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创新体系初探.pdf 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发布时间:2016-09-19 16:06

  本文关键词: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创新体系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网友文档精品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创新体系初探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科学时代Science Times 科学时代2015 年第 06 期 252物理量 X 的 n 个等精度测量值,当某一测量值 xk 满足下列关系时,可认为是粗差而剔除。 (4)式中 G(n,a) 为格罗布斯判据系数,各 n 值的 G(n,a) 值见表 1。即有当 xi 的残差满足下列关系式时,xi 为粗差,应剔除掉。 (5)2. 拉依达准则和格罗布斯准则的对比分析如果不考虑具体的临界系数和置信水平,拉依达准则和格罗布斯准则的基本思路可归纳为:首先计算某组实验数据 x1、x2、x3、…的平均值、残差和标准偏差;然后比较各测量值得残差与标准差,对于某一测量值 xi,如果:>iv ks则可判别 xi 为粗差,式中 k 为统计临界系数。对于拉依达准则来说,由(3) 式,得:1 22=∑nvsi,即: 当 n ≤ 10 时,n-1 ≤ 9s2,则上式中任何一个 vi2都满足 vi2≤ 9s2,即有│ vi │≤ 3s,因此在n ≤ 10 时,用拉依达准则检验不出粗差的存在,亦该方法只有在n > 10 时才有效,即使有 n=11 也最好不要用这种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可以检查出这组数据是否存在粗差,但是如果检查出有一个粗差,则剔除该粗差后,只剩十个数据,就不能再进行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着粗差,会导致粗差剔除不完全。所以这种方法一般在 n 大于 13 时才用。另外,拉依达准则的临界系数一直为 3,而格罗布斯准则的临界系数随测量次数的不同而变化,它们在不同情况下,剔除粗差的宽严程度不同,下面作图 1 讨论不同准则的适用性。如图 1 为拉依达准则、格罗布斯准( 取 a=0.01) 则在3 ≤ n ≤ 50(一般物理实验测量次数范围为 3 ~ 50 次)的曲线关系图,图中打星号标记的为拉依达准则,打方框标记的为格罗布斯准则。第一区间:当 3 ≤ n<25 时,即样品比较少时,拉依达准则的统计临界系数相对比较大,如果使用,则不容易发现含有粗大误差的数据,因此最好是用格罗布斯准则(0.01)来判别并剔除粗差。第二区间:当 25 ≤ n ≤ 50 时, 格罗布斯准则(0.01)比拉依达准则的统计临界系数大,不容易检查到粗差,使得剔除粗差值不完全,此时用拉依达准则剔除粗差伸值更好。图 1. 格罗布斯准则和拉依达准则的临界系数值对比综上所述,对于同一组实验数据来说,在同样的置信水平要求下,不同的准则对粗差检测的范围和判别结果有时会不一样,在不同的情况下应用不同的准则的严密程度不同,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用适当的准则来剔除粗差,这样才能更有效更准确的处理好实验数据。参考文献:[1] 禤光铭. 数据分析的准则及其应用[J]. 玉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自然科学),2000,21(3):40-41.[2] 杨迷武. 普通物理实验(二、电磁学部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立项(201010LX487)。作者简介:许敏明(1976- ),男,广西宜州人,河池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物理教育和核物理。高校的本质是为国家培养各种优秀的人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了。在测绘工程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也不例外,他相较于社会的发展已经落后,而且也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怎么才能改变这样的状况呢,创新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用创新来解决测绘工程专业课程的设置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的问题。1. 创新课程体系的必要性1.1 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社会发展很快,不管是经济、文化,还是科学技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目前,测绘工程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了,培养的人不能很好的为社会服务,专业知识、人文情怀、所涉及相关领域的知识等相关方面都有所欠缺,这对社会的发展极为不利。需要用课程体系创新来培养人才,尤其是专业知识、人文情怀、专业所涉及相关领域知识的培养,在这些方面不能再用以前的方式,需要用有利于学生成才的方式来培养。1.2 测绘学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测绘学作为一个比较有实际操作性的学科,发展很快,这些发展是创新推动的结果。一项新的技术、一台新功能的仪器以及新的电子操作设备,这些无不是创新的结果。创新依靠什么,创新只有依靠人才,人才才是创新的关键,而怎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呢,这就需要对测绘工程专业课程有所创新,只有这些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创新了,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1.3 测绘学课程发展的需要一般我国的测绘学课程都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实践三个部分,其中必修课既为专业课和基础课,是测绘学最关键、最重要的课程,可以说如果这个必修课学不好,那么测绘学也就学不好了;选修课就是其中一些辅助性的课程,这个是根据个人爱好自己选修的;课外实践就是去实习和锻炼,这个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测绘学这门学科,必不可少的是动手能力,因为你不管理论学得多好,但是不能把理论转化为对实际情况的处理,那么也是白学。这些课程都是设置好的,自从有测绘学这门课程,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创新体系初探辛立国/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摘 要】本文的目的是讨论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创新课程体系的必要性以及其自身特点,然后讨论了课程创新体系创新的方法,认为只要做好了培养方案的改善和优化、实习基地的丰富化、与世界接轨,中英双语教学和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 4 个方面,就是对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比较好的创新。【关键词】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创新体系;初探教学方法研究·Teaching Method253 科学时代2015 年第 06 期就一直这个样子,但是这个已经不能满足测绘学课程的发展需要了。过于死板、没有创新、没有把适合新时代的创新因素加进去,这对测绘学课程的整体发展极为不利。2. 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2.1 涉及面广测绘工程专业的涉及面非常广,其中主要涉及的就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工程数学、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之间还相互涉及,这就要求学生对这些知识都有所涉及。再者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测绘科学也以这些技术作为支撑,而且对这些的依耐性也越来越高。2.2 实践和理论相互依存在测绘工程专业上,实践和理论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理论指导实践,学生在课堂和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这就是理论,理论教会了你怎么去实际操作、怎么去测算、怎去选择方法,这就是对实践的指导;实践证明理论,通过具体的操作,反过来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这就是所说的相互依存,他们之间离了谁都不行。3. 课程创新体系的初探课程体系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培养有利于我国测绘事业发展的人才。因此,针对目前我国测绘工程专业课程的现状,提出了以下 4 个方面的建议。3.1 培养方案的改善和优化培养方案是专业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依据,可以说课程都是根据培养方案来设置的,改善和优化培养方案、创新培养方案,就是对课程体系的创新。以前的培养方案比较局限化,就是把理论交给学生,然后带学生去实习基

12>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系统无法检测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议您在线安装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线安装


  本文关键词: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创新体系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8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18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3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