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地质灾害治理保证金_浅论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控制

发布时间:2016-09-14 22:04

  本文关键词:浅论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控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采矿技术 ! 第 $ 卷 ! 第 $ 期 1 2 / "4! # 2 &" 3 0# !# 年" 月 #$ ! 5 %4" $ % 7!!!!!!!!!!!! 8 :: <> ?? A ’ @$! ? $!!!!!!!!!!!! 7 =! # &$ %3 6 99;6 = :@; ! ? , & , &l

t; ,# $

浅论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控制
王启明"! 周爱民!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北京 !" # " # 长沙矿山研究院" 长沙 !$ # " $ ", # # % !, "#! 摘 ! 要!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是矿山生产中最常见的灾害事故! 所造成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损 失! 以及不良社会影响! 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和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矿山产生 工程地质灾害事故的类型与原因! 阐述了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控制与防治技术! 认为通过 采用适当的工程地质灾害控制技术# 控制措 施 和 控 制 工 程! 行 预 防 为 主 的 控 制 方 针! 实 可 以有效控制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灾害防治$ 微震监测$ 预警技术

"! 国内外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浅析
我国 是 一 个 采 矿 大 国" 是 一 个 最 大 的 发 展 中 且 国家" 正处于以开发 和 利 用 矿 产 资 源 为 主 要 特 征 的 工业化过程中%八 十 年 代 以 来" 于 国 家 经 济 的 发 由 展对矿产品的需求 量 增 大&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形 成 的 市 个 对国有矿山企业的 冲 击& 别 矿 山 片 面 追 求 经 济 效 益& 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淡化& 开采技术及设 备的相对落后& 民采的干扰等" 导致矿山多年开采积 聚的灾害隐患爆发& 开采环境不断恶化" 矿山工程地 质灾害问题日趋 严 重" 成 人 员 伤 亡& 境 破 坏& 造 环 矿 金 突 地 产资 源 严 重 浪 费% 近 年 来" 属 矿 山 冒 顶& 水& 表塌陷等重大工程 地 质 灾 害 事 故 不 断 发 生" 山 灾 矿 害事故难以抑止" 且 存 在 的 各 类 灾 害 隐 患 未 能 及 而 时有效的消除% 频 繁 发 生 的 矿 山 灾 害 事 故 给 国 家& 矿山企业以及矿区的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生 命财产和经济损失" 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严重制 约了国民经济和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外 矿 山 行 业 在 工 程 地 质 灾 害 控 制 技 术& 制 控 实 措施和控制工程方 面 的 投 入 很 大" 行 以 防 为 主 的 控制方针" 防范于未然" 因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矿山 工 程 地 质 灾 害 的 发 生% 如 美 国 ! # 年 非 油 汽 矿 山 ## 的事故死亡人数仅 $ 多人" 其中地下金属矿山的最 # 大安全隐患还是放矿溜井" 有 3 的 事 故 与 放 矿 约 CO 溜井有关%据澳大利亚矿 业 委 员 会 统 计"0 3 年 矿 "0 山发生灾害事故共死亡 % 人" 其中 " 人死于冒顶" % # 其余的与大型 设 备 的 违 规 操 作 有 关% 其 他 如 英 国& 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也是如此%可见国外发达国家 万方数据 在工程地质灾害的控制方面取得了很显著的成效%

综观 国 内 外 矿 山 安 全 状 况" 初 步 得 出 以 下 认 可 识’ 金属矿山事故原因以冒顶& 塌陷& 岩爆& 涌水和滑 坡等工程地质灾害 为 主# 山 安 全 的 影 响 因 素 还 包 矿 括开采技术& 工 素 质 和 安 全 管 理 等% 为 了 建 设 一 矿 个最安全的矿山" 个 国 家 均 付 出 了 最 大 努 力% 在 各 发达国家和中等发 达 国 家" 矿 工 业 已 发 展 成 为 最 采 我 安全的行业之 一% 但 是" 国 矿 山 尤 其 煤 矿 和 建 材 矿是最不安全的行业%近年矿山事故率接近于美国 ! 世纪初 叶 的 水 平% 这 说 明 我 国 经 济 水 平 正 处 在 # 初级发展 阶 段" 反 映 了 发 展 中 国 家 的 基 本 特 征% 也 同时" 矿山安全状况 的 好 坏 还 是 一 个 国 家 综 合 实 力 强弱的反映%

!!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隐患分析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因开采引起矿山地 应力重新 分 布" 至 岩 移 和 岩 体 破 坏 等 灾 变 状 况% 导 这些灾害隐患可以通过矿山岩石力学工程设计和矿 山工程地质灾害控制与预防技术来消除%但由于金 属矿山的地质条件恶劣" 地压灾害隐患多" 其影响因 地应力环境条件& 岩层软 素复杂%从矿床地质构造& 弱带& 岩体体裂隙& 地下水& 地热" 以及开挖影响等各 方面" 均相互制约着采矿工程和围岩的稳定性% !,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类型 "! 矿山边坡和尾矿坝滑坡是地表较常见的工程地 质灾害类型" 除此之外" 由地压引起的工程地质灾害 还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 $地表塌陷%由于浅部空 区或较 大范 围的采 " 动影响" 在近地表的岩移活动中" 有可能对地表建筑 和道路等 构 成 一 定 危 害" 些 甚 至 引 起 山 体 滑 移% 有

第 $ 卷第 $ 期

等 ! 王启明! ! 国内外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浅析

! "

在矿山较为普遍! 成 危 害 较 大" 可 能 由 爆 破 诱 发 造 或岩层移动到一定程度时爆发采空区大范围塌落冲 击"由于空区的突 发 性 崩 塌! 会 产 生 巨 大 的 地 震 还 空气冲击波等灾害" 波# $ %采 场 冒 顶" 冒 顶 灾 害 事 故 最 为 普 遍! 括 包 ! 岩层脱落# 块体冒 落# 良 地 层 塌 落! 及 由 于 采 矿 不 以 和地质结构引起的各种垮塌"特别是矿岩稳定性差 的难采矿体及软弱夹层! 易发生较大规模的垮落! 引 起采场和巷道冒顶事故" $ %深部岩 爆" 矿 山 进 入 " # J 以 下 深 部 开 % ## 采后! 高应力条 件 下 的 硬 岩 层 往 往 会 发 生 岩 爆" 如 我国冬瓜山铜矿开拓达 " # 深部 有 岩 爆声 和 岩 " #J! 石弹 射 现 象& 透 山 铜 矿 开 拓 达 " % J! 采 深 红 在 %3 大片采区花岗岩柱及上 下 盘发 生 多 次 "# " #J 左右! 岩爆! 井巷工程严重破坏! 给生产造成危害" $ %地下水穿透和突发 涌水" 虽 然 突 发性 大 量 $ 涌水不是直接由地 压 引 起! 与 采 矿 作 业 有 密 切 关 但 联! 一旦接近积水的巷道和采空区! 或遇到溶洞和地 下暗河等! 隔 离 岩 层 突 然 失 稳 的 情 况! 造 成 灾 在 易 害" $ %非正常生产引起的 灾害事 故" 一些 民 采 小 C 矿点违反规程! 不遵循客观条件乱采乱挖! 不处理空 区# 打乱开采顺序# 破坏隔离和保安矿柱! 等等! 因而 常引发灾害事故" !, 矿山井下工程地质灾害源 !! $ %软弱破 碎 岩 层 与 含 水 岩 层’ 弱 破 碎 岩 层 软 " 是导致矿山工程地 质 灾 害 的 直 接 工 程 地 质 条 件! 这 因 类岩层又是矿床赋 存 条 件 中 常 见 的 岩 层! 而 多 数 矿山都需要在这些 岩 层 中 布 置 工 程& 其 是 这 些 岩 尤 层富含地下水时! 造成的危害更大"因此! 开采这类 复杂岩层条件下的矿床时! 必须特别重视! 采取必要 的灾害 防 治 措 施" $ %山 坡 角 和 地 应 力 集 中 构 造 ! 区’ 这些区段往往水平应力异常! 采场和巷道容易冒 顶# 片帮和坍塌" 应 结 合 主 应 力 影 响 等 因 素 实 施 防 治措施! 才能达到良好的实效" $ %急倾斜 薄 矿 脉 群 采 区’ 类 采 区 水 平 方 向 这 % 及垂直方向的应力 集 中 都 比 较 突 出! 相 邻 采 场 地 且 应力相互干扰! 需要 妥 善 地 布 置 采 矿 工 程 和 实 行 合 理回采方案! 并施行有效的监控和有关防治措施! 才 能根本消除灾害隐患" $ %缓倾斜 中 厚 以 上 矿 体 采 区’ 往 由 于 矿 体 往 $ 的连续性! 形成层 状 的 空 区! 是 空 场 法 或 房 柱 法! 若 万方数据 易形成大片空区连通! 一旦隔离矿柱被破坏! 可能造

成大面积地压灾害" $ %厚大特 大 矿 体 或 重 叠 矿 体 采 区’ 于 二 次 由 C 地应力的重新分布# 扰动十分复杂! 随着空区的不断 地压活动加剧! 存在突发性垮塌冲击的隐患" 扩大! $ %露天转 地 下 矿 山 的 过 度 带’ 渡 带 为 应 力 过 / 集中区! 且露天采场与地下采场互相影响! 存在复杂 的岩石力学问题! 引 发 灾 变" 需 要 因 地 制 宜 地 消 易 除灾害隐患! 才能最大限度回收资源"

%!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控制与防治技术
过去! 矿工仅凭经验来预测事故征兆! 其中敲帮 问顶就是 最 常 用 的 方 法" 随 着 科 学 技 术 的 不 断 进 步! 预测事故征兆的手段也不断得到改进! 预测水平 越来越高"事故征兆预测由经验方法向科学预测技 术发展"近几年! 内 外 矿 山 积 极 采 用 新 的 预 警 技 国 有效控制了矿 山 工 程 灾 害 的 发 生 或 减 少 了 人 员 术! 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以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为 先导的新 技 术 革 命 的 成 果! 速 渗 透 到 矿 山 领 域" 迅 例如! 美国# 加拿大# 大 利 亚 等 国 的 采 矿 生 产 工 艺 澳 正向遥控和自动化 发 展! 矿 工 业 正 由 劳 动 密 集 向 采 矿 技术密集 转 化! 山 生 产 高 度 机 械 化 和 计 算 机 化" 针对 地 表 岩 移! 下 采 场 冒 顶# 帮# 爆! 天 滑 地 片 岩 露 坡! 尾矿坝失稳以及矿山突水等灾害源! 则通过现代 科学技术成果! 事 故 发 生 率 降 低 到 最 低 水 平" 这 将 一切变革也促使一些国家的矿山工人在结构和素质 上发生重 大 变 化" 技 术 的 巨 大 变 化 促 使 矿 工 更 年 轻! 技术更熟练! 率 更 高! 时 工 作 条 件 变 得 更 安 效 同 只有高素质的矿工! 才能适应现 全卫生"实践表明! 代化矿井生产的需要" 矿山 工 程 地 质 灾 害 的 控 制 是 一 项 系 统 工 程! 必 须依靠完善法律# 社会# 经济# 行政等各方面手段! 经 过长期的努力来实现"增加安全投资并完善投资的 实际效果! 无疑是一 项 尽 快 控 制 和 扭 转 灾 害 多 发 的 重要措施"依靠科 学 技 术 进 步! 是 促 进 生 产 效 率 则 的提高和控制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根本保证" &, 微震监测系统 "! 矿 山 微 震 监 测 技 术 的 应 用 已 有 数 十 年 的 历 史! 国外目前已进入了 广 泛 应 用 阶 段! 内 也 已 在 少 数 国 矿山投入应用"微 震 监 测 设 备 正 朝 高 集 成 性# 体 小 积# 多通道# 提高探头灵敏性等方向发展"目前已有 十六通道# 三十二通道# 四十八通道和六十四通道的 设备投入使用"信号处理方面! 在数据采集与存储! 波形识别! 排除噪声$ 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音%

! !







术!

#$ ! !! # 年 " 月

特别是在波形 识 别 上 可 以 区 别 不 同 类 型 的 波 ! M 如 波" 波" 噪音等# 这为提高有用 信 号的 可 靠 性提 供 $ 2 了保障%在矿山地 压 灾 害 预 报 应 用 方 面$ 要 是 通 主 实 过提高对微震事件 的 定 位 精 度$ 现 对 地 压 灾 害 的 预报%目前定位精度随设备性能的改进和信号识别 功能的增强而大为提高%在自动监测和信息远程传 送方面$ 微震数据实现 了 从^地 下^到^地 表^的 远 距 离传送$ 甚至通过调制调解电路送至更远的地方% 自 - 年代以来$ 微震监测技术已在国外的深井 # 金属矿山全面推 广 应 用% 目 前$ 技 术 在 南 非 和 印 该 度的深井金矿" 美国的深井多金属矿山$ 加拿大和澳 大利亚的深井金属 矿 山 得 到 了 广 泛 的 应 用$ 用 范 应 围覆盖数十个矿山$ 深 井 地 压 监 测 方 面 取 得 了 良 在 好的效果% 微震监测技术已成为深井矿山地压监测预报的 先进的高新技术$ 它突破了传统地压监测 最主要的" 的局部性" 不连续 性" 动 强 度 大" 全 性 差 的 严 重 劳 安 弊端$ 实现了深井矿山地压灾害监测的自动化" 信息 化和智能化$ 代表了深井地压监测的发展方向% 国内已在一些矿山成功地采用了单通道或多通 道的声发射监测系统%但微震监测系统与声发射监 测系统在功能上 有 区 别$ 震 系 统 低 频" 能" 测 微 高 监 范围大$ 主要是对大事件$ 声发射则是高频" 低能" 监 测范围小%对于深井大范围开采的矿山必须采用微 震系统才能进行有效监测%因而随着国内逐步进入 深井开采$ 正在注重微震技术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些 成果%在国家^十五^攻 关 课 题 中$ 沙 矿 山 研 究 院 长 结合凡口铅锌矿的深井地压问题开展了微震监测技 术的攻关研究%不仅对于解决凡口铅锌矿深井地压 问题具有重要的实 际 意 义$ 且 对 于 采 矿 行 业 来 说 而 具有很好的技术带 动 性 和 示 范 作 用$ 在 我 国 深 井 为 矿山的进一步推广 应 用$ 进 我 国 地 压 管 理 的 现 代 促 化具有重要意义% &, 金属矿山灾害信息系统 !! 矿山安全信息系统是长沙矿山研究院针对金属 矿山的灾害隐患和安全事故研究的一种矿山安全系 统%该系统以生产过程中所能获得的各种信息为输 入$ 能够全面评价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状况$ 使 安全主管部门及时 掌 握 安 全 信 息$ 学 地 预 警 矿 山 科 安全隐患$ 达到预 防" 制" 少 甚 至 避 免 事 故 发 生 控 减 的目的% 近年来$ 理 信 息 系 统 ! 1 # 国 内 外 防 灾 减 地 L2 在 万方数据 应 用$ 国 矿 山 也 已 开 始 从 事 这 灾领域得到广泛的 我

方面的研究工 作% 防 灾 减 灾 是 一 项 系 统 工 程$ 及 涉 到对灾 害 的 监 测" 因 分 析" 报" 估" 灾" 灾 诱 预 评 防 救 等各个方面$ 其每 个 过 程 和 环 节 都 与 空 间 的 地 理 要 如灾 害 发 生 的 时 空 分 布" 度 与 频 度" 强 素密切相关$ 灾情评估等$ 而地 理 信 息 系 统 是 一 个 有 效 的 和 有 利 的工具%利用具有庞大空间分析功能的地理信息系 统$ 建立金属矿山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系统$ 建立地质 灾害信息库和信息网络$ 确保信息畅通$ 保证信息资 源共享$ 可为分析灾害" 防治灾害提供决策依据% &, 矿山充填新技术 &! 矿山充填是从采矿工艺的根本上消除矿山工程 灾害的一条有效途径%矿山充填新技术可以充分利 用矿山尾矿和废石$ 回 采 空 间 随 矿 石 的 采 出 而 被 使 充填$ 能保护围岩 不 发 生 塌 陷" 除 或 减 少 尾 矿 库$ 消 实现采矿工业安全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包括高浓 赤泥胶结充填技术" 废石水 度全尾矿胶结充填技术" 泥浆胶结充填技术和废石砂浆胶结充填技术等矿山 充填新技术% 新 技 术 实 现 了 充 填 作 业 全 盘 机 械 化 和 管 道 化$ 大大降低了工人的 劳 动 强 度$ 且 为 矿 山 机 械 化 和 而 具有充填效率高" 充填体水泥用 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量少" 充填成本低和充填料浓度高等特点& 充填系统 和充填工艺简单可靠$ 对材料要求与应用条件宽松$ 适用面广$ 能应用于不同条件的矿山充填$ 几乎能够 各 解决我国各种开采 条 件" 种 开 采 规 模 和 不 同 地 域 的金属矿山胶结充填技术难题% 这些技术已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应用%如铜坑锡 消 矿应用新技术有效 地 充 填 了 遗 留 采 空 区$ 除 了 安 全隐患$ 保障了矿山的正常开采秩序& 丰山铜矿应用 新技术有 效 地 抑 止 了 山 体 滑 坡 隐 患 和 井 巷 坍 塌 危 害$ 消除了地面洪水直灌井下导致的淹井危害& 铜绿 山铜矿应用新技术有效保护了古铜矿遗址和露天边 坡的安全稳定$ 取消了二期工程尾矿库% 我国由于受充填工艺成本高和效率低的制约而 难以推广矿山充填$ 矿 业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开 采 模 式 与 不相称$ 与全球性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要求不协调% 新技术简化了工艺" 拓广了原料来源" 大幅度降低了 成本$ 提高效率和改善作业条件$ 因而有十分广泛的 应用前景% &, 预测预警技术 (! !# " 地震层析 ) 射线摄影%地震层析 ) 射 线摄 影机对测定地下矿山深部矿柱的相对应力是一种很 有用的工具$ 通过 连 续 探 测$ 监 测 高 应 力 区$ 在 可 为

第 $ 卷第 $ 期

等 ! 王启明! ! 国内外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浅析

! %

掘进前采取解除应力措施或避开这些高应力区进行 掘进创造了条件! 而 可 保 证 在 安 全 的 应 力 状 态 下 从 进行掘进作 业" 应 用 地 震 层 析 ) 射 线 摄 影 机 识 别 成本低# 效率高等优点" 高应力区具有技术可靠# 如测得高应力 区! 可 在 $ %岩 层 稳 固 性 雷 达 则 ! 探测"雷达探测技术可以探明岩体中的空硐和裂隙 构造! 为工程布 置 和 隐 患 处 理 提 供 依 据" 为 了 提 高 采矿生产的安全性! 拿 大 基 德 克 里 克 锌 矿 采 用 岩 加 层稳固性探测雷达监测底柱的稳定性取得很好的效 果"应用该仪器测 定 矿 囊 在 底 柱 中 的 位 置! 测 采 监 场顶板和帮壁构造 以 评 价 充 填 时 序 的 影 响! 将 测 并 得的废石胶结充填区空隙和裂隙用于评价废石胶结 充填体的质量" $ %携带式热应力监测" 深 井高 温 显著 降 低 劳 % 动效率和作业人员 识 别 能 力! 致 操 作 失 误 而 发 生 导 原 事故" 澳 大 利 亚 芒 特 艾 萨 铅 锌 矿! 岩 温 度 达 监测岩 石 温 度 对 矿 工 所 产 生 的 热 应 力 / "因此! #_ 影响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美国陆军环境医学研究 院和西澳大利亚柯廷大学合资开发一种携带式热应 力监测计! 业已 研 制 成 功 并 投 入 批 量 生 产" 这 种 监 即& 测计具有多种功能! 评价人员在某一特别的热环 境下可持续工作多长时间’ 监测各种环境参数’ 选择 与工作强度和着装 相 适 应 的 环 境 参 数’ 出 诸 如 工 提 作(休息循环时间和 预 防 干 燥 所 要 求 的 供 水 量 等 建 还 空 议数据"同时! 可 测 量 湿 球(干 球 温 度# 气 冷 却 量# 平均辐射热温 度# 速 和 相 对 湿 度! 及 接 收 有 风 以 关着装# 工作负荷和工作强度方面的输入数据" $ %射频发送器跟踪"随着 矿山 机 械化 和 自 动 $ 化程度的日益提高! 员 和 设 备 都 在 相 对 独 立 的 位 人 置上工作"从安全 和 监 控 的 角 度 上 看! 员 和 设 备 人

的作业位 置 是 一 重 要 问 题" 西 澳 大 利 亚 1 ‘? 工 JV 业技术公司研制一种射频发送器跟踪系统"射频发 送器安装在矿工的 备 用 电 池 盒 内! 无 线 电 传 送 方 用 矿 式每隔半秒向矿山 接 收 站 发 送 特 定 电 码 $ 工 矿 灯 号码和姓名% 包括日期# ! 位置等信息’ 矿山接收站计 算机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并报告矿工所在位置"这 种系统对井下救援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 结束语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主要取决于矿山开采技术条 件# 采矿工艺与技 术# 工 素 质 和 安 全 管 理 等 因 素! 矿 是矿山技术经济能力综合实力的反映"国外矿山的 经验和国内先进矿山的实践表明! 针对地表岩移! 地 下采场冒顶# 片帮# 岩爆! 露天滑坡! 尾矿库坝失稳以 及矿山突水等工程 地 质 灾 害 源! 用 现 代 科 学 技 术 利 采取适当的工程地质灾害控制技术# 控制措施 成果! 和控制工程! ^预防为主^的控制方针! 实行 是能够防 患于未然的"
参考文献!
) * 周爱民 , 属 矿 山 安 全 现 状 与 防 治 新 技 术 ) * 采 矿 技 术! 金 " P, ! # !$ % #%%! , ) * 邓红卫! 爱 民! 筱 军 , 场 地 质 灾 害 分 析 评 价 与 控 制 ) * 周 黄 采 ! P, 采矿技术!# $! $ % !# $" , ) * 玉子庆! 蔡汉迁! 罗一忠 , 厂 铜 坑 矿 岩 层 活 动 监 测 预 报 研 究 大 % )* 采矿技术!# %! $ % P, !# %! , ) * 王春来! 徐必根! 李庶林 , 口 铅 锌 矿 深 部 岩 体 声 波 测 试 研 究 凡 $ )* 采矿技术!# %! $ % P, !# %" , ) * 周爱民 , 中国充填技术概述) * 第八 届 国 际 充 填 采 矿 会 议 论 C Q , 文集) * 矿业研究与开发!# $!$ 增刊% 5 , !# ! $ , ) * P> / ? :7, b G:, a ‘? 空区监测系统和 采 场 分 析 ) * 第 八 届 国 际 Q , 充填采矿会议论文集) * 矿业研究与开发!# $!$ 增刊% 5 , !# ! $ ,

,,,,,,,,,,,,,,,,,,,,,,,,,,,,,,,,,,,,,,,,,,,,,,,, ) * 钱觉时! 范英儒! 明德华! , 等 粉煤灰活性的激发)* 重 庆 建 筑 % P, 上接第 " 页# % !! " 行! 不同阶 段 的 水 化 产 物 和 反 应 特 征 不 同! 中 由 其 向钙矾石转变吸收 5 $ % 而 使 粉 煤 灰 的 5 QS" H FS ! $ % 5 F 吸收值增加’ H $ %粉煤灰对 5 $ % 的 吸 收 是 非 平 衡 吸 收! $ H FS ! 原因一方面在于粉煤灰中的 5 !E 溶出! 另一方面也 H !E 与水化产 物 的 转 变 和 水 化 产 物 中 5 # 4 的 含 H FS 量不同有关"
参考文献!
)* T < " 9 :P’! < GR,< <G< be@:<f=?B ? f B )* 2@ B 5 J : d9H< = HGV fV @ > P c AH ,< <GH X5 :VG <<V>,0 %!%&# 0"" % 5 J : : ? =<<R BH= " 0 ! " ! # 0, )* ) ! bQ!HWV2a!9 B :aF,f = ? f B : > 9V] 2V H &@ ? B Nf G f@ >? G<J=? < AH BV=b<? = J : ?GVP , H<9 B : Gbb< ,0 %! GbGV f < <GJ VH )* 8 GV @ H X2VGVB" 0 H 大学学报!0 C % &" " 0 $ %" """ %, " ) * 59 J 29! ? <Ga7 A 5 < 9H HG H ? f @: < < $ H b > R gV H ,> J=@ = VG :? g< XX=] 9 9 c J :BJ X hG 9 <H X:GV@‘i?H B) * 5, R, <G H < 9>@J : HbH ?i@: 8 , 5, " 0 !% / &% 0, 0 % ! $ %" ) * 潘群雄! 王路明! 徐风广! , 等 煅烧硬石膏激发粉煤灰水泥活性 C 影响因素的探讨)* 水泥!0 3 " & #, P, " 0 $ %-"" )* 2HJ / >V HR & ! > B L ?>2& !8 G b H> V’ \ ! ?H W AQ \,Q 2@: < 2b A? > ?‘ ?? AH X J=?GbGV fHG H< : G X :G<J V >@; : 9VBV=b<? = eGX1] 9 XH @ B ) *0>1GVH ? H ? ;

  本文关键词:浅论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控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5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15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f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