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豫西栾川县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发布时间:2016-09-30 12:30

  本文关键词:基于地质与重磁数据集成的栾川钼多金属矿区三维地质建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年

豫西栾川县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许腾  

【摘要】:豫西栾川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克拉通南缘与秦岭褶皱系东段的衔接部位,该区域内已发现多个大型-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钼钨铅锌银矿床。骆驼山矿区位于栾川地区南泥湖矿床外围北侧,区内硫铁矿、铅锌矿为主要矿产,是一个与官道口群、栾川群碎屑岩—碳酸盐岩有关的硫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产于矽卡岩之中,呈似层状分布。本文在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岩石光片观察、包裹体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H-O同位素和S同位素示踪等手段,对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的流体演化过程及矿床成因特征进行研究。该矿床的成矿阶段可划分为:早矽卡岩阶段、晚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早矽卡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处于高温、中等盐度、密度小、压力中等、深度较浅的环境中;晚矽卡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处于中-高温、中等盐度、密度小、压力中-低等、深度较浅的环境中;石英-硫化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处于中-高温、中等盐度、密度小、压力中-低等、深度较浅的还原性环境中;碳酸盐阶段成矿流体主要处于中温、盐度低、密度小、压力低,近地表的环境中。氢氧同位素及硫同位素示踪结果显示,成矿流体水来源为原生岩浆水,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混入大气降水;成矿物质硫的来源为深源岩浆硫。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温度、压力、盐度呈总体下降的趋势,流体的不混溶(沸腾)作用是矿质沉淀的主要原因,其成因类型属于高温中盐度浅成层状矽卡岩型矿床。预测该矿床深部的成矿潜力不大,并初步得出找矿标志为:在地理位置上位于栾川矿集区南泥湖或其他成矿系统的成矿过渡带中;矿化带由矽卡岩化、钾长石化、硅化、硫铁矿化、碳酸盐化组成;热液矿物石英或萤石中存在大量不混溶包裹体群。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段士刚;薛春纪;冯启伟;高炳宇;刘国印;燕长海;宋要武;;豫西南赤土店铅锌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和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中国地质;2011年02期

2 徐兆文,陆现彩,杨荣勇,解晓军,任启江;河南省栾川县上房斑岩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地质与勘探;2000年01期

3 陆永德;;东秦岭洛南—栾川断裂带的形成和演化[J];石油实验地质;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庆国;原振雷;姚军明;陈伟;乔波;赵太平;;东秦岭钼矿带成矿特征及其与美国克莱马克斯-亨德森钼矿带的对比[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9年02期

2 孟昭君;阚学胜;李宪臣;王建平;张瑞忠;吕克鹏;孙振江;石耀军;张佳南;王宏燕;韩龙;张国玉;;大兴安岭北东段森林覆盖区岔路口巨型斑岩钼多金属矿床的发现过程及意义[J];中国地质;2011年06期

3 李洪英;毛景文;王晓霞;叶会寿;杨磊;;陕西金堆城钼矿区花岗岩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地质;2011年06期

4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model of the Wenquan molybdenum deposit[J];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2011年03期

5 张照伟;李文渊;赵东宏;高永宝;彭素霞;;东秦岭莲花沟岩体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化学;2010年01期

6 王功文;张寿庭;燕长海;宋要武;陈天振;李冬;马振波;;基于地质与重磁数据集成的栾川钼多金属矿区三维地质建模[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张照伟;李文渊;赵东宏;高永宝;谢燮;张海松;彭素霞;李行;;陕西省洛南县莲花沟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J];地球学报;2008年06期

8 李诺;陈衍景;张辉;赵太平;邓小华;王运;倪智勇;;东秦岭斑岩钼矿带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构造背景[J];地学前缘;2007年05期

9 段士刚;薛春纪;刘国印;燕长海;冯启伟;宋要武;涂其军;高永宝;高炳宇;;河南栾川地区铅锌矿床地质和硫同位素地球化学[J];地学前缘;2010年02期

10 王长明;邓军;张寿庭;叶会寿;;河南南泥湖Mo-W-Cu-Pb-Zn-Ag-Au成矿区内生成矿系统[J];地质科技情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万忠;;嵩县土地庙沟铅锌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方向[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1年卷(上册)[C];2011年

2 周伶俐;曾庆栋;刘建明;张作伦;段晓侠;陈文文;李延春;魏金江;;吉林大黑山斑岩型钼矿床成矿阶段及含矿裂隙分布规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3 曾庆栋;刘建明;肖文交;褚少雄;王永彬;段晓侠;孙燕;周伶俐;;华北克拉通南北缘三叠纪钼矿化类型、特征及地球动力学背景[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C];2013年

4 Qingdong Zeng;Jianming Liu;Kezhang Qin;Hongrui Fan;Shaoxiong Chu;Yongbin Wang;Lingli Zhou;;Types,characteristics,and time-space distribution of molybdenum deposits in China[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C];2014年

5 袁海潮;王瑞廷;焦建刚;李伍义;刘文庆;谭雯;;东秦岭华县西沟钼矿床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A];“小岩体成大矿与找矿战略突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6 冯延清;钱壮志;张江江;崔智昊;姜超;孟德明;;东秦岭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成矿规律[A];“小岩体成大矿与找矿战略突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成欢;刘建朝;张海东;李旭芬;高坡;张雪;;斑岩型矿床研究综述[A];第三届全国矿田构造与地质找矿理论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晨英;叶会寿;向君峰;陈小丹;邢波;李亮;王赛;;豫西骆驼山多金属硫铁矿床硫化物Rb-Sr等时线年龄及其地质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3)[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峰;豫西熊耳山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时空演化与钼(金)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2 郭保健;东秦岭中生代金属矿床组合与成矿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叶会寿;华北陆块南缘中生代构造演化与铅锌银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6年

4 李明立;河南省大别山地区中生代中酸性小岩体特征及钼多金属成矿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韩海涛;西秦岭温泉钼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D];中南大学;2009年

6 白凤军;豫西地区钼矿床类型、控矿因素与找矿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杨宗让;秦岭造山带大型矿集区成矿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8 向世红;河南省内乡北部矿集区银金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及找矿方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9 孟芳;大别山北麓灵山岩体的成岩成矿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李占轲;华北克拉通南缘中生代银—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立祥;晚白垩世西峡盆地沉积与构造环境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胡波;钾长石离子交换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3 邢矿;豫西南栾川群地层特征及其与铅锌矿成矿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4 杨泽强;河南省商城县汤家坪钼矿成矿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郭波;东秦岭金堆城斑岩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动力学背景[D];西北大学;2009年

6 郭令芬;内蒙古花敖包特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孟芳;豫西老君山花岗岩体特征及其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顾文帅;栾川矿集区钼多金属矿床共伴生元素富集特征及找矿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曹纪虎;河南内乡北部矿集区铅锌银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王磊;吉林大黑山钼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卫东,李曙光,肖益林,孙勇,,张国伟;北秦岭黑河丹凤群岛弧火山岩建造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5年03期

2 燕长海,刘国印,宋锋,张正伟;河南马超营—独树一带银铅锌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J];中国地质;2002年03期

3 刘孝善,吴澄宇,黄标;河南栾川南泥湖-三道庄钼(钨)矿床热液系统的成因与演化[J];地球化学;1987年03期

4 徐汉林,赵宗举,杨以宁,汤祖伟;南华北盆地构造格局及构造样式[J];地球学报;2003年01期

5 段士刚;薛春纪;刘国印;燕长海;冯启伟;宋要武;涂其军;高永宝;高炳宇;;河南栾川地区铅锌矿床地质和硫同位素地球化学[J];地学前缘;2010年02期

6 吴开兴,胡瑞忠,毕献武,彭建堂,唐群力;矿石铅同位素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综述[J];地质地球化学;2002年03期

7 杨志华;秦岭造山带南北向构造及有关问题的讨论[J];地质论评;1997年01期

8 宋传中,张国伟;伏牛山推覆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控制[J];地质论评;1999年05期

9 崔智林,华洪,宋庆原;晚奥陶世北秦岭弧后盆地放射虫组合[J];地质学报;2000年03期

10 张正伟,朱炳泉,常向阳,强立志,温明星;东秦岭钼矿带成岩成矿背景及时空统一性[J];高校地质学报;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涛发,刘晓东,袁峰,岳书仓;安徽月山矿田成矿流体的迁移速率和规模[J];地质论评;2001年02期

2 夏林,徐启东,吕古贤,舒斌,郭涛;湖北省铜山口铜(钼)矿床成矿流体水岩反应数值模拟[J];现代地质;2003年01期

3 王勇;侯增谦;莫宣学;董方浏;毕先梅;曾普胜;;云南巍山—永平碰撞造山带走滑拉分盆地铜金多金属矿成矿流体系统:稳定同位素特征及热液来源[J];矿床地质;2006年01期

4 杨柳;邹海洋;陈松岭;杜高峰;刘艳萍;;山东省埃子王家—原疃矿区成矿流体特征及流体来源[J];地质与勘探;2012年02期

5 В.Б.Наумов ,Г.Б.Наумов ,郑秀中;成矿流体及其演化的物理化学规律[J];地质地球化学;1982年06期

6 倪师军,曹志敏,张成江,唐建武,滕彦国;成矿流体活动信息的三个示踪标志研究[J];地球学报;1998年02期

7 叶霖,刘铁庚,邵树勋;富镉锌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以贵州都匀牛角塘富镉锌矿为例[J];地球化学;2000年06期

8 田京辉,倪培,范建国;永平铜矿成矿流体特征研究[J];地质找矿论丛;2001年01期

9 杨富全;王立本;叶庆同;叶锦华;孟祥金;;新疆西南天山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J];矿床地质;2002年S1期

10 曾贻善;刘家齐;朱永峰;;赣南高温钨—锡成矿流体中的短链羧酸[J];矿床地质;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焕章;;论成矿流体[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卢焕章;;论成矿流体[A];全国成矿理论与深部找矿新方法及勘查开发关键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林文蔚;殷秀兰;;成矿流体的浓缩作用浓缩方式研究[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三——“十五”地质行业重大找矿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4 朱笑青;;大气降水向成矿流体转化的初期阶段:获取矿化剂元素[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江少卿;周应华;郭春影;徐浩;;四川雪宝顶钨铍矿二元成矿流体混合模式:δ~(13)C含量的定量分析[A];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曾庆栋;刘铁兵;;阿尔泰东南缘布尔根地区金矿床成矿流体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骆辉;沈保丰;李俊建;;华北陆台北缘脉型金矿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6-27)[C];1992年

8 周涛发;岳书仓;袁峰;刘晓东;赵勇;;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燕山期铜、金矿床成矿流体系统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学[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9 李晓峰;毛景文;;四川大渡河金矿田成矿流体氦氩同位素体系[A];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徐九华;张国瑞;谢玉玲;张绍俊;周存海;单立华;;阿尔泰赛都金矿床成矿流体初步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 姚公一;[N];中国矿业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懋弘;基于成矿构造和成矿流体耦合条件下的贵州锦丰(烂泥沟)金矿成矿模式[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2 王勇;云南巍山—永平铜金多金属矿化集中区成矿流体特征及流体地质填图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3 刘寅;右江盆地卡林型金矿成矿流体性质与成矿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寒;滇西中甸红山矽卡岩型Cu矿床成矿流体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刘畅;西天山达巴特铜钼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张荣臻;东秦岭石窑沟斑岩型钼矿成矿流体研究及成矿深度估算[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于淼;藏南扎西康锑铅锌银矿床地质及成矿流体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于志峰;湖南瑶岗仙和锡田钨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与成矿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许腾;豫西栾川县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找矿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杨雁波;兰坪盆地中新生代成矿流体特征、来源与演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8 高慧文;兰坪金顶铅锌矿成矿流体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敏;江西银山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及矿床成因讨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10 王哲;云南金顶铅锌矿床成矿流体与矿化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地质与重磁数据集成的栾川钼多金属矿区三维地质建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7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27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0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