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地质构造三维可视化模型探讨

发布时间:2016-09-15 12:18

  本文关键词:地质构造三维可视化模型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地质构造三维可视化模型探讨_曹代勇

地质构造的形态学具有“数”(产状、规模等构造要素)和“形”(空间形态)等两种基本表达形式,任何复杂的地质构造总是可以抽象为点、线、面等几何元素的集合[1,2],从而使我们可以在空间坐标系中对其进行三维形态描述和数学分析[3]。科学可视化(VisualizationinScientificComputering)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图形学应用的拓广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分支,受其推动,地质信息的可视化成为90年代地学领域的研究前缘[2,4]。地质信息的三维可视化是指以适当的数据结构建立地质特征的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将数学描述以3D真实感图像的形式予以表现。三维可视化技术对于地质构造研究十分重要。三维可视化模型能够形象地表达地质构造的“真实”形态特征以及构造要素的空间关系,结合三维GIS的信息处理和空间分析功能,可以使地质构造分析更为直观、准确,为地质构造研究定量化开拓了一条现实的途径。

地质构造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包括数学建模和可视化显示两方面。构建三维模型的方法可分为表面建模法和实体建模法两大类,其核心是数据结构。目前三维地质体建模较典型的数据结构有规则网格法、TIN表面法、四面体法等;此外,李青元等(1996,1999)讨论了单一体划分下的三维矢量结构GIS概念模型和拓扑关系[1],夏炎(1997)提出三维空间数据结构-多面体编码方案[2]。在三维地质信息可视化显示方面,除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图形显示系统分析设计外,还可直接使用商品化高品质的3D

图形API予以实现。上述进展为建立地质构造三维可视化模型奠定了基础。

2 建立地质构造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典型方法

地质构造三维可视化模型具有三维地质体数学建模的共性。有多种方法可以建立三维地质构造模型的数学模型,常用三维规则网格法、TIN表面法、四面体法、以及综合法。

2.1 三维规则网格法

三维规则网格法是将研究空间剖分为多个规则的网格,然后用相应的网格描述地质体。该方法是二维规则网格法在三维空间中的延伸,针对被规则剖分的空间,可以建立简单的数据结构和运用简单的算法。三维规则网格法的特点是简单,不足之处是巨大的数据集和计算工作量。2.2 TIN表面法


  本文关键词:地质构造三维可视化模型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57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157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5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