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逆向工程中三维测绘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发布时间:2016-10-01 12:03

  本文关键词:逆向工程中三维测绘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交通大学》 2008年

逆向工程中三维测绘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彭亮  

【摘要】: 三坐标测量机是逆向工程中主要的数字化设备之一。本论文以三坐标测绘建模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从实物上准确高效地采集复杂三维表面数据,进而快速地转变成高质量的三维数字模型。 通过分析三坐标测量机结构特点,建立测量自动化工作流程,利用PLC开发出开放性的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包括光栅脉冲计数模块、步进电机运动控制模块、数据通信模块。实现了由有序点重建截面曲线,再从有序截面曲线重建曲面三角网格的模型重建过程,确保测绘建模的实时性能。结合测量点有序的特征,设计三角网格生成算法实现曲面的三角网格重建,运用B样条算法实现曲线的重建。为了提高坐标机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图形反馈的测控机制和建模策略,在测量过程中采用边测量边建模的逐步求精的测量方法。为了更好体现测绘建模软件的柔性和开放性,开发了以STL数据格式为标准的数据接口来实现其他CAD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 此外,在测绘建模系统研发过程中,深入剖析三维几何体的数据结构和表达、视图显示、操作交互等技术,为后续相关软件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三坐标测量机测绘建模系统的研发,可以解决实验中具有自由表面结构的零件测绘问题,开发出符合学校教学习惯的三坐标测绘建模软件,以弥补测量教学上的缺陷与不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H72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引言10-16
  • 1.1.1 逆向工程关键技术11-13
  • 1.1.2 三坐标测量机发展概述13-15
  • 1.1.3 逆向工程技术发展综述15-16
  • 1.2 课题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6-17
  • 1.3 主要研究内容17-18
  • 第2章 测绘系统总体设计18-26
  • 2.1 测绘建模装置简介18-19
  • 2.2 测绘建模工作过程规划19-21
  • 2.3 测绘建模系统总体规划21-22
  • 2.4 系统开发工具22-26
  • 2.4.1 Visual C++6.023
  • 2.4.2 OpenGL23-26
  • 第3章 数据采集系统26-48
  • 3.1 测头系统26-28
  • 3.1.1 测头的分类26-27
  • 3.1.2 测头选择及补偿误差27-28
  • 3.2 光栅尺28-32
  • 3.2.1 光栅尺结构29-30
  • 3.2.2 光栅测量原理30-31
  • 3.2.3 光栅尺安装31-32
  • 3.3 数据采集控制器32-39
  • 3.3.1 高速计数器33-35
  • 3.3.2 高速脉冲输出35-37
  • 3.3.3 PLC自由口通信37-39
  • 3.4 硬件连接39-42
  • 3.4.1 光栅尺与PLC的接线39-40
  • 3.4.2 步进电机与PLC的接线40-42
  • 3.5 数据采集系统程序设计42-48
  • 3.5.1 光栅脉冲计数程序42-44
  • 3.5.2 高速脉冲输出程序44-46
  • 3.5.3 下位机数据通信程序46-48
  • 第4章 数据处理与表面重建48-65
  • 4.1 数据点管理48-50
  • 4.2 模型的逼真显示50-53
  • 4.2.1 模型坐标变换50-51
  • 4.2.2 模型光照51-53
  • 4.3 曲线重建53-58
  • 4.3.1 三次样条插值算法53-56
  • 4.3.2 三次样条插值编程56-58
  • 4.4 表面重建58-61
  • 4.4.1 曲面网格化算法58-61
  • 4.5 基于图形反馈的建模策略61-65
  • 4.5.1 获取模型表面数据点坐标61-63
  • 4.5.2 模型精度评价63
  • 4.5.3 基于图形反馈的建模过程63-65
  • 第5章 主控界面设计和数据接口65-75
  • 5.1 上位机数据通信程序设计65-71
  • 5.1.1 MSComm控件简介66-67
  • 5.1.2 MSComm控件串口编程67-71
  • 5.2 数据接口71-75
  • 5.2.1 STL数据格式71-73
  • 5.2.2 读取STL文件73-74
  • 5.2.3 存储STL文件74-75
  • 总结与展望75-77
  • 1、主要研究结论75
  • 2、后续研究展望75-77
  • 致谢77-78
  • 参考文献78-8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1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科;机械零件测绘建模自动化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福辉,席平,唐荣锡;复杂产品集成逆向工程系统及其关键技术[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王红敏,石沛林;三坐标测量机测头的测球半径补偿误差的计算[J];工具技术;2003年07期

    3 崔骥,李怀琼,陈钱;光栅莫尔条纹信号的细分与辩向新技术[J];光学技术;2000年04期

    4 李江雄,柯映林,程耀东;基于实物的复杂曲面产品反求工程中的CAD建模技术[J];中国机械工程;1999年04期

    5 蒋炳炎,王麟,谢磊,李益民,黄伯云;STL格式的PIM仿真软件前处理系统[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彭伟;逆向工程中的NURBS曲面重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李栋;基于CAD的坐标测量机驱动技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3 何章毅;智能化三坐标测量机软件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沈凯锋;面向RE/RP集成制造的STL模型再设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同济大学;2007年

    5 董锦菊;逆向工程中数据测量和点云预处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6 黄祥建;人机工程可视化仿真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唐治;机械零件反求建模测控平台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葛盛;集成逆向工程关键技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建中;黄松清;葛丛;;关于三坐标测量策略的探讨[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丁鸿昌;蔡显志;杨前明;李凯;李亭;;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控制系统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1期

    3 孙雪;;电液比例放大器的实验教学[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赵云松;张艳玲;;CT切片图像的三维重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莫君慧;;OpenGL在高等数学CAI课件中的应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陈海朝;于淼;李晓宏;王青;童鹤;曲海杰;裴政;;筒状工件表面达克罗自动喷涂系统设计[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02期

    7 卢峻峰;;阳极氧化铝膜孔径的测量[J];微纳电子技术;2008年12期

    8 吴志明;茆丽娟;赵媛媛;;虚拟服装动态展示中的模特走秀动作模拟[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9 王研;李洁;王振国;;前馈-反馈技术在高炉TRT控制系统的运用[J];包钢科技;2010年S1期

    10 刘文超,吴凡;导弹转运车的加速度测量装置设计[J];兵工自动化;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量;陈文琳;晏民;彭凤春;;逆向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对点云CAD建模的探讨[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王万龙;;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中的几项新技术[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纪谦铭;陈洪波;张静;;PLC在高线应用中的抗干扰问题分析及解决[A];“豫兴热风炉杯”2011曹妃甸绿色钢铁高峰论坛暨冶金设备管理经验交流会论文集会刊[C];2011年

    4 闫龙;;摄影测量点云数据精简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师俊峰;孟宪伟;吕静;;井筒三维可视化研究及应用[A];第八届全国信号与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王丹;;全锆铌合金燃料组件下管座三坐标测量程序设计[A];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分会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建明;胡平平;薛兆井;;3维图像多屏多视角同步显示技术研究[A];第13届全国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殷燕东;;短圆弧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替代解决方法[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9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李淑清;吴彬;陈宁;;光栅振动传感器的信号处理[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陈洪波;张静;张天林;;PLC在高线应用中的抗干扰问题分析及解决[A];2009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旭阳;基于局域网饲料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王晶;数字摄影技术在矿山提升设备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栾晓梅;压缩式垃圾车控制系统设计[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平;基于逆向工程的液压元件设计、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徐玉颖;气垫式流浆箱智能解耦控制系统[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喻英粽;基于标记约束的三维曲面拼接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胡宇龙;自由节曲线非圆齿轮引纬机构运动学反求设计与试验[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杨雪娇;点云的边界提取及角点检测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田媛;基于多通道的飞行器监控协同仿真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刘静娜;逆向设计中基于散乱点的模型重构与误差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宋巧莲;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误差的分析与修正[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王红敏,石沛林;三坐标测量机测头的测球半径补偿误差的计算[J];工具技术;2003年07期

    3 阎树田;惠相君;程萍;乔伟峰;;反求工程中散乱点云的数据预处理技术[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郑鹏,张艳;反求工程中曲面生成算法的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王东升,李书和,张国雄;三坐标测量机误差测量的新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6 潘言全;冯大鹏;;反求工程在制造领域中应用的关键技术[J];现代机械;2007年04期

    7 王琦;陈晓怀;杨洪涛;金飞翔;;三坐标测量机的误差分析与修正[J];宇航计测技术;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东泽;反求工程曲面重构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2 王萍;反求工程中复杂曲面测量方法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王雪晶;复杂零件的反求数据分析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格芳;吕艳梅;陈国顺;牛刚;张东;;基于逆向工程技术的装备零件仿制与再设计方法[J];现代机械;201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晓梅;家用电动车后备箱逆向工程建模及模具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2 黄莹;弧面凸轮的反求工程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小刚,龚光容;三坐标测量机中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特征测量路径规划研究[J];兵工学报;2005年03期

    2 孙福辉,席平,唐荣锡;复杂产品集成逆向工程系统及其关键技术[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成基华,范玉青;二维有限元网格全自动生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4 祁大勇,韩月秋;一种快速图象中值滤波算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5 黄永平,侯若辉;光栅尺速度和位移检测仪的研制[J];长春邮电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 王晏民;矢量曲线的特征点提取[J];测绘工程;2002年02期

    7 付丽琴,陈树越;一种改进的边界轮廓矢量化算法[J];测试技术学报;2002年04期

    8 李新;;一个任意平面区域的三角元自动剖分法[J];电工技术学报;1991年04期

    9 张炳军,周克定;任意平面三角形自动剖分新方法[J];大电机技术;1988年04期

    10 刘汉炎;;有限元程序的前处理程序[J];哈尔滨电工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季劲松;逆向工程中三坐标测量数据处理的研究及系统开发[D];浙江大学;2002年

    2 袁平;逆向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工程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3 戴静;逆向工程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4 钱锦锋;逆向工程中的点云处理[D];浙江大学;2005年

    5 吴剑锋;逆向工程中基于CCD的曲面测量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继群;赵世英;;基于逆向工程技术应用及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贾志欣;陈俊华;童森林;陈维杰;;基于Pro/E软件的逆向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J];工具技术;2006年08期

    3 姜炜;;逆向工程技术在机械零件制造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年04期

    4 纪小刚;;逆向工程关键技术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8年07期

    5 张玉连;王晓翠;;基于三坐标测量机的复杂曲面的重构设计与实现[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7年01期

    6 陈绍魁;;逆向工程:技术创新的现代化手段[J];电气技术;2006年12期

    7 廖志锋;;逆向工程中数据测量的误差分析[J];才智;2011年14期

    8 袁锋;;基于NURBS曲面重构的汽车轮毂帽逆向设计[J];机械工程师;2005年12期

    9 喻冠武;李永杰;;逆向工程技术在HOWO新型保险杠、翼子板开发中的应用[J];重型汽车;2008年02期

    10 文杰;李洪波;李方方;;逆向工程技术在模型制作中的应用[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惠玉;孙忠良;张建志;;逆向工程技术的部分应用及发展[A];2004年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十一省市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4年

    2 朱惠玉;孙忠良;宰守香;;逆向工程技术在摩托车发动机缸盖气道设计中的应用[A];2006年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6年

    3 蓝凤崇;胡锫;李志敏;K.Santi;;逆向工程技术在车身外形设计中的应用[A];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吴光宇;;工件温度变化对三坐标测量机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汽车检测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其伟;;几个三坐标测量机与专用检测量具检测结果明显差异的案例[A];第十三届全国汽车检测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郑德爱;;激光扫描在质量检验中的应用[A];第十五届全国汽车检测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曾春玲;刘平;;检验数模及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研究[A];质量——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8 王红旗;;基于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同轴度的几点探讨[A];2011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方欣欣;王子刚;;三坐标测量机X向位置偏差的测量不确定度[A];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权茂进;;大半径窄球带的测量[A];第十五届全国汽车检测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贺先胜 记者 胡波;[N];中国航空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臧亚伟;[N];机电商报;2008年

    3 徐冰;[N];中国建设报;2008年

    4 祖江嵩;[N];中国航空报;2004年

    5 YMG记者 马银涛 通讯员 莫言;[N];烟台日报;2008年

    6 青岛前哨朗普测量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洪全;[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7 通讯员 贺先胜 记者 胡波;[N];中国航空报;2001年

    8 青岛前哨朗普测量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洪全;[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9 记者 侯永锋;[N];辽宁日报;2009年

    10 郎岩梅 于华欣;[N];中国工业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方;纳米三坐标测量机测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王晨晨;异端类型三坐标测量机结构原理及误差修正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3 杜新伟;逆向工程中基于径向基函数的曲面重建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马修水;三坐标测量机动态误差源分析、建模与修正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5 何海涛;复杂面形的光学三维测量相关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05年

    6 贺美芳;基于散乱点云数据的曲面重建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7 赵金才;坐标测量系统零件信息提取与位姿自动识别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史庆伟;特种脆性材料回转体零件内外表面自动测量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吴娜;面向仿生应用的金龟子外型测量及量化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张鹏;一种基于液面的产品截面轮廓逆向工程系统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亮;逆向工程中三维测绘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张良;基于零件模型的逆向造型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3 孙科;机械零件测绘建模自动化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唐治;机械零件反求建模测控平台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范振波;逆向工程技术在产品开发及其模具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6 孙湘蓉;基于快速成型远程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新疆大学;2005年

    7 朱险锋;逆向工程中基于特征的人体曲面模型重建[D];江苏大学;2005年

    8 殷浩;基于逆向工程开发模式的工业设计流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9 杨平海;基于线几何的曲面特征提取技术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李同方;逆向工程中点数据多视对齐软件系统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逆向工程中三维测绘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7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27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3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