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03 23:20

  本文关键词: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特征与旅游资源保护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年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孙建华  

【摘要】: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处中原,主体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其丰富的自然、文化、地质资源使得嵩山赢得了多项世界级、国家级殊荣。嵩山文化源远流长,集儒、释、道文化为一体,融寺庙、道观、书院、阙等建筑为一体,文化资源极为丰富。自然遗产方面,嵩山地区包括山川、河流、湖泊、树木、瀑布等。由于地处中纬温带,四季分明,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嵩山成为许多生态地质学研究者的热点考察区域。 本文选取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作为研究对象。保护嵩山生态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嵩山生态旅游,促进嵩山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首先,整合嵩山生态资源,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将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更有利于地质遗迹的保护。其次,推动嵩山生态旅游发展,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居民实际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文献收集法、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核法、定性描述及定量分析等方法从世界遗产的角度对嵩山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然后以2012年抽样调查和深度访谈所取得的数据为依据对嵩山地区申遗成功后的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旅游产品特性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开发、保护与管理的可行性建议。 通过上述研究,主要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 1.系统地研究了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地貌形成和特征,从世界遗产的角度对整个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包括地质遗迹)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与整合。 2.在嵩山风景名胜区的基础上,首次以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分区为研究对像,运用AHP法对各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然后在定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SWOT定性评价,较为科学、客观地评价了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在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及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问题。 3.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在发展中存在如下问题:遗产资源开发不平衡,地质遗迹优势不突显;管理权限不清,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地质资源惨遭破坏,环境问题凸显。保护嵩山遗产资源,合理开发嵩山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4.创新性地提出将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整体作为一个统一的自然、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和科学管理。并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探索性地开展本区生态旅游游客、生态旅游经营者、当地社区居民和政府等相关主体的管理研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592.7;X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秋敏,郭志永;嵩山旅游资源特点及可持续利用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2 李双应,岳书仓;安徽省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策略浅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李双应,岳书仓,吴云霞,柏林;论国家地质公园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邢乐澄;略论地质遗迹资源与自然文化遗产保护[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穆桂松;嵩山地质旅游路线设计的初步构想[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6 劳子强;;登封群剖面特征及其划分[J];河南地质;1989年03期

7 赵永久,翟鸿模,冯有利;嵩山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河南地质;1994年03期

8 方世明;李江风;李丹阳;;福建深沪湾地学旅游资源及其科学价值评价[J];海洋科学;2006年03期

9 庞淑英,杨世瑜,骆华松;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资源评价模型的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年05期

10 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胡卫华;;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龚克;桂林喀斯特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战略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光富,董意群;鸡冠嘴铜金矿床Ⅰ号矿体金铜铁、金铁型矿石成因研究[J];湖北地矿;2003年03期

2 李正琪,田永富;湖北省地质遗迹的基本特征与类型划分[J];湖北地矿;2004年01期

3 田永富,李正琪,温东升;湖北省地质遗迹保护现状与保护建议[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4年03期

4 吴超凡,陈元清;福建新罗区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5年03期

5 齐武福;;地质公园概念界定和类型划分研究——基于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协调视角[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1年02期

6 孙长远,周淑敏;地质公园与地学旅游[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李斌;张璞;侯素洁;杨宾;张洪宇;郑英;;河北省嶂石岩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评价初探[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邢会,金浩,张英民,张立华;河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实证评估[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李永;;采煤引起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方案[J];华北国土资源;2007年03期

10 荣幸;李志杰;骆栓红;;Surfer8软件在区域重力勘探中的应用[J];华北国土资源;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三明;徐晓春;岳书仓;;皖西南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创建对策-兼论地学景观的成因[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于鹏;宋传中;;安徽两淮地区采矿塌陷灾害研究与生态保护措施[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李强;王梅英;李云;李国忠;;论“少林运动”[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上册)[C];2007年

4 秦正;王占歧;马旭东;;基于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的地质公园建设和管理工作探讨[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上册)[C];2007年

5 马惠;;地质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分析[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上册)[C];2007年

6 秦正;程双喜;郭四辈;吴梅;;地质遗迹资源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应用探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7 朱云峰;祝贺;;SOWT分析法在神灵寨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发展中的应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8 秦正;郭四辈;程双喜;张艺露;;基于AHP的地质遗迹资源评价研究——以关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9 王文锋;;区域文化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祖群;;卢云亭学术生命路径与学术树研究[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周骏;多孔介质中胶体行为及其影响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陈俭;崇明岛都市型国家地质公园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石云龙;基于CAS理论的地震紧急救援系统模型构建与模拟仿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彭永祥;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敬川;基于负产品视角的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黄义忠;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郑晶;低碳经济视野下的农地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梁强;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玉霞;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及其可持续发展[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湖北省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巧;基于减灾理念下的温黄平原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段然;鄂西南岩溶洞景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陈建忠;潘三矿C13-1煤层掘进工作面敏感指标及临界值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由明远;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演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富;佳木斯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伟;桂西北喀斯特区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及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聂志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及工程后期管护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曹桂萍;旅游活动对泰山风景区土壤与植被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10 袁明瑞;基于生态评价的区域生态规划发展等级评判[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立栋;郑州城市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策略与研究[J];华东森林经理;2005年01期

2 常捷,杨洪全;城市生态旅游及其形象策划和产品设计——以濮阳市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3 梁留科;开发河南专题旅游资源初探[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4 李双应,岳书仓;安徽省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策略浅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方克定,黄民智;我国的自然遗迹保护与自然遗迹类保护区的建设[J];环境科学研究;1998年06期

6 方克定,黄民智;自然遗迹类保护区有关分类问题的探讨[J];环境科学研究;1999年03期

7 李强;;登封太后庙断层构造岩带的研究[J];河南地质;1987年01期

8 符光宏;;中国嵩山前寒武纪不整合遗址被列入世界地质(含化石)遗址名录[J];河南地质;1992年03期

9 席运宏;河南省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的进展及问题[J];河南地质;2000年04期

10 朱中道;河南省地质环境现状及特征[J];河南地质;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连勇;;论加拿大国家公园体系中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A];全国第19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韶关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国超;[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道品;生态旅游区绩效评价及模型构建[D];中南林学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长明;喀斯特旅游地的系统定位与开发研究——以贵州为例[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2 高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阳;城市公共设施之旅游线路导引标识系统设计探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学翠;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探析[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3年04期

2 陶奎元,岳文浙,谢家莹,沈加林,王辉,蔡明义;南京六合地质公园综合评价[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3年02期

3 ;关于召开推荐世界地质公园评审会的通知[J];国土资源通讯;2005年19期

4 巨锋;;五代同堂 三大运动——嵩山世界地质公园[J];知识就是力量;2006年04期

5 ;湖北省地质公园标徽正式对外启用[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6年06期

6 于波;;青州市地质公园被正式认定为省级地质公园[J];山东国土资源;2007年Z1期

7 ;前言[J];政协天地;2011年08期

8 赖绍民,郑万模;西南地区地质公园建设和地质遗迹保护发展战略[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年01期

9 柯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公园网络简介[J];化石;2003年02期

10 巨锋;;赤壁丹崖 南园明珠——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J];知识就是力量;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洁;倪昆;李明;;关于我省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建设工作的思考[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2 王明常;邢立新;于小平;潘军;孟涛;李百寿;;多媒体电子地图集在地质公园中的应用[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方世明;李江风;;GIS技术在地质公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技术应用交流会论文文集[C];2004年

4 李江风;方世明;刘建华;;地质遗产保护与开发——以福建深沪湾地质公园为例[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5 朱云峰;祝贺;;SOWT分析法在神灵寨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发展中的应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6 欧阳辉;;从遗址博物馆到世界地质公园——自贡恐龙化石研究与保护[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翟辅东;;南岭国家地质公园群构建探讨[A];飞天山丹霞地貌与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陈安泽;;国家地质公园概论[A];飞天山丹霞地貌与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童潜明;;飞天山地质公园与观光农园相结合构建旅游新模型[A];飞天山丹霞地貌与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陈安泽;;论“四念”是做好地质公园建设的关键[A];全国第19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韶关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2 白照军;[N];河南日报;2004年

3 金世凯 吕道峰 俞巧云;[N];新华日报;2003年

4 顾迅建 丁蔚文;[N];新华日报;2003年

5 记者 武俊鹏 通讯员 王红杰;[N];山西日报;2009年

6 记者 郄建荣;[N];法制日报;2009年

7 本报驻温州记者 林妙静;[N];江南游报;2009年

8 赵志成 张雁林;[N];山西日报;2009年

9 刘瑛 窦烨刚;[N];联合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姜野;[N];朝阳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洋;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特征与旅游资源保护开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2 孙建华;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3 董瑞杰;沙漠旅游资源评价及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陈俭;崇明岛都市型国家地质公园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彭永祥;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彭和求;地质遗迹资源评价与地质公园经济价值评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高燕;生态服务功能导向的滨海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8 杨更;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特征、成因分析及发展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9 张春慧;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价值评估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程驰;广西桂平白石山丹霞地貌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中勘界问题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吴彩云;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测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丹临;国家地质公园运营管理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 陶贵俏;广西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生态景观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5 管慧泉;地质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探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6 丁镭;我国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分布与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7 王海生;基于多中心理论的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冲突与协调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8 张贝;四川省国家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玉乐斯;“关系产权”视角下的国家地质公园的产权及利益格局[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石泉;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资源再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特征与旅游资源保护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0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30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a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