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机载LiDAR在省级基础测绘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23 11:25

  本文关键词:机载LiDAR在省级基础测绘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武汉大学》 2014年

机载LiDAR在省级基础测绘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史建青  

【摘要】:机载LiDAR是一种新型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具有获取数据精度高、速度快、范围大,采样密度高、直接获取三维坐标、有一定的穿透性、多重回波及回波强度信息、同步获取多光谱影像等特点,是对传统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解决了山区、滩涂、戈壁、森林、海岛礁等特殊地区建立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的难题,可以说其是测绘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由于机载LiDAR系统组成单元的多样性,以及安装平台在高空的运动性,使得机载LiDAR扫描数据受到多种误差的影响,造成其原数据中不仅含有偶然误差和粗差,而且还存在系统误差;另一方面,机载LiDAR系统采用准随机方式采样,对采样点没有进行分类标记;机载LiDAR数据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相应的误差处理和分类,同时,这也是目前机载LiDAR在工程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论文结合江苏省省级基础测绘高程更新项目机载LiDAR数据,在充分分析机载LiDAR扫描数据基础上,对机载LiDAR数据中存在的粗差点剔除方法、地面点与地物点分离的滤波算法、系统误差补偿方法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使得数据成果能够满足省级基础测绘高程更新要求;另外,为完善省级基础测绘手段,对海上测绘新技术——船载LiDAR系统进行简单介绍和研究。 论文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研究: 1)简要介绍了机载LiDAR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影响机载LiDAR数据的误差源,并探讨了机载LiDAR点云数据特点和经典的粗差点剔除方法、地面点与地物点分离的滤波算法、系统误差检验方法及剔除策略。 2)基于拟合平面的极低点剔除 研究了机载LiDAR点云数据极低点剔除的方法和流程。在现有粗差处理算法归纳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局部区域高程突变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拟合平面的极低点剔除方法和流程。首先以目标点为中心建立一个体元,然后对体元中的激光点进行预处理,以便消除其中较高部分的地物点,再利用剩下的激光脚点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一个接近地面的平面,最后判断该点与拟合平面的距离,决定该点是否为极低点。利用ISPRS第3工作组提供的4个子样机载LiDAR数据,对基于拟合平面的极低点剔除方法进行了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定性分析。 3)基于多区域增长的滤波 结合点云数据特点和现实地形的多样性,研究了地面点与非地面点分离的方法。在对已有基于各种假设提出的滤波算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区域增长的地面点与非地面点分离的滤波算法和流程:首先对整个测区进行窗口划分,然后将窗口内的最低点做为种子点,按照设定的坡度阈值与其邻域内的激光脚点进行比较,判别该激光脚点是否标记为地面点;以此法比较其邻域内的其它激光脚点,直至比较完毕;然后对窗口内标记为地面点的激光脚点继续做区域增长,直到再没有新的地面点增加为止;再按照同样的方法对其余窗口进行地面点区域增长,直至覆盖整个测区;最后,对窗口重新划分,标记的地面点继续在窗口内做区域增长;如此,对地面点与非地面点进行分类。利用ISPRS第3工作组提供的6个子样机载LiDAR数据和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提供的2个区域的机载LiDAR数据,对基于多区域增长的滤波算法进行了实验,并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 4)基于最小二乘配置的系统误差补偿 研究了机载LiDAR数据系统误差补偿方法。在总结和分析已有系统误差剔除或消弱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数据驱动”的理论,提出了一种顾及偶然误差和倾向参数的最小二乘配置的系统误差补偿方法:首先,采用网络RTK采集试验区内一定数量点的三维坐标数据,并提取相对应位置的机载LiDAR高程值,然后对其进行统计检验,判定其系统误差是否存在,再将其中存在的系统误差看作一个倾向参数,利用最小二乘配置建立数学模型去估计检测点的倾向参数和最优值,根据此倾向参数对试验区的所有激光脚点进行系统误差补偿。最后,基于机载LiDAR数据设计了省级基础测绘高程更新的技术方案。 5)基于船载LiDAR的海岛礁测绘 采用船载LiDAR系统进行海岛礁测绘方面的研究。本文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对船载LiDAR测量系统特点、单元组成及其主要功能、算法流程进行了介绍;还对扫描点云数据校正前后的点云图进行了定性分析;最后,利用位于黄海海域中两个岛屿的船载LiDAR扫描数据,经数据抽稀、粗差点剔除、地面点与地物点分类等处理工作,生成了等高线图。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225.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仲科;杨伯钢;罗旭;韩光瞬;张保钢;;应用LIDAR技术预测林分蓄积量[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2 张小红,刘经南;机载激光扫描测高数据滤波[J];测绘科学;2004年06期

3 杜国庆;龚越新;;JSCORS的基准站分布设计与试验[J];测绘科学;2007年05期

4 史建青;史照良;郑斌;蒋廷臣;;ALiDAR用于1∶10000比例尺地形图高程更新的可行性研究[J];测绘科学;2011年06期

5 史照良;曹敏;;基于LiDAR技术的海岛礁、滩涂测绘研究[J];测绘通报;2007年05期

6 叶松;曹波;张煜;;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及其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10年03期

7 陶本藻;附加系统参数的平差模型和假设检验[J];测绘学报;1986年04期

8 胡伍生;徐地保;史照良;王浩;;神经网络技术在LIDAR测高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现代测绘;2010年02期

9 吴焕萍,潘懋,胡金星,马照亭;规则格网DTM快速构建算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年06期

10 李清泉,李必军,陈静;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罗伊萍;LIDAR数据滤波和影像辅助提取建筑物[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丽英;面向航带平差的机载LiDAR系统误差处理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3 王刃;机载LIDAR数据滤波与建筑物提取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4 王鑫;海岸带、岛礁数字航空摄影质量综合控制与评价[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5 管海燕;LiDAR与影像结合的地物分类及房屋重建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世明,汪新庆,刘刚;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在计算机辅助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J];安徽地质;2000年04期

2 程武学;杨存建;周介铭;周万村;刘悦翠;;森林蓄积量遥感定量估测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3 刘健;王吉;陈明;;基于RS和GIS的二三维一体化农业生态监测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4 刘秉琦;周斌;张瑜;;利用介质膜高反镜实现“猫眼”目标有效隐身[J];半导体光电;2012年01期

5 王冬梅,吴杰,张友静;GPS与GIS集成技术在长江护岸工程中的应用[J];北京测绘;2001年02期

6 孟峰;韩奎峰;黄珍珍;;利用LIDAR构建数字矿山的研究[J];北京测绘;2006年04期

7 曾启雄;;设立固定误差因子的测边网平差[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8 王伟,邓甲昊,黄艳,尹君;基于伪随机码的激光引信探测技术[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9 王玉诏;张寅超;陈思颖;邱宗甲;赵培涛;;用于激光雷达回波平滑的半步长插值迭代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10 谭伟;冯仲科;张雁;姚山;石丽萍;;基于组件GIS的造林小班地形分析的研究——以造林小班坡向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金华;刘宁;;雾天远程激光测距技术分析[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曾朝阳;贾鑫;张晓永;;线性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测量方法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盼盼;安春华;杨瑞霞;;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的城市三维模型数据采集与构建[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4 李琳;崔先国;季民;贾明凯;;基于机载Lidar数据的区域林木信息提取[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5 许晓东;刘经南;张小红;;机载LiDAR数据滤波方法及质量评价[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三次理事会暨2007年“信息化测绘论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宗春;孙纪章;冯其强;邓勇;;Mensi激光扫描仪精度测试方法研究[A];数字测绘与GIS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赵福生;胡静波;;基于距离-梯度的LIDAR点云简化算法研究[A];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兵;杨小丽;张伟;;成像激光雷达计算机仿真[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谭明;石晓春;;基于LiDAR数据的DEM获取与地物提取探讨[A];广东省测绘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郑斌;周继存;;基于TerraScan的机载雷达激光数据分类[A];地理信息与物联网论坛暨江苏省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长强;激光扫描仪检校及车载激光点云的分类与矢量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毕德仓;微波调制测风激光雷达新方法和激光雷达测量温度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罗伊萍;LIDAR数据滤波和影像辅助提取建筑物[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4 叶修松;机载激光水深探测技术基础及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5 魏文俭;激光制导光电对抗半实物仿真关键技术与系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章大勇;激光雷达/惯性组合导航系统的一致性与最优估计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刘丽娟;基于机载LiDAR和高光谱融合的森林参数反演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8 王宏;煤矿机器人激光雷达与惯性传感器导航理论及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9 袁枫;机载LIDAR数据处理与土地利用分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10 左志权;顾及点云类别属性与地形结构特征的机载LiDAR数据滤波方法[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剑;机载LiDAR数据插值方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姜永涛;CORS系统区域改正数分类提取与内插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陈铮;基于激光扫描数据的交通信息采集平台设计与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付甜;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的亚热带森林参数估测[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5 殷国伟;机载三维激光成像系统地面点提取与曲面拟合算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孙树芳;采空区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分析与处理[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杨洋;基于车载LIDAR数据的建筑物立面重建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8 温小欢;基于GIS的人工杉木分布式生长模型及其验证方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宇;交互式高速公路视景仿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杨超;双通道动态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的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真;徐海明;胡景高;;我国梅雨研究回顾与讨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2 冯仲科,景海涛,周科亮,吴鸿华;全站仪测算材积的原理及精度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邓向瑞;冯仲科;罗旭;;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在林业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S2期

4 韩光瞬;冯仲科;刘永霞;王小昆;;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测树原理及精度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S2期

5 胡伍生,华锡生,鲍兴南;转换GPS高程的神经网络模型试验研究[J];测绘工程;2002年03期

6 张祖勋;航空数码相机及其有关问题[J];测绘工程;2004年04期

7 陈松尧;程新文;;机载LIDAR系统原理及应用综述[J];测绘工程;2007年01期

8 李英成,文沃根,王伟;快速获取地面三维数据的LIDAR技术系统[J];测绘科学;2002年04期

9 刘燕京;关于新一代激光雷达系统[J];测绘科学;2003年01期

10 张小红,刘经南;机载激光扫描测高数据滤波[J];测绘科学;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家琨;欧阳永忠;缪世伟;翟国君;暴景阳;孙雪洁;黄辰虎;;东海辖区海岛礁测量的若干问题和对策[A];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枫;机载LIDAR数据处理与土地利用分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2 申家双;海岸带等水位线信息提取与垂直基准转换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3 邵振峰;基于航空立体影像对的人工目标三维提取与重建[D];武汉大学;2004年

4 唐亮;城市航空影像关键地物提取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5 江万寿;航空影像多视匹配与规则建筑物自动提取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曾衍伟;空间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价技术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张宏伟;矢量与遥感影像的自动配准[D];武汉大学;2004年

8 赵峰;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和数码相机影像林木参数提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9 刘万里;支持向量机中若干问题及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曾齐红;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处理与建筑物三维重建[D];上海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平;GPS单频精密单点定位理论研究与算法实现[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皓;机载LIDAR数据滤波及建筑物提取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3 刘国栋;数字城市建筑物CSG建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4 王鑫;数字影像质量控制与评价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5 王庆国;“4D”产品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D];武汉大学;2004年

6 周月梅;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技术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罗胜;影像地图质量综合评估的理论和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8 冯聪慧;机载激光雷达系统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9 刘沛;多源数据辅助机载LIDAR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08年

10 张丽娜;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在IMU/GPS辅助航空摄影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民军;搞好基础测绘,服务城乡建设[J];规划师;2000年02期

2 金祥文;认真搞好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的组织实施──在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启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测绘;2000年01期

3 ;陕黑川琼局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工程实施方案通过论证[J];中国测绘;2000年02期

4 周庆俊,高奇峰;对莆田市基础测绘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几点建议[J];东北测绘;2001年04期

5 林正路;加强基础测绘计划管理 提高基础测绘保障能力[J];中国测绘;2001年05期

6 ;湖北省基础测绘管理办法[J];地理空间信息;2003年03期

7 高奇峰,周庆俊;“数字莆田”的建设对莆田市基础测绘影响与对策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03年04期

8 周庆俊;莆田市基础测绘发展若干问题研究及对策[J];地理空间信息;2005年03期

9 杨广平;;积极推进基础测绘 加快数字安徽建设进程[J];江西测绘;2006年01期

10 ;国家基础测绘数据库中城市居民能看到自己的家[J];科技与出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纯;;浅谈如何完善我省基础测绘分级管理体制推进市县基础测绘工作[A];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阮于洲;;加快基础测绘能力建设[A];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威;;基础测绘是公共产品[A];二○○三年测绘经济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学术论文集[C];2003年

4 李军吉;;绍兴市基础测绘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A];第三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暨'2006江苏省测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红霞;晁春浩;房际艳;;北京市基础测绘技术规程的探讨[A];数字测绘与GIS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贾济红;张春泉;;城市基础测绘的质量控制[A];第三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暨'2006江苏省测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岳铁贵;;强化基础测绘 构建“数字辽宁”[A];2001年东北三省测绘学术与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8 耿凤奎;夏长青;;海南高程基础测绘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探讨[A];经天纬地——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十九次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选编[C];2005年

9 时斐;张璟;何丹丹;;基础测绘在现代化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A];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朱士才;翟晓彤;;完善“4D”数字产品技术工艺为数字江苏提供框架数据[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数字江苏论坛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金成;[N];中国测绘报;2006年

2 杜斌;[N];中国测绘报;2006年

3 王增宁;[N];中国测绘报;2006年

4 董纯;[N];中国测绘报;2006年

5 江苏省测绘局;[N];中国测绘报;2006年

6 曲伟刚 王大学 吕树建;[N];中国测绘报;2006年

7 康国萍;[N];中国测绘报;2006年

8 周信炎 高光星 王祥 姚岚;[N];中国测绘报;2007年

9 高建中;[N];中国测绘报;2007年

10 洪瑛;[N];中国测绘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建青;机载LiDAR在省级基础测绘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夏永桃;房产管理基础测绘系统设计与实现[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2 宋海萍;基于开源GIS软件的矿山基础测绘空间数据管理和服务[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相关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武汉大学

相关作者

>史建青 >宋海萍

>夏永桃

机载LiDAR在省级基础测绘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机载LiDAR在省级基础测绘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0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20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7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