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铜陵新桥矿田褐铁矿纳米矿物学及地球化学

发布时间:2017-03-30 09:05

  本文关键词:铜陵新桥矿田褐铁矿纳米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桥矿田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是以铁硫金为主的大型矿田。该矿田广泛分布有褐铁矿资源,主要呈似层状分布于多金属硫化物矿体上部及栖霞组底部菱铁矿层顶部。一直以来,褐铁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铁帽金方面,对不含金的褐铁矿缺乏研究,因此,本文对该矿田广泛出现的褐铁矿开展系统研究,从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对比分析不同类型褐铁矿的差异,确定褐铁矿的形成过程。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桥褐铁矿主要有两种类型,即黄铁矿风化型(Ⅰ型)和菱铁矿风化型(Ⅱ型)。Ⅰ型褐铁矿主要由针铁矿、石英、赤铁矿,少量黄铁矿、磁铁矿组成;针铁矿呈针状,长100-200nm,具有较大的长度/半径比值,石英多为纳米级粉末状;全铁含量较高,Si02含量较低,富集Cu、As,在As-Cu等相关图解上分布更为集中,更趋近于黄铁矿分布区。Ⅱ型褐铁矿主要由针铁矿、石英、软锰矿、赤铁矿、伊利石,少量菱铁矿组成;针铁矿呈短针状体,长20-60nnm,长度/半径比值较小,石英粒径3-10μm,软锰矿呈板状、短柱状,赤铁矿呈纳米级粉末状;全铁含量较低,SiO2,K20含量较高,更加富集Mn、Zn,在As-Mn等相关图解上分布更分散,更接近于菱铁矿分布区。比较而言,Ⅱ型褐铁矿重金属含量低更适合于纳米矿物环境材料开发,Ⅰ型褐铁矿因砷等元素含量高,可能受到限制。研究结果深化了对新桥褐铁矿资源的认识,为铜陵矿集区内褐铁矿纳米矿物资源的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新桥矿田 褐铁矿 成因类型 黄铁矿 菱铁矿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31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5
  • 第一章 绪论15-22
  • 1.1 研究现状15-19
  • 1.1.1 铜陵矿集区研究现状15
  • 1.1.2 铜陵矿集区铁帽金研究现状15-18
  • 1.1.3 褐铁矿研究现状18-19
  • 1.1.4 新桥铜金硫矿床研究现状19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19-20
  • 1.3 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量20-22
  • 1.3.1 研究内容20
  • 1.3.2 论文工作量20-22
  • 第二章 区域地质22-28
  • 2.1 区域地层22-25
  • 2.2 区域构造25-27
  • 2.3 区域岩浆岩27-28
  • 第三章 矿床地质28-37
  • 3.1 地层28
  • 3.2 构造28-30
  • 3.2.1 褶皱29
  • 3.2.2 断裂29-30
  • 3.3 岩浆岩30
  • 3.4 原生黄铁矿、菱铁矿矿体特征30-32
  • 3.4.1 矿体特征30-31
  • 3.4.2 矿石特征31-32
  • 3.5 褐铁矿矿体特征32-37
  • 3.5.1 矿体特征32-34
  • 3.5.2 矿石特征34-37
  • 第四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37-41
  • 4.1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37
  • 4.1.1 样品的采集37
  • 4.1.2 样品的制备37
  • 4.1.3 样品的分析37
  •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37
  • 4.3 分析方法37-41
  • 4.3.1 XRD37-38
  • 4.3.2 SEM38
  • 4.3.3 TEM38
  • 4.3.4 XRF38-39
  • 4.3.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39
  • 4.3.6 原子荧光光度计39-40
  • 4.3.7 酸不溶物分析40-41
  • 第五章 褐铁矿矿物学特征41-51
  • 5.1 褐铁矿分析41-46
  • 5.1.1 XRD41-43
  • 5.1.2 SEM43-45
  • 5.1.3 TEM45-46
  • 5.2 酸不溶物相分析46-49
  • 5.2.1 酸不溶物含量46-47
  • 5.2.2 XRD47-48
  • 5.2.3 SEM48-49
  • 5.3 褐铁矿矿物组成49-51
  • 第六章 褐铁矿地球化学特征51-66
  • 6.1 主量元素51-57
  • 6.2 微量元素57-63
  • 6.3 风化过程元素迁移63-66
  • 第七章 褐铁矿形成过程及意义66-70
  • 7.1 形成过程及机制66-68
  • 7.2 地质意义68-69
  • 7.3 环境材料应用的意义69-70
  • 第八章 结论70-72
  • 参考文献72-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玉明;杨得光;罗琛;;在找矿中不可忽视的褐铁矿化[J];吉林地质;2010年03期

2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地质找矿获突破[J];中国矿山工程;2013年01期

3 张志;胡祥昭;郭e

本文编号:276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6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b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