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2008年

发布时间:2016-08-07 23:03

  本文关键词:信息化测绘的本质是服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2008年

信息化测绘的本质是服务

李德仁  

【摘要】:本文探讨了信息化测绘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详细分析了4D产品不能满足信息化社会需求的方面,提出信息化测绘需要增加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结合具体需求阐述了建设信息化测绘在当前可推进的服务内容,并展望了信息化测绘的美好前景。

【作者单位】:
【基金】: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04CB318206) 国家测绘局2007037号基础测绘项目(No.1469990711111)的资助
【分类号】:P208
【正文快照】:

当今社会已是信息化社会,在世界高新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的推动下,国际上测绘的发展正在经历一场以地图生产为主转向以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为主的重大变革。我国测绘也不例外,虽然已实现了由传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的整体转化,但主要还是在生产技术层面上实现了这个转化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德仁;抓好地球空间信息的数据源——大力发展我国的高分辨率卫星对地观测事业[J];地理空间信息;2004年01期

2 李德仁,朱欣焰,龚健雅;从数字地图到空间信息网格——空间信息多级网格理论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年06期

3 李德仁,邵振峰,朱欣焰;论空间信息多级格网及其典型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年11期

4 李德仁;苗前军;邵振峰;;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定位与框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年03期

5 李德仁;论广义空间信息网格和狭义空间信息网格[J];遥感学报;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军;徐艳艳;;地理信息网格及其在数字农业建设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3期

2 张成成;李钢;李成名;桂德竹;;基于不规则网格的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研究[J];测绘标准化;2008年03期

3 李德仁;论天地一体化的大测绘——地球空间信息学[J];测绘科学;2004年03期

4 李德仁,沈欣;论智能化对地观测系统[J];测绘科学;2005年04期

5 李德仁;;论可量测实景影像的概念与应用——从4D产品到5D产品[J];测绘科学;2007年04期

6 刘宇;李成名;刘德钦;马维军;;空间信息格网研究进展[J];测绘科学;2007年04期

7 刘强;程博艳;;西南资源环境空间信息网格研究[J];测绘科学;2007年05期

8 李德仁;宾洪超;;国土资源网格管理平台的框架设计与实现[J];测绘科学;2008年01期

9 付迎春;袁修孝;;基于SMCS的多源空间数据集成应用[J];测绘科学;2008年04期

10 孙承志;唐新明;翟亮;;我国测绘卫星的发展思路和应用展望[J];测绘科学;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鸿生;李岩;尹朝平;;SVG WebGIS中地图符号交互配置方法的研究[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2 任福;杜清运;;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模式探讨[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3 李德仁;;论可量测实景影像的概念与应用——从4D产品到5D产品[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三次理事会暨2007年“信息化测绘论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苗前军;于洪伟;孙晓生;丁明柱;;对信息化测绘及其体系的认识与理解[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三次理事会暨2007年“信息化测绘论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乔朝飞;;智能化对地观测系统及其对测绘信息化的影响[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三次理事会暨2007年“信息化测绘论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罗名海;;构建城市圈地理空间框架 服务武汉“两型社会”建设[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四次理事会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德仁;;信息化测绘的本质是服务[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四次理事会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杨品福;高凯春;陆英;;面向“数字航道”的测绘信息化服务探讨[A];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德仁;邵振峰;;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网与新地理信息时代[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杨品福;高凯春;陆英;;面向“数字航道”的测绘信息化服务探讨[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空间信息服务聚合的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晓理;地理信息数据结构处理优化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3 崔巍;用本体实现地理信息系统语义集成和互操作[D];武汉大学;2004年

4 王方雄;基于原子服务的网格空间信息服务互操作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张建兵;基于网格的空间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6 孙宏元;基于HPC的多分辨空间信息应用基础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7 贲进;地球空间信息离散网格数据模型的理论与算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8 揣媛媛;空间信息网格环境下的矿产资源证据权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刘峰;基于网格服务的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10 尹立杰;遥感影像数据的保护[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玉科;基于网格环境的空间信息服务集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崔俊芳;邯郸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3 曹雪峰;基于地理信息网格的矢量数据组织管理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4 艾波;网络地图矢量数据流媒体传输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李凤生;基于空间信息网格的空间数据存储和访问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6 程博艳;区域地理信息共享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7 薛向锋;地理网格及其在城市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8 伍朝琳;遥感信息分析处理服务节点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9 王龙超;空间数据网格概念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10 马晓霞;地理格网参照下的空间数据集成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津生;现代大地测量参考系统[J];测绘通报;2002年06期

2 顾旦生,张莉,程鹏飞,王权,李夕银,成英燕,秘金钟;我国大地坐标系发展目标[J];测绘通报;2003年03期

3 李德仁;抓好地球空间信息的数据源——大力发展我国的高分辨率卫星对地观测事业[J];地理空间信息;2004年01期

4 朱欣焰,李德仁;GIS中多用户环境下数据共享一致性问题研究[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5 李德仁,李清泉,谢智颖,朱欣焰;论空间信息与移动通信的集成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2年01期

6 朱欣焰,张建超,李德仁,龚健雅;无缝空间数据库的概念、实现与问题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李德仁;论21世纪遥感与GIS的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年02期

8 李德仁,朱欣焰,龚健雅;从数字地图到空间信息网格——空间信息多级网格理论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年06期

9 李德仁;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机遇[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年09期

10 李德仁,崔巍;空间信息语义网格[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测绘地理信息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J];城市勘测;2011年04期

2 欧其健;徐永书;夏定辉;;地理信息服务的思考与探究[J];地理空间信息;2011年03期

3 阮于洲;;测绘公共服务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年03期

4 陈万志;刘纪平;王勇;;互联网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平台架构研究[J];测绘通报;2011年08期

5 迟守乾;;GIS对城市规划的支持、影响与启迪[J];《规划师》论丛;2011年00期

6 黄蔚;蒋捷;王茜;;面向在线服务的地理框架数据体系构建[J];地理信息世界;2011年04期

7 周耀学;卫东;邱文;;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体系建设[J];测绘通报;2011年08期

8 吕文斌;龚岳松;李佼;;基于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的水务综合管理应用[J];水利信息化;2011年03期

9 刘红军;吴学伟;张延波;;GIS技术在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管理领域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0 刘建川;甘泉;;地理信息服务安全访问设计与实现[J];测绘;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仁;;信息化测绘的本质是服务[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四次理事会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德仁;;信息化测绘的本质是服务[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3 王海龙;苏旭明;翁慧慧;;地理信息服务的思考与探索[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4 王少一;苏绣;蒋许锋;;基于上下文感知的地理信息服务发现与匹配技术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2分会场-测绘服务灾害与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邹俊平;陈晓岚;王金诚;;地理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在大规模水准网设计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阮于洲;;关于信息化测绘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三次理事会暨2007年“信息化测绘论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宁新稳;;基于Flex技术的应急地理信息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2分会场-测绘服务灾害与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马建平;;浙江省信息化测绘发展思考[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三次理事会暨2007年“信息化测绘论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宁镇亚;;浅谈地理信息的安全保护问题[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三次理事会暨2007年“信息化测绘论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姜钦杰;楼宇;;测绘发展新视野―信息化测绘[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军 蒋捷 周旭 翟勇 朱武;[N];中国测绘报;2009年

2 本报评论员;[N];中国测绘报;2010年

3 董伟;[N];中国测绘报;2010年

4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 李志刚;[N];中国测绘报;2010年

5 记者 王娇萍;[N];工人日报;2011年

6 中国经济网记者 徐红;[N];经济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罗孝宗 通讯员 钟俊强 袁超 谷文清;[N];惠州日报;2011年

8 记者 彭青林;[N];海南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王少勇;[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10 欣文;[N];中国测绘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安良;面向3G终端的移动地理信息服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玉海;地理信息服务中数据传输的策略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3 刘嵘;集群式网格地理信息服务注册中心的构建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4 卢战伟;基于Web GIS的网络优化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5 王兴玲;基于XML的地理信息Web服务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6 高刚毅;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李科;网格环境下地理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8 戚铭尧;面向物流的空间信息服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9 王玉海;地理信息服务中数据传输的策略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10 陈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与工程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兴万;基于补偿服务链的地理信息服务聚合技术研究[D];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10年

2 周娜;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应用模型管理研究[D];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09年

3 尹振良;青海省气象灾情评估预警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兰州大学;2010年

4 李大帅;基于OGC的地图服务的研究与实现[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宓伟杰;基于开放环境下的GIS服务及实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进;基于Web Services的地理信息处理服务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7 王永太;面向Web服务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功照;城市地理信息检索服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建伟;位置信息服务系统中定位服务平台相关技术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王来刚;基于WebGIS的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系统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信息化测绘的本质是服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7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87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d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