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基本构成与战略重点探讨

发布时间:2016-08-16 19:17

  本文关键词: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基本构成与战略重点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论文发表 > 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基本构成与战略重点探讨

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基本构成与战略重点探讨

发布日期: 2015-07-27 发布:  

  2015年7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15年7期

  [摘要]信息化测绘建立于数字化测绘基础上,利用网络化运行环境,及时有效的将信息提供给地理信息综合系统。信息化测绘促使我国测绘技术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代表我国工程测绘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发展方向。本文对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基本构成进行简单分析,对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战略重点进行探讨。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 测绘技术 技术体系 基本构成 战略重点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263-2
  1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信息电子技术取得飞速发展,计算技术越来越成熟的同时,信息化测绘技术促使我国工程测绘水平提升到新的层次。信息化测绘技术不仅提高了工程测绘效率,减轻测绘人员工作量,同时确保测绘数据的精确性,实现我国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目标。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建立,保障测绘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不断促进我国测绘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概述
  从专业技术角度来看,信息化测绘技术属于现代测绘科学技术经多种学科融合和交叉后逐渐发展而成的。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依靠现代测绘技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的获取及信息更新、快速处理及网络信息分发、一体化处理,从而提供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融合,促使测绘信息社会化,为社会提供多形式、多尺度的测绘信息服务。综合看来信息化测绘技术属于“后数字化测绘技术”时期的发展走向。
  自然发展和社会活动及空间发展变化都是在时空框架下进行,地球空间信息是基本载体。当前属于信息化时代,移动通讯网络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上计算机终端技术的成熟化,促使信息服务能便利的为大众提供更加科学的信息服务。在此环境之下,信息化测绘技术立足于数字化测绘技术之上,利用测绘技术体系,为现代工程测绘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3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基本构成及战略重点
  3.1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基本构成
  信息化测绘体系主要由技术层、管理层、数据层、应用层及服务层构成,包括技术创新、技术支持、技术保障体系,数据获取、数量信息库建立、数据更新体系,信息收集、集成体系、信息化应用服务体系等。
  空间信息全社会化的广泛应用是信息化测绘体系全过程、多方位、跨领域地服务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基于地理信息获取与处理系统,可发挥技术、装备等优势,协助专业部门建立专题数据库或集成业务化地理信息系统;通过数据采集、收集和集成,编制与更新导航电子地图,为基于位置服务(LBS)、智能交通系统(ITS)等建设项目提供数据增值服务。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可对重要的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位置、高度、长度、面积等空间特征数据和社会关注的地表资源环境信息进行权威、公正的静态统计与动态分析,开展空间统计、监测、趋势预测与发布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空间数据检索、查询和下载的网络化服务,为特定用户提供在线制图、集成服务,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提供数据更新服务。
  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构建的基本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实现生产自动化。从传统测绘采用三角距离测量方法到现代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方法,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更加便利,实现对遥感数据的有效利用。(2)测绘成果多样化。信息化测绘成果在信息量涵盖及产品形式等多方面得到体现,促使现代测绘信息更加科学、精确。(3)产品大众化。信息化测绘产品能够更好满足大众的实际使用需求,立足于未来测绘产品的社会化形式,提供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从而为现代社会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持。(4)服务网络化。信息化测绘的服务方式同市场需求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无论是服务系统的完善还是信息资源的整合,都需要在信息测绘体系构建中来实现。
  3.2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定位
  由于传统模拟测绘生产技术体系实现了向数字化测绘生产技术体系的转变,从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到服务的测绘生产全过程实现了数字化和快速化。
  无论是传统的测绘技术体系,还是信息测绘技术体系,这两者最根本的服务形式都是以提供信息数据为主导地位的。那么,既然是服务形式的发展模式,就必要依靠买方市场的支撑。而当今信息时代的迅速到来,计算机系统已经在全球性得到了快速的普及,使得人们在社会空间信息理念上发生改变。其次,由于现代信息测绘技术体系已经实现了地理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测绘人员只需要将测绘结果统一上传到地理信息服务网站中即可,这样的话,即使用户们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也可以对地理信息进行浏览和查阅。
  信息化的测绘体系框架要保持其准确性,扩大其利用范围,增强其服务范围,就需要借助GPS连续跟踪站和查分基准站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从而全面的向社会有关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情况,同时基于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系统,测绘体系的框架才能结合地理信息的收取和处理系统发挥技术、专门装备优势,协助专业部门建立针对性的数据处理系统们形成地理信息的业务集成化,,通过数据采集、收集,编订与更新导航电子地图,为交通系统工程的建设提供数据增值服务,而且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还要对重要的自认和人文地理试题进行高度、位置、长度、面积等空间特征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将地表资源的环境信息进行权威、公正的静态统计,同时开展空间统计、监测、以及趋势预测和发布服务,为国家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气功数据更新服务,建设为面向政府管理决策、企业运营和公众生活需要的个性化的空间信息服务,从而才能构建科学全面的信息化测绘体系框架。
  3.3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战略重点
  (1)城市空间定位技术同测绘基准的互相配合。在现代社会测绘工作中,测绘技术体系的构建以及信息数据处理、信息传播之间都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都需要重力检测技术、卫星跟踪技术、导航服务技术以及城市空间定位技术同测绘基准之间的有效配合,从而在根本上提高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构建的精确性。
  (2)信息化测绘技术中的遥感技术。在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中,遥感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测绘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保障测绘效果。遥感技术在航天领域的运用,促进低空领域测绘技术的深入发展。
  (3)地理信息的实时更新研究。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的及时更新是现代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理信息定位及自动化集成技术、测绘平台的有效利益,都能从根本上确保测绘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城市空间地理数据的实时更新。
  (4)测绘技术与信息资源共享。现代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中,信息资源共享属于系统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从信息资源角度来体系测绘过程的三维动态效果,从而实现多维整合层次角度的地理信息资源共享。
  4结束语
  现代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基本构成促进信息测绘工作的深入发展,立足于数字化测绘工作之上,结合现代测绘工作需要,构建满足社会化信息测绘技术体系,为社会提供多种形式的测绘信息,从而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继贤,唐新明,翟亮等.关于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的思考[J].测绘通报,2008,(5):11-16.
  [2]宋乃吉.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基本构成与战略分析[J].消费电子,2014,(6):91-91
  [3]聂雅珉.浅谈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建立[J].测绘通报,2004,(1):56-57
  [4]黄国强.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中测绘企业的定位[C].//2007年"信息化测绘论坛"暨中国测绘学会年会论文集.2007:235-239.
  [5]张继贤,唐新明,翟亮等.关于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的思考[C].//2007年"信息化测绘论坛"暨中国测绘学会年会论文集.2007:27-39.
  [6]赵滋平.中兴通讯在哈萨克斯坦通讯市场大客户营销策略研究[D].中山大学,2012.
  [7]赵彤彬.信息化测绘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2):960-960.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关键词: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基本构成与战略重点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5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95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c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