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北秦岭太白花岗岩岩体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发布时间:2017-04-17 05:16

  本文关键词:北秦岭太白花岗岩岩体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对太白岩体花岗岩野外特征、岩石学、锆石U-Pb及主微量地球化学研究,并综合分析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特征,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北秦岭太白岩体北部五里峡的花岗岩形成时间为419.3±6.5Ma(MSWD=4.5),属于早古生代志留纪。(2)五里峡花岗岩和红崖河花岗岩属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具I型花岗岩的特征,相对富集富集LILE,亏损HFSE,低的铕正负异常,及高Sr和低Y等特点;下板寺花岗岩属钾玄岩-高钾钙碱性系列,具A型花岗岩的特征,相对富集LILE,亏损HFSE,中等程度的铕负异常。(3)北秦岭太白岩体北部五里峡花岗岩是岛弧构造环境;南部的红崖河花岗岩是同碰撞-后碰撞构造环境;北部的下板寺花岗岩属于板内构造环境。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 北秦岭 太白岩体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588.1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7
  • 1.1 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9-12
  • 1.2 商丹断裂带12-13
  • 1.3 秦岭花岗岩13-14
  • 1.4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14-16
  • 1.5 主要的工作量16-17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17-20
  • 2.1 区域地层17-18
  • 2.2 太白岩体18-20
  • 第三章 样品和分析方法20-24
  • 3.1 样品20-21
  • 3.2 分析方法21-24
  • 3.2.1 样品前制备21-22
  • 3.2.2 锆石原位U-Pb分析22
  • 3.2.3 主量元素测试22
  • 3.2.4 微量元素测试22-24
  • 第四章 LA-ICP-MS锆石U-Pb年龄24-27
  • 4.1 锆石CL图像24
  • 4.2 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中锆石U-Pb年龄24-27
  • 第五章 地球化学27-38
  • 5.1 太白岩体的主量元素28-30
  • 5.1.1 五里峡花岗岩主量元素特征28
  • 5.1.2 下板寺岩体主量元素特征28
  • 5.1.3 红崖河花岗岩主量元素特征28-30
  • 5.2 太白岩体的微量元素特征30-38
  • 5.2.1 五里峡花岗岩微量元素特征30-34
  • 5.2.2 下板寺花岗岩微量元素特征34-36
  • 5.2.3 红崖河花岗岩微量元素特征36-38
  • 第六章 讨论38-45
  • 6.1 形成时代38
  • 6.2 岩石类型及成因38-40
  • 6.3 构造环境40-45
  • 第七章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51
  • 简历51-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三元;北秦岭地质新知及一些有关问题[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3年04期

2 肖思云;;北秦岭褶皱山系地质构造带的划分[J];地质论评;1987年06期

3 何瑞芳,安三元;北秦岭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和成因[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991年02期

4 尹大改;谭良峰;谢勇;;甘肃北秦岭温泉—利桥钼、金、铜多金属资源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7年05期

5 张本仁,欧阳建平,韩吟文,匡少平;北秦岭古聚会带壳幔再循环[J];地球科学;1996年05期

6 匡少平,张本仁;北秦岭古活动大陆边缘地球化学研究[J];地球科学;1991年04期

7 宋志高;北秦岭丹凤群向西延入祁连造山带的地质意义[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3年Z1期

8 周鼎武,刘良,,华洪,董云鹏;北秦岭中、晚元古代地质演化特征及其有关问题讨论[J];高校地质学报;1996年02期

9 李亚林,张国伟,王根宝,高凤泉;北秦岭小寨变质沉积岩系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沉积学报;1999年04期

10 董云鹏,张国伟,朱炳泉;北秦岭构造属性与元古代构造演化[J];地球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董云鹏;朱炳泉;常向阳;;北秦岭地球化学急变带的形成机制与动力学探讨[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王作勋;;北秦岭加里东期双变质带的提出及其板块构造意义的探讨[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28)[C];1995年

3 曾宪友;刘国印;孙国锋;姚新年;吕文德;马瑞申;秦百青;;北秦岭构造带(河南段)银铅锌(钼)深部找矿靶区优选[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上册)[C];2008年

4 金守文;;南阳—襄阳夹道浅析[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上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加好;北秦岭的构造变形与动力学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宫磊;北秦岭太白花岗岩岩体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D];兰州大学;2016年

2 董增产;凤县—两当地区北秦岭构造带地质组成及构造特征[D];西北大学;2009年

3 任军锋;北秦岭(陕西段)古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4 高胜;北秦岭西段宽坪杂岩的地球化学、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地质意义[D];西北大学;2015年

5 程世秀;原特提斯北界东段构造演化与拼合方式[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6 涂文传;北秦岭瓦穴子—乔端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及形成环境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北秦岭太白花岗岩岩体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12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e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