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_03-昆明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

发布时间:2016-10-12 21:14

  本文关键词:昆明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理 >> 03-昆明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


第笳年戳期 2003年1月

JOURNAL 0F SEISM0【DGICAL RESEARCH

删RN兰。,。熏M。淼A。愚眺。H

訾’淼1 J蛐‘t州’

昆明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
姜朝松周瑞琦胡耀雄
(云南省地震局,昆明650041)

摘要根据昆明盆

地耨生代地层分布特征,分析昆明盆地的形成时代。并通过分析昆明盆地的主要断裂及其 活动性、昆明盆地的基底构造.对昆明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认为,昆明盆地的形成时代为上 新世中晚期,中更新世~晚更新世为昆明盆地全盛时期;控制昆明盆地形成与发展的有四组主要活动断裂; 昆明盆地的基底构造表现为“两凹夹一隆”的构造形式。

关键词:断裂构造;基底构造;形成时代;地质特征;昆明盆地 中图分类号:P31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一0666(2003)01—0067—08

0前言
近30年来,由于全球经济高速发展,都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和财富向大中城市集中,严重的地质 灾害(地震、地面沉降、滑坡、沙土液化、地基失效等)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同步快速增长。 仅以地震为例,从1970年云南通海7.7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到199,年日本阪神7.2级地震、 1999年台湾南投7.6级地震,近30年中全球地震死亡人数达到100万人,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美元. 其中城市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占2/3,而经济损失占85%。 现代城市抵御灾害能力的脆弱性、地质灾害的严重性及由此引伸的城市地质环境的研究,越来越受 到人们的高度关注。 昆明市坐落在昆明盆地之中,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高烈度省会城市,是云南省经济、政治、文化中 心。昆明盆地又是位于中国南北构造带南端的一个构造毓地,地质构造复杂。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 持续发展,昆明盆地面临的地质灾害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昆明盆地新生代地层分布、断裂构造、基底构造等,研究了昆明盆 地的地质构造特征。

1昆明盆地的形成时代
昆明盆地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康滇古隆起东缘。盆地基底主要由早古生代地层构成,盆地 边缘则由元古界昆阳群至第三系始新统路美邑组地层组成。盆地西侧安宁地区大片出露震旦系地层,其 上叠置有东西向的晚三叠纪到白垩纪的中生代坳陷,堆积了巨厚层红色食盐地层。盆地北部出露由古生 代地层组成的褶皱构造,褶皱轴向近南北,其上还叠置有同方向的中生代坳陷,上部又被晚新生代地层 所覆盖。盆地东缘出露北东走向的古生代地层,其上叠置有同方向展布的晚三叠世到侏罗纪坳陷。盆地 南缘为晚新生代沉积盖于南北向分布的昆阳群至路美邑组地层之上。盆地内部堆积有数百米厚的晚新生 代松散地层。

收稿日期:2002—07—23 作者简介:姜朝松,男,(1947~).研究员,安徽人.主要从事地震地质及环境地质研究工作

万方数据  

地震研究

26卷

1.1

昆明盆地新生代地层分布特征 昆明盆地内除局部地点有构造残山出露及前新生代地层外,大范围分布的松散沉积层,均为晚新生

代地层。据云南省地矿局1/50000区域地质调查及昆明盆地内数十个揭露到基岩的深钻资料,昆明盆地 内新生代地层分为第三系和第四系①以”。 (1)第三系 盆地内第三系不甚发育,分布零星,主要为陆相沉积。按岩相、沉积建造、生物特征可分为下第三 系山麓、河湖相沉积、上第三系湖沼相沉积,它们不整合于上古生界或中生界之上。 (a)路美邑组(E21) 该组地层出露于宝象河水库及其以北、海口东侧、晋城石碑村等地,厚度28.16~119.38m;可分为 上部砾砂岩段(宝象河水库)、粉砂岩一泥岩段(海口地区),中部砾岩段,下部砾砂岩段。 路美邑组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下部砾砂质沉积,上部粉砂泥质沉积,不具韵律粒序变化,层理不 发育,冲刷面普遍存在,属山麓间歇性河流相沉积。 (b)第三系上新统茨营组(N,c) 为昆明含煤地层之一,是新生代一个重要含煤建造。主要分布在昆明、晋城盆地的凹陷部位及竹园 村一大坡村与龙头街等地,为一套河湖沼泽相沉积。据昆明、呈贡、晋城等地7个钻井资料.其平均厚 度167.22m,最大厚度424.9m,厚度变化极大,严格受沉积时古地貌的影响。该套地层可分为上、下两 部分。 下部:岩性为一套灰、青灰色砾岩、砂砾岩或含砾砂岩、粘土岩组成,岩石松散半胶结状,岩性、 岩相变化不大,厚度稳定。砾石成分多为玄武岩、石灰岩、砂岩等。呈半棱角状,分选差,泥质胶结, 胶结差。砂砾岩的厚度受基底地形起伏的控制,在基底隆起部位一般缺失,超覆明显,沉积环境多变. 有急流河道相、分流河道相、滨湖相,逐渐过渡到含煤沼泽相沉积。 上部:岩性主要为灰、灰白、褐灰色粉砂岩、砂质粘土岩、泥灰岩,间夹多层褐煤及炭质粘土岩。 岩性松散,呈半胶结状。松华坝地区含煤较好,晋城、呈贡等地煤质较劣。据煤层中发现的植物化石及 古地磁测年资料,绝对年龄248~310万年,属上新世晚期。 (2)第四系 第四系主要分布于昆明盆地及边缘山麓地带。总体以碎屑沉积为主,夹有一定有机质,为昆明最后 一个成煤期,与新第三系呈弱不整合一假整合接触。按成因可将第四系划分为湖积、洪积、坡积、残 积、洞穴堆积及其复合类型。由于洞穴堆积主要分布于盆地周围山地且范围有限,下面仅介绍分布于盆 地内部的第四纪地层。 (a)下更新统(Q1) 下更新统包括松花坝组(Q。s)、滇池组(Q1d)。为一套河湖相、沼泽相的灰、灰白色等杂色粘土夹 灰黑色粘土,炭质粘土及褐煤,不整合于上新统茨营组之上。出露于松花坝一龙头街一线以西的下更新 统为冲洪积层,可以由下而上分为三个由粗到细的粒序层。每个粒序层底部均是由灰白色砂砾石组成, 部分由灰白色细砂、粉砂组成,夹少量细砾石。其中冲刷面、大型槽状交错层相当发育。上部以灰白、 灰色粘土为主.属湖岸坡带的冲洪积相沉积。 下更新统湖积层分布于龙头街一羊方凹一带,并见于盆地内深钻之中,为一套河湖沼泽相杂色粘 土、粉砂粘土夹灰黑色粘土、炭质粘土及褐煤,含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古地磁年龄距今73~248万年。 (b)中更新统(Q2)

①云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凋查大队l/50000地质图(昆明市幅)i兑州书1987 ②云南省地质矿产局 l/50000地质图(观音山幅、晋’j+县幅)I兑叫书
1989

@厶南省地质舒产局1/50000地质图(大板桥幅、呈贡县幅)说明朽1990

万方数据  

26卷

姜朝松等:昆明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

中更新统中营组(Q2z)分布于滇池北、晋城五里铺及滇池东岸盆地边缘一带。盆地边缘一带中更
新统地层以冲积、冲洪积为主,盆地内(据钻孔揭露)以湖相沉积为主。 冲积层:总体以杂色砾石层和黄、灰白色砂质粘土、粘土组成。可见三个由粗到细的韵律层,下部 无分选、磨圆度差、上部略有分选、磨圆度较好,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 洪积层:以含砾粘土、粗砂、粉砂、粘土相间出现,不具有成层性,冲刷面普遍存在,砾石层中具 急流型大型交错层。 湖积层:以含炭砂质粘土、褐灰色块状粘土夹硅藻土和粉砂互层。 据动植物化石和古地磁测定,中营组距今18~73万年。 (c)上更新统(仉) 上更新统官渡组(Q39)出露于滇池北、滇池东岸海拔1880~1900m的坝区,为河湖相、岸滩、三 角洲相沉积。据钻孔资料,,厚度大于78.2m。岩性上部为灰、褐灰色砾石层夹含砾砂岩,含螺壳碎片。 中下部为灰绿色、暗灰色细砂、粉砂夹褐色粘土,含菱化石及植物残迹,“c年龄为1.2。1.8万年。 (d)全新系统(Q4): 全新统海坝组(Q4h)分布于1880m以下的坝区及滇池水域,为一套正在沉积的湖沼相沉积。岩性 为浅绿、灰黑色细至粉砂、粘土夹黑褐色炭质粘土、淤泥及草煤,含螺蚌化石。本组底界”c年龄距今 约1.2万年。 昆明盆地新生代地层分布见图1,第四纪地层划分和对比见表l,部分”c年代测定结果见表2。
表l
地层划分
/Ma

昆明盆地第四纪地层划分和对比表
时代 分组名称(代号) 冲积一湖积区 深度/m 极性地层剖面

冲鬻称洞穴堆积

新生代基岩

万方数据  

70

地震研究

26卷

1.2昆明盆地的形成时代 从盆地周围地层分布可以看出,自晚三叠世到晚新生代七新世以前,该区主要为剥蚀区,大约到中 新世晚期,昆明地区被夷平,成为云南原始高原面 的组成部分之一。另据昆明盆地内部新生代地层的 情况可以看出,下第三系系(岛)路美色组仅分布 于盆地南部海口及晋城等地,属山麓间歇性河流沉 积。上第三系(N,)由急流河道相、分流河道、滨 湖相逐渐过渡到含煤沼泽相沉积。第四系下更新统 (Q,)以~套河湖相、沼泽相沉积为主。中更新统 (Q2)以~套河湖相、冲积相及洪积相为主。上更新 统(Q,)以河湖相、三角洲相为主。可以认为,上 新世中晚期由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碰撞作用, 青藏高原强烈抬升+导致云南主要断裂复活,沿断 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差异升降运动和水平方向的位 移,使云南高原面发生解体。上新世中晚期昆明盆 地开始形成,到第四纪中更新世(Q2)一晚更新世 (Q,)期间昆明湖盆达到全盛时期。

昆明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
云南省物探队于20世纪60年代曾对昆明盆地进 行过重力和磁法勘探,原煤炭部湖南地矿队80年代 进行了盆地的地震勘探。80~90年代云南省地矿局 在昆明地区开展了五万分之一的地质填图,并经深 钻揭露,表明昆明盐地是由多断裂控制的复式地堑 盆地。
2 1

昆明盆地主要断裂及其活动 昆明地区以南北向构造为主,普渡河一西山断

裂控制西缘,白邑一横冲断裂位于盆地的东缘,其 间发育普吉一韩家村断裂、蛇山断裂、黑龙潭一官 渡断裂,另外北东向大春河一一朵云断裂展布于盆 地的南东缘(网2)。

目基岩 固下簟三秉 田上第三秉上-i麓 [j互]莘要磊差、团簟口蕞眭E新统囤簟日暴圭撕链
图l

1..............】L.......一

昆明盆地新生代地层分布图

万方数据  

26卷

姜朝松等:昆明盆地的地质掏造特征

7l

(1)普渡河一西山断裂(n) 普渡河一西III断裂是昆明盆地西缘最重要的 控制性断裂。由沙朗向南自乌龟山东侧进入昆明 盆地,经海源寺、马街镇西侧到西山脚下,再向 南基本没于第四系及滇池水域之下。断面呈疏缓 波状,断裂面季向上呈阶梯状,破碎带宽达数百 米。据物探资料,断裂深度达25km以上。断裂 是由多条断层构成的断裂带,从破碎带中具压性 特征的构造岩和张性结构面共存的现象来看,该 断裂是一条经多期压、张转化的构造。据研究… 该断裂新生代以来,水平运动表现为左旋扭动。 垂直运动表现为西盘E升,东盘下降。平均水平 运动速度为0 9—2.0?,m∥a,垂直位错速率为
O.35—0.47111rr∥a。

(2)黑龙潭一官渡断裂(F4) 黑龙潭一官渡断裂又名双桥断裂,走向南 北,北起于嵩明县阿子营之西,向南经大哨、小 哨、黑龙潭进入昆明盆地。地表出露长度达20 多千米余,沿断层线性谷发育,整条断层上背斜 构造被错开,其左旋错距达1.3km…。另外,沿 断层发育的河流被错开,其中石关附近的一条小 河左旋错距约1000m。大哨、小哨一带断层露头 显示晚更新世地层有明显变形。 (3)白邑一横冲断裂(R) 白邑一横冲断裂北起白邑,经前卫屯、果林 水库,向南延至呈贡东南附近。

团"_田±-=i口T,=l团÷±_ 田±古£界团T☆±鼻口舱_[刁±叠_-置-?
图2

昆明地区地质构造简图

北段(铜牛寺水库以北):呈舒缓波状延伸,连续性较好,地貌上反映为一系列小河谷,第四系山 间盆地;沿走向表现有众多的断层分支复合,形成一系列断层挟持的透镜体,如乌龙和鬼门关断层透镜

体.沿走向长2.5~10‰、宽l~4km。中段(铜牛寺水库一果林水库问):下盘发育一系列与主干断裂
平行的次级断层,形成较宽的由数条断层组成的断层带。南段:多为第四系掩盖,但在卫晕TM片已有 明显的影像显示,山区与坝区分界直线状南北向排列,地表常见有上升泉出露。断裂沿线水系位错显 示,断层具左旋扭动特征,断距各段不同,其中北段水平断距达2000n-,中段为300m;垂直位错为东艋 抬升,西盘下降。 (4)大春河~一朵云断裂(F^) 大春河一一朵云断裂展布于昆明盆地东南晋城一呈贡以东的盆地边缘,南起大春河水库,向北东经 龙泽山、大青石岩水库、一朵云到小寨村北东。 断裂沿线有明显的地貌显示,表现为北东向延伸的线状沟谷及小盆地等。构造岩发育,一般宽5~ 10m,以碎裂岩为主,其中还有挤压透镜体,靠近主断面发育有厚度不等的断层泥,表明断裂具有!E性 特征。 另外,在昆明盆地北部分别于蛇山东西两侧发育普吉一韩家村断裂(F2)和蛇山断裂(R),断裂 走向均为南北向,长度在20km左右。 各断裂的活动时代根据两个途径进行研究,一足依据“c年龄测定、孢粉分析结果确定被断错地层

万方数据  

1,

地震研究

26卷

的时代,从而推断断层的活动时代;二是根据断层泥中石英颗粒形貌结构的电镜扫描分析方法进行研 究,结果见表3。
裹3

昆明地区主要断裂活动时代



剖面龃
普渡河大桥 昆明北花箐 昆明厂口太平哨 昆明厂口母格村

研究方法 断层新活动时代 地层对比 一级阶地未变形 二级阶地未变形
t4c

孢粉分析

断层泥 中更新世~晚更新世

蛊吞蒸鐾
早更新世

普渡河一西山 断裂(Ft)

滇池西缘古莲村鼍募2;葬爹
款庄、斑鸠箐 大普吉水节箐 海口水泥厂 中更新世 早更新世 中更新世 中更新世 早一中更新世

表磊荦量翳
巢活;荔高以

玉溪刺桐关篮li;i巍 玉溪陈井 盂委蘸蔓

美帮 静翌秽 兰嚣
惝矍l竺绷梆
晋宁中和铺

= =

恒袱

篮毓

翼一 瓣一
鲎塾熟更层酉壁世聊

~柜~型
_!耋! 觥
境更新世

墨瓣 袱垂瓣撕

从表3可以看出,昆明地区主要断裂的活动时代大都在第四纪中更新世,其中普渡河一西山断裂、 黑龙潭一官渡断裂、白邑一横冲断裂的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大春河断裂在晚更新世有活动显示。 2.2昆明盆地基底构造 据云南省物探队和原煤炭部湖南地震队所完成的昆明盆地磁法勘探和地震测深资料及云南省地矿局 钻探资料,昆明盆地基底构造为多组斜滑断层形成的复式地堑盘地,横向上呈现“两凹夹一隆”的构造 格局。 (1)龙头街一九甲一晋宁凹陷带 位于昆明盆地东缘龙头街、小坝、六甲、九甲、宝丰村、晋宁一带,长约60kIn,宽4—10l【lll,呈南 北向.北北东向展布,自北而南由龙头街、九甲、文家河、晋宁四个次级凹陷组成,基岩埋深分别为 600m以上、800m以上、200m以上和400m左右(图3)。相邻两个次级凹陷之间基底相对隆起,基岩埋 深小于200m。凹陷受蛇山断裂和黑龙潭一官渡断裂所控制,为一条地堑式凹陷带,最大凹陷幅度为
800m。

(2)昆明一洪家村隆起区 位于昆明盆地北部。夹于两个地堑式凹陷带之间,沿北北东方向展布,北高南低。呈鼻状向盆地内 延伸,北部圆通山、五华山一带基岩出露,往南至海子村一带基岩埋深也有200—300m(图3)。西边受 普吉一韩家村断裂、蛇山断裂控制,东边受黑龙潭~官渡断裂控制,为一地垒式隆起。 (3)普吉一韩家村凹陷带

位于昆明盆地西缘大普吉、新发村、梁家河、韩家村一带,长20l【rIl,宽3—6h,南北向展布。由
两个次级凹陷组成,北面的普吉凹陷基岩埋深400m,南面的韩家村最大坳陷1000m。两凹陷之间为六和

万方数据  

26卷

姜朝松等:昆明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

73

村相对隆起,基岩埋深100m(图3)。 该凹陷带西边受普渡河一西山断裂控 制,东边受普吉一韩家村断裂控制。

3结论
(1)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本文研 究了昆明盆地新生代地层分布特征, 并结合”c等年龄测定结果,对盆地 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划分对比,认为昆 明盆地形成时代为上新世中晚期,第 四纪中更新世一晚更新世期间昆明盆 地达到全盛时期。 (2)根据14c年龄测定、孢粉分 析结果及断层泥中石英颗粒形貌结构 的电镜扫描分析结果,研究了控制昆 明盆地形成发展过程的四组主要断裂 最新活动时代、活动方式及活动程 度。其中,普渡河一西山断裂主要活 动时代在第四纪一}-更新世,三万年以 来活动性逐渐减弱,活动方式水平方 向表现为左旋运动,垂直方向表现为 西盘抬升、东盘下降。水平运动速率 为O.9—2.0Ⅱ?rn/a,垂直运动速率为 O.35~o.47mrn/a。黑龙潭一官渡断裂 主要活动时期为中更新世,水平活动 表现为左旋扭动,最大水平错距达 1.34km。白邑一横冲断裂主要活动时 代亦为中更新世,水平运动为左旋扭 动,北段水平错距达2000m,垂直运 动为东盘抬升,西盘下降。大春河一 一朵云断裂活动时代为第四纪中更新 世,晚更新世仍有活动显示,断裂具有压性特征。 (3)昆明盆地基底构造横向表现为“两凹夹一隆”的构造形式,其中普吉一韩家村凹陷最大坳陷幅 度为1000m,龙头街一九甲一晋宁凹陷带最大坳陷幅度为800m。 参考文献
[1]姜朝松,邵德晟.樊友民等昆明市地面沉降[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 [2]刘宝群昆明盆地晚新生代地质与沉积演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3]罗建材昆明沉积盆地的沉积演化与能源矿产的关系[J]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勘察所所刊,1990(12) [4]罗建宁.肖水林昆明盆地盘龙江i角洲平原至滇池湖压第四纪沉积相的研究[J]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勘察所所刊.1984

图3

昆明盆地基底埋藏等深线图

万方数据  

74

地震研究

26卷

F龃tIll瑚of G∞lo画cal St瑚ctllre矗Dr K岫mjng B嬲in

(&洳d删舶,删矿yu—n咖,缸㈣w
Abstmn

Ji8ng

Ch删g

Zhou Ruiqi

Hu Y atJxiong
650041)

Based彻the distdbution

htIIres

0f

Cerl啪ic

em

s妇Ia

in

Ku枷ng

Ku加正ng

B嬲in,“has粕al”ed‰for“ng
pape。pe面Hned
KuI】llling Basin
studies
was

times

0f

Basin.111rUu曲粕alyzing mjor
in

faults髓d activit妇蚰dbase
t|le

109ical stmctud

f幽res K删ng B鹊in.11le螂ults show£}lat
Ku州ngB船in
Between Tw0 C佣caves.

stmct呲,tIle

t0聊.

f0咖吨titlles of

mid—later

pe五0d of Pliocene,卸dtlle VigordLlst证le of

wasIllid—P1eistooene.1ater—PIeistocene.There aref曲r
structure

gmups of日ctiVe f眦hs contmⅡiIlg the foⅡIling and developⅡ坨nt of Kurm_lir唱B船in.The base

is积呻sed曲Upl瓶ng salldwiched

of KuIlIlling Basin

Key啪rds:K哪ing b够in,F乱lt s咖ctu他,base strLlcture,f0咖ing tirnes,酬。西【柚stIuctural

fea【ure

万方数据  

昆明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姜朝松, 周瑞琦, 胡耀雄 云南省地震局,昆明,650041 地震研究 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 2003,26(1) 15次

参考文献(4条) 1.姜朝松;邵德晟;樊友民 昆明市地面沉降 1999 2.刘宝群 昆明盆地晚新生代地质与沉积演化 1990 3.罗建材 昆明沉积盆地的沉积演化与能源矿产的关系 1990(12) 4.罗建宁;肖永林 昆明盆地盘龙江三角洲平原至滇池湖区第四纪沉积相的研究 1984

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 1. 郑茂坤 我国南方晚期智人遗址的铀系年代研究——以广西柳江咁前洞、云南呈贡龙潭山1号洞为例[学位论文 ]2005 2. 李波.韩润生.邹海俊.吴鹏.王雷.刁理品 云南巧家松梁铅锌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期刊论文]-云南地质 2006,25(4) 3. 袁丽华 清代昆明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学位论文]2005 4. 涂良军.TU Liang-jun "昆明"得名来源考[期刊论文]-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6) 5. 徐恒.李元.张苗红.王广辉.XU Heng.LI Yuan.ZHANG Miao-hong.WANG Guang-hui 兰坪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期 刊论文]-矿业工程2007,5(5) 6. 俞维贤.谢英情.张建国.杨继武 昆明盆地周边地区主要断裂活动时代研究[期刊论文]-地震研究2004,27(4) 7. 郭永海.王驹.刘淑芬.王志明.周佳.宗自华.GUO Yong-hai.WANG Ju.LIU Shu-fen.WANG Zhi-ming.ZHOU Jia. ZONG Zi-hua 高放废物处置库野马泉预选场址地下水放射性同位素特征[期刊论文]-原子能科学技术2008,42(z1) 8. 夏既胜.付黎涅.刘本玉.谈树成.易琦.王筱春.赵筱青.XIA Jis-heng.FU Li-nie.LIU Ben-yu.TAN Shu-cheng. YI Qi.WANG Xiao-chun.ZHAO Xiao-qing 基于GIS的昆明城市发展地质环境承载力分析[期刊论文]-地球与环境 2008,36(2) 9. 李波.韩润生.钟康惠.顾晓春.张羽洋 巧家松梁铅锌矿床1260中段构造地球化学异常[会议论文]-2008

引证文献(15条) 1.刘亢.曲国胜.宁宝坤.玄月.张涛.李迎家 坡度分析在昆明盆地断层分段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2(4) 2.刘娜.张建国.毛燕.楚亮.郭若谨 活断层数据库在昆明市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地震研究 2009(z1) 3.荆振杰.杜义.谢富仁 昆明周边地区活动断层滑动与现代构造应力场[期刊论文]-地震学报 2008(3) 4.张冬丽.徐锡伟.赵伯明.陈桂华.解廷伟 强地面运动数值模拟中三维物理模型的建立方法——以昆明盆地为例[期 刊论文]-地震学报 2007(2) 5.姜朝松.周瑞琦.王绍晋 昆明盆地形成模式及其演化[期刊论文]-地震研究 2003(2) 6.杜义.荆振杰.谢富仁 昆明盆地及周边地区第四纪构造应力场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地震 2009(1) 7.Du Yi.Jing Zhenjie.Xie Furen The Quaternary Tectonic Stress Field of the Kunming Basi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期刊论文]-中国地震研究(英文版) 2010(1) 8.解丽.虎雄林.郭若瑾 昆明盆地基底断裂地震勘探测线设计及施工参数试验分析[期刊论文]-地震研究 2009(1) 9.ZOU Ran.FAN Jianhua.CHEN Jianping.XIAO Yunhua Suitability planning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exploiting based on extenics of Kunming City[期刊论文]-世界地质(英文版) 2012(4) 10.夏既胜.付黎涅.刘本玉.谈树成.易琦.王筱春.赵筱青 基于GIS的昆明城市发展地质环境承载力分析[期刊论文]地球与环境 2008(2) 11.杨玉芳 利用综合勘探探讨昆明盆地晚第四纪构造演化[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2.LIU Lei.FAN Jianhua.CHEN Jianping Research on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for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Kunming[期刊论文]-世界地质(英文版) 2012(3) 13.许哲平.陈建强.肖景义.刘军.迟文学 三维可视化钻孔管理系统——以昆明盆地第四系钻孔为例[期刊论文]-地 质与勘探 2008(2) 14.吕利军.王嘉学.肖波.袁花 典型旅游城市环境脆弱度评价与分析——以昆明市主城区为例[期刊论文]-山西师范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3) 15.黄润秋.徐则民 西南典型城市环境地质问题与城市规划[期刊论文]-中国地质 2007(5)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词:昆明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8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38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d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