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特色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25 17:08

  本文关键词:对“测绘工程”工程硕士体现特色培养的几点认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大连理工大学》 2013年

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特色发展研究

李友峰  

【摘要】:军校研究生教育作为军队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担负着为我军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任。然而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出一些不可回避的新问题和新矛盾,比如军队研究生教育游离于干部成长晋升的任职教育体系之外,定位不清晰;各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趋同,特色不鲜明;许多院校贪大求全、追求数量规模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发展后劲不足;毕业研究生综合素质和任职能力偏弱,培养质量不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人们重视并思考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转型。对此,本文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探索,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文本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完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工作并得出了相应结论: 一是运用SWOT方法全面分析了军校研究生教育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对军校研究生教育具有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系统分析,得出了相应的SWOT矩阵并基于专家打分计算了各因素的影响权重,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地揭示了新时期对军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影响最为明显的因素,提出了军校研究生教育定位不清、方向不明、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应用能力培养滞后及外部挑战严峻等问题。进而运用SWOT组合战略方法,系统列举了军校研究生教育的各方面发展要求,并分析得出大部分要求需要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体现鲜明特色。这些分析结果直接表明,走特色发展之路,是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也是最可行和最具潜力的方向。 二是论证了军校研究生教育在军队新型院校教育体系中的定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定位及研究生教育特色的定位。针对研究生教育在当前军队院校教育体系中定位不清晰,研究生培养目标单一、不适应新军事变革需要的问题,在综合分析军队学历、任职和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作用及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提出军校研究生教育应具备高层次学历教育和中高级任职教育的双重属性,主动融入军官任职教育的主流体系,实现研究生教育与任职教育的融合发展,既提升任职教育的层次,又拓展研究生教育的内涵,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在深入分析军队研究生培养目标变迁过程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应局限于培养科研学术型人才或简单应用型人才,而应该定位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军事人才,并阐明了创新型复合型军事人才的具体内涵;通过对比地方普通高校研究生教育和传统的军校研究生教育,分析军事人才的本质属性,指出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应坚持和发展鲜明的军事特色、强烈的实践特色和优质的校本特色。 三是规划了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特色发展的实现路径。根据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既是高层次学历教育又是中高级任职教育的定位,设计了研究生教育与任职教育融合发展的近期和远期形式;进而根据研究生教育与任职教育融合发展的需要及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军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了“战学研结合”培养模式,使军校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均能直接面向部队、面向军事斗争准备、面向未来战场;根据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特色的定位,规划了坚持军事特色、强化实践特色和发扬校本特色的方式方法。 本文研究成果对提高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对培养适应新军事变革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军事人才,以及对军队决策机构和研究生培养单位思考军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转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3;E251.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莉明;高振东;石立特;;对“测绘工程”工程硕士体现特色培养的几点认识[J];测绘科学;2009年S2期

2 李滨;高校环境艺术与氛围教育刍议[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张垒;;我国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1年06期

4 宋丹;吴渝;;澳大利亚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及启示[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肖永英;卢婷;;英国高校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办学特色[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年05期

6 张继平;余丹丹;;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及特色探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年Z1期

7 陈子辰;王爱国;顾建民;;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提高区域高等教育质量——兼论浙江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8 李小昱;王为;张衍林;张终;;从中外研究生培养模式思考创新人才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11期

9 吴太山;田晶;;从湖北高校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王春茅;;外军院校任职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剑;刘德钦;;木薯酒精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2 付尧;徐达奇;;基于生命周期和TOPSIS的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银红娟;王咏红;高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有机食品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4 李冠颖;俞守华;区晶莹;;面向农民工的政府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5 赵钧;;基于ISM技术的云南林业产业发展规模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6 吕超;彭云;;解释结构模型(ISM)法在农业高校教材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7 荣飞洋;梁武;;农业局绩效综合评估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4期

8 赵智博;杜桂萍;;基于战略管理要求的现代大学理念构建[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9 贺英政;曹延杰;吴杰;金洪波;;无人机辅助照射下舰炮制导炮弹对岸攻击效能评估[J];兵工自动化;2008年11期

10 马洪文;魏俊;高艳章;庞阔;隋博;;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装备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J];兵工自动化;2010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陶有德;可修复模型的系统分析[D];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2010年

4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段伟花;企业信息技术外包关系及其演化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超;降雨环境下交通因素辨析与驾驶可靠性评价建模[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丹;区域旱情中长期预报及农业干旱风险综合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卢广彦;重大工程决策模式中若干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10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玉生;黑龙江东方学院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于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健;住宅小区项目进度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俞梅;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宋亚欣;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个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延德;大学生在校期间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李庆文;提高西安NJ人寿保险公司顾客满意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惠晨;西安瑞联公司基于BSC的绩效管理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侯云亮;军工企业集团公司投融资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2010年

10 黎小田;STXY园林景观工程进度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秀华;美国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评估的实践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2 袁锐锷,胡安娜;英、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3 许为民,张国昌,林伟连,张建;区域经济与研究生教育布局——美、英、日、中四国现状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4 卢晓中;简论教育现代化的标准化与特色化[J];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5 张国有;就学就业趋向与研究生教育发展[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6 顾明远;;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刘春惠;大学办学特色:内涵与影响因素——兼论北京邮电大学的办学特色[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李太卫;邱法宗;;专业硕士培养体制调整下的双导师问题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04期

9 郭蕊;刘成铭;;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研究与设想[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10 王琪华;;从社会需求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泽麟;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2 辛全民;我国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兰祥,蒋育洋;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养成管理[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胡有余;军校研究生的特点与管理育人的思考[J];海军院校教育;1997年03期

3 胡庆学;突出四个作用,加强军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J];海军院校教育;2004年06期

4 唐瑜,姚向阳;军校研究生德育建设的着力点[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林世华;;一名军校研究生的生活[J];中国研究生;2010年03期

6 方彩虹;军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魏琳;试论与时俱进与军校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朱丽娅;李阳;;浅谈军校研究生的心理辅导[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3期

9 刘锦华;严管 理管 身管——浅谈军校研究生的教育管理[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10 瞿元刚;对军校研究生教育“学者型”管理干部培养的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发舜;倪志光;吴锡成;曹青;;军队院校网络教学评估三化原则[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2 訾晓渊;朱海英;苏娟;谢东甫;胡以平;;军队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意义和途径[A];第二届中国医学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王洪涛;罗长坤;汪宏伟;;我军任职教育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2届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树新;牛发舜;倪志光;吴锡成;蔡伦哲;李士杰;;21世纪初军事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思考[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姚菲;杨继平;;浅谈军校学员网络德育[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丁文霞;库锡树;涂瑞斌;李贵林;;论军队院校本科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吕俊伟;娄树理;;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改革的途径及建议[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军;张文;孙梯全;刘斌;龚晶;;探索科学育人途径 适应军校教育转型——浅谈“军校大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的研究[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9 钟阳春;;走出军校学报面临的困境[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江键;王小平;宋茂海;;试行主讲教员负责制 培养复合型军事医学人才[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文科 黄春旺 本报特约通讯员 陈静;[N];解放军报;2002年

2 通讯员 谢大伟 特约记者 张彦中 本报记者 唐先武;[N];科技日报;2004年

3 李志祥;[N];解放军报;2009年

4 ;[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5 包富红;[N];解放军报;2001年

6 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政治教研室 翟全林;[N];科技日报;2009年

7 YMG 记者 李仁 通讯员 翁军 安勇 曹新建;[N];烟台日报;2010年

8 王艳璞 郭召召;[N];中国国防报;2006年

9 王瑶 宝轶;[N];中国国防报;2003年

10 通讯员 谢刚、苗宝今;[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友峰;新时期军校研究生教育特色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陈云虹;军队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3 王莹;军队院校本科生信息素养标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4 胡韵;军队院校护理学专业教育标准的研究与构建[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5 齐德广;军医大学临床教学质量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6 耿梅娟;依托培养背景下后备技术军官胜任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立;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学员队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谢琦;社会转型时期军校研究生价值观实证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赵琳;军校研究生心理管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4 郑若颖;军队院校教师队伍的激励机制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徐初阳;依托江西省普通高校培养军事人才的调查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陆阿坤;新军事变革中军队院校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7 戚克滨;高等军事院校英语课教学改革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巍;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瑛;军医院校任职教育创新型人才培训体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10 朱江;军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对“测绘工程”工程硕士体现特色培养的几点认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3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23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5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