷却过程47-50
  • 3.1.2 预热过程50-51
  • 3.2 高导热衬垫性能改进分析51-56
  • 3.2.1 高导热结构选择52-53
  • 3.2.2 改进后换热基本特性53-56
  • 3.3 液流量影响特性56-58
  • 3.3.1 冷却过程56-58
  • 3.3.2 预热过程58
  • 3.4 液流入口温度影响特性58-61
  • 3.4.1 冷却过程58-60
  • 3.4.2 预热过程60-61
  • 3.5 电池构造体初始温度影响61-62
  • 3.5.1 冷却过程61-62
  • 3.5.2 预热过程62
  • 3.6 电池热负荷影响62-63
  • 3.7 冷冲击及其梯级冷却应对63-67
  • 3.7.1 冷冲击现象64-66
  • 3.7.2 梯级冷却效果66-67
  • 3.8 本章小结67-69
  • 第4章 柱状电池管束软接触结构性能分析69-81
  • 4.1 换热基本特性69-72
  • 4.1.1 冷却过程69-71
  • 4.1.2 预热过程71-72
  • 4.2 液流量影响特性72-74
  • 4.2.1 冷却过程72-73
  • 4.2.2 预热过程73-74
  • 4.3 液流入口温度影响特性74-76
  • 4.3.1 冷却过程74-75
  • 4.3.2 预热过程75-76
  • 4.4 电池构造体初始温度影响76-77
  • 4.5 放电倍率影响77-78
  • 4.6 本章小结78-81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81-85
  • 5.1 结论81-82
  • 5.2 工作展望82-85
  • 参考文献85-91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91-93
  • 致谢9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惊雷,张占军,吴立人,潘国宏,黄少卿,杨迈之,蔡生民;电动车,电动车用电源及其发展战略[J];电源技术;2001年01期

2 张宾;林成涛;陈全世;;电动汽车用LiFePO_4/C锂离子蓄电池性能[J];电源技术;2008年02期

3 李腾;林成涛;陈全世;;锂离子电池热模型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09年10期

4 吴忠杰;张国庆;;混合动力车用镍氢电池的液体冷却系统[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5 付正阳,林成涛,陈全世;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3期

6 刘华斌;;高导热碳材料研究进展[J];机械工程材料;2013年10期

7 张国庆;饶中浩;吴忠杰;傅李鹏;;采用相变材料冷却的动力电池组的散热性能[J];化工进展;2009年01期

8 吴凯;张耀;曾毓群;杨军;;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研究[J];化学进展;2011年Z1期

9 金正兴;张毅;;发动机低温预热起动技术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7年04期

10 王震坡;孟祥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成组应用现状及研究趋势[J];新材料产业;2007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观明;高导热炭材料的制备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14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614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8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