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三维激光虚拟现实技术和GIS在城市震害信息中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2 07:21

  本文关键词:祁连山柴木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区工程地质特征及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方工业大学》 2012年

三维激光虚拟现实技术和GIS在城市震害信息中的研究

吴依琴  

【摘要】:我国是地震频发、震灾严重的国家,具有地震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等特点,20世纪以来,我国死于地震人数占总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50%以上,“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爆发再次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建设造成了重大的破坏和严重的影响。目前,我国在地震震害信息化方面尚无成熟的体系。而建立健全、完善、精干、高效的地震震害信息系统能极大提高我国对地震的预测、预警、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要不断引进其他学科的新技术、新方法来保证地震震害信息系统的科学性、合理性。 大地震发生后,快速获取灾情信息对减灾有重要意义。近年来,GIS技术和三维激光虚拟现实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实现这二目的提供了技术手段。 本文利用三维激光虚拟现实技术优势对汶川什邡地震遗址区虚拟重建进行了应用研究。对震后不规则建筑物、构筑物、附属物点云数据的分块拼接、处理以及三维模型的虚拟重现进行了技术探讨和实践,并结合G1S技术,采用组件式(COM)二次开发方式,以Visual Studio2008为开发平台建立了地震震害信息系统。通过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 1)采用了Faro Focus3D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汶川什邡穿心店地震工业遗址区进行了全面的扫描,并利用点云数据处理软件Cyclone对具有三维影像的点云数据进行了数量优化、编辑、拼接、空间量测、配准等操作,完成了所有相关建筑物及构筑物、附属物(共138个单体)的成模及纹理配准工作。最后在系统里虚拟显示。 2)对地震震害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库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地震震害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功能。 3)进行了地震震害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基于GIS的技术方法,开发了基础地理信息可视化的地震震害信息系统,并以一实际污水池的安评工作为例进行可靠性验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315.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江;李夕兵;高科;;突变级数法在采空区塌陷预测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年06期

2 高科;李夕兵;宫凤强;;基于突变级数法的边坡地震稳定性综合评价[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3 郑明新,王恭先,王兰生;分形理论在滑坡预报中的应用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8年02期

4 何锋,胡志军,吴树仁;黄土坡滑坡变形的灰色预测模型[J];地质力学学报;2004年01期

5 董秀军;黄润秋;;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在汶川地震后都汶公路快速抢通中的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6期

6 冯明权;;关于赤平投影计算机求解法的研究[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9年05期

7 陈永钢,唐正辉,刘文剑;赤平投影操作自动化初探[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5年01期

8 臧克;;基于Riegl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数据的初步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9 赵源;;基于突变理论的灾级评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刘荣高,李春来,刘建军,周立星;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贵州省镇兴公路地质背景评价[J];遥感信息;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明;张向前;邹德龙;徐继勇;张玉敏;郑海芸;;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灾后重建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2分会场-测绘服务灾害与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贺龙鹏;西安市地震地质灾害区划与可视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刘力铖;基于混合结构的泰山地质公园旅游GIS设计与实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3 郭瑞;基于ArcEngine的城市规划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实现[D];中南大学;2008年

4 吴允涛;基于GIS的工程地质评价信息系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苗雨;基于GIS和Logistic模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志军;;库岸公路岩石边坡极限破坏角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年03期

2 尹土兵;李夕兵;周子龙;洪亮;叶洲元;;粉砂岩高温后动态力学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3 徐栓强;侯卫;;考虑岩体中间主应力效应的竖井稳定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4 王家海;任佳;张顺斌;易鹏莹;;利用地下水水位对滑坡预警的分析及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5 张波;盛煜;陈继;李静;;祁连山柴木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区工程地质特征及评价[J];冰川冻土;2011年02期

6 张会霞;陈宜金;刘国波;;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校园建筑物建模研究[J];测绘工程;2010年01期

7 刘兴权;阎曼;杨厚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溶洞探测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10年05期

8 陈国栋;余轮;;虚拟现实技术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科学;2009年02期

9 赵俊兰;赵洪岩;;GIS在矿山开采边坡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科学;2009年S1期

10 盛业华;张凯;张卡;;多站拼接后三维激光扫描点云的消冗处理[J];测绘通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一平;林卓英;孟祥琦;;岩石抗切强度测试方法研究[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代志宏;吴恒;张信贵;刘豫黔;韩建忠;;土体中附加应力的混沌演化特征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王文学;翟守俊;;水泥注浆与化学注浆加固破碎岩石对比试验[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唐琮沅;张明玉;;面向机场的我国航空物流企业发展战略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李国富;李珠;戴铁丁;;QSX注浆材料及控制技术的研究应用[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6 邵珠山;宋林;;节理处爆炸波的能量衰减规律研究[A];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之葵;梁金城;;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田干;;煤层底板导高带“三带”划分理论研究[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9 陈列;王东发;潘劲松;张子涵;韦方强;;浙江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模型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10 路新景;陈德基;刘汉东;李金都;马国彦;濮声荣;孙志锋;刘豪杰;王宝成;郭玉松;姜彤;;水利工程勘测学科发展[A];水利学科发展报告:2007—2008[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猛;煤矿深部开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试验研究及其控制技术[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冯其强;数字工业摄影测量技术研究与实践[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3 康富中;深埋超大规模地下铁路车站结构方案及关键支护参数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牛全福;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柳群义;红层路堑边坡稳定性与防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徐兴华;公路边坡信息综合管理与安全评判决策[D];浙江大学;2011年

7 陆仁强;城市供水系统脆弱性分析及风险评价系统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王正帅;老采空区残余沉降非线性预测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刘之葵;岩溶区溶洞及土洞对建筑地基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10 梁军林;水泥混凝土路面断裂破坏机理及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银银;隧道围岩应力与位移数值模拟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于虎;基于LMS的数字煤场系统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美政;复合结构柔性反底拱应用于软岩峒室稳定性控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小庆;农村国土调查信息提取及信息管理系统研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胡坚;永平铜矿排土场安全稳定性分析[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佳宝;铁路隧道结构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赵海波;基于GIS的城市气象监测要素插值分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唐宾徽;广播电视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红晓;峨眉山玄武岩大规模高速远程崩滑流事件多因素复合约束机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葛华;澜沧老厂铅矿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振宇,娄径,马众模,耿冬木;基于WebGIS的空间数据库的建立[J];安徽地质;2002年01期

2 徐振宇;地理空间元数据库的研究与实现[J];安徽地质;2002年02期

3 刘涌梅;MapObjects——灵活的GIS开发工具[J];安徽地质;2002年03期

4 宋其友;第 三 讲GIS及其现状分析[J];北京测绘;1995年03期

5 朱光,周春发;信息化与基于GIS的城市规划[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6 吴彩燕;乔建平;;基于GIS与信息量模型的地层因素对三峡库区滑坡发育的影响关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7 李雪平,唐辉明;基于GIS的分组数据Logistic模型在斜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03期

8 阮沈勇,黄润秋;基于GIS的信息量法模型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梁春花,孙召增,郝润华,付俭;数字昌平信息共享平台应用模型研究[J];测绘工程;2004年04期

10 宋杨,万幼川,陈鹏;基于ArcIMS的WebGIS在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蓉;陆锋;陈荣国;;基于对象关系数据模型的海量矢量数据空间叠加方案的探讨[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赵翠杰;彭玉青;林涛;;电子政务中动态工作流的应用研究[A];2006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一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熊进;牛瑞贤;张鹏飞;;基于Struts2+Spirng+Hibernate+Ajax框架的电子政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聂永庆;;构建电子化政府 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A];决策科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曾珍香;罗朝芳;岑玢;;知识管理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砚;地图制图与空间数据生产一体化理论和技术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2年

2 刘涌江;大型高速岩质滑坡流体化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3 余晓红;建设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质量控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4 张锦;多分辨率空间数据模型理论与实现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5 蒋海琴;南京“数字房产”空间数据整合的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程锋;基于GIS与决策模型整合的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系统[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7 刘益军;三峡库区坡地森林理水调洪功能研究与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8 韩琼;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9 李素清;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10 吴金华;空间数据仓库的元数据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亚生;中国典型黄土动力特性及其参数的试验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2 史川军;面向对象的软件需求工程及其在MIS系统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3 缪卫东;西安市白鹿塬边滑坡成因及空时分布预测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李博;地质灾害勘察综合地球物理信息管理与解释系统[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5 李贤林;基于GIS技术的云南省道路灾害防治信息系统[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6 王明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森林火灾扑救辅助决策系统建设[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7 高永强;SeiWebGIS系统的研究和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8 马国斌;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叶金玉;基于GIS的闽江流域洪灾风险分析与区划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陈素珊;基于GPS的农田信息采集技术及提高使用精度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玉胜,吴红岩,赵文芳;基于GIS的青海省海西州震害信息管理系统研建[J];西北地震学报;2004年01期

2 孙希华;基于遥感和GIS的山东山丘区土壤侵蚀调查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3 徐杨,周年生;天津市水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J];海洋测绘;2002年01期

4 肖霞云,萧家仪,张瑞虎,郭平;GIS支持的孢粉信息管理系统[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5 王宝军,周汇光,孙伟晔,蔡奕,邵莉;滞洪区安全滞洪GIS管理剖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年04期

6 高心丹,罗嗣卿,吴雷;基于GIS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系统的研究及设计[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7 严加永,吕庆田,赵金花;北京市土壤污染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地球学报;2004年03期

8 谢礼立,陶夏新,左惠强;基于GIS和AI的地震灾害危险性分析与信息系统[J];自然灾害学报;1995年S1期

9 刘志祥;GIS应用于管线管理信息系统[J];北京测绘;1998年01期

10 单新建,韩京,吴晓玲,杨成荣,缑兰兰;基于GIS的测震编目工作系统[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婷;张书亮;;丽水市GIS供水管网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地理信息与物联网论坛暨江苏省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柳林;李万武;卢秀山;;GIS三维动态符号库的研究与实现[A];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庄学强;李品芳;;基于GIS的海运液化气泄漏事故应急信息系统[A];2010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邢怀学;葛伟亚;董志高;田福金;;基于GIS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以福州市为例[A];“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专辑[C];2010年

5 薛正哲;马强;;基于GIS的煤矿测绘管理信息系统研究[A];安全高效矿井机电装备及信息化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6 罗芳;安廷波;;基于组件技术进行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开发[A];广东省测绘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7 余昊;吕文彦;吕婷;王吉田;秦雪峰;王国昌;王刘豪;王运兵;;基于GIS的河南蝗虫监测预警系统的研制[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8 曾涛;何玉良;钟江文;;基于多GIS平台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案——以栾川钼钨矿评价为例[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1年卷(下册)[C];2011年

9 钱云飞;;基于ArcEngine的基础GIS数据符号化与显示[A];地理信息与物联网论坛暨江苏省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谢储晖;;面向对象的GIS数据模型与实现[A];数据库研究与进展95——第十三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英;[N];光明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杨黎明 卢伟萍;[N];中国气象报;2010年

3 记者 李大庆;[N];科技日报;2010年

4 刘建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娟;[N];中国计算机报;2011年

6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王亮;[N];中国文物报;2008年

7 记者 刘修兵;[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立实;[N];中国测绘报;2009年

9 李响;[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巍巍;[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月娥;基于GIS技术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2 杨同辉;宁波市新农村GIS开发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春;基于VR/GIS一体化城市微观交通虚拟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付博;基于GIS和遥感的长春市宜居性环境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马海民;基于面向对象的高速铁路网络资源时空GIS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09年

6 李伟;GIS内多绝缘缺陷产生混合局部放电信号的分离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杜君;基于GIS的我国小麦施肥指标体系的构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8 卢斌(王莹);基于格网GIS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虞汉华;基于GIS的城市重大危险源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10 朱惇;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的区域土壤侵蚀评价与时空变化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基于分布式存储的移动GIS技术与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2 黄仪;基于GIS的宝安区收地拆迁管理信息系统研发[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3 詹伟;基于GIS技术的县级国土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曾春阳;基于GIS的小班立地因子提取与立地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5 蒋熠;基于GIS的“数字园林”系统设计与实现[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6 阚龙攀;GIS技术在林业制图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7 张培斯;城市排水管网GI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淼;基于GIS的军用通信网管线资源管理与决策系统设计及实现[D];东北大学;2008年

9 曾爽;H市数字城管GIS平台升级探索[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伟;基于GIS平台的渤海湾水质指标分析模型[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祁连山柴木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区工程地质特征及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5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85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5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