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SMB改良型生物滞留池系统去除污染物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4 22:38
  国内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了不透水表面的增加,进而导致城市雨水径流的水量增加、水质恶化。生物滞留池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海绵城市技术措施,能有效去除雨水中污染物,但是现有生物滞留池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有待提高,因此本研究通过设置稳定饱水区对其进行改良设计。另外,可生物降解餐盒的使用也带来了白色污染的问题。淀粉类可降解餐盒(SMB)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的一次性用具,根据其物理特性、高性价比及生物可降解性初步判断可以作为缓释碳源填料添加入生物滞留池中,以提高其去污能力,并达到以废治污的目的。本实验首先对缓释固体碳源SMB进行了性能研究,然后对SMB改良型生物滞留池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污染物去除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SMB在蒸馏水中浸泡时,COD浓度在70%时间里达到地表水Ⅲ类以上水体标准。硝氮、氨氮等本底基质释放量极少,对雨水径流水质的影响有限。硝态氮浓度小于0.15mg/g碳源,氨氮浓度均达到了Ⅲ类水体以上标准,然而在有模拟雨水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氨氮的溶出。(2)经过微生物强化后的SMB对于模拟雨水的去除效果较好,其中COD去除率达到89.26%;氨氮溶出现象得以解决,浓度达到Ⅱ类水体标准;...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生物滞留池概述
        1.2.1 生物滞留池简介
        1.2.2 生物滞留池的构成
    1.3 生物滞留池的净化原理和主要影响因子
        1.3.1 生物滞留池的净化原理
        1.3.2 影响生物滞留池的主要因素
    1.4 生物滞留池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SMB作为生物滞留池碳源填料的性能研究
    2.1 碳源的选择
    2.2 实验方案
        2.2.1 固态碳源SMB的处理及性能强化
        2.2.2 性能测试
    2.3 实验结果和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MB改良型生物滞留池的设计及实验方案
    3.1 SMB改良型生物滞留池的设计及说明
    3.2 实验方案
        3.2.1 实验药品及分析测试方法
        3.2.2 实验思路
        3.2.3 实验水质
        3.2.4 实验进水方式及进水量
        3.2.5 实验不同模拟降雨条件的确定
第四章 SMB改良型生物滞留池对不同条件下模拟雨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4.1 不同降雨条件下COD的去除情况分析
    4.2 不同降雨条件下氮的去除情况分析
        4.2.1 氨氮去除情况分析
        4.2.2 硝氮去除情况分析
        4.2.3 总氮去除情况分析
    4.3 不同降雨条件下磷的去除情况分析
    4.4 污染物去除随时间变化规律
        4.4.1 COD随时间变化规律
        4.4.2 氮随时间变化规律
        4.4.3 磷随时间变化规律
    4.5 温度和pH的变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沸石改良雨水生物滞留系统去除污染物研究[J]. 仇付国,王珂,于栋,付昆明.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8(03)
[2]植物及存水区对南方生物滞留池去污效果的影响[J]. 章茹,李艳根,刘志超,孟永刚,乐文彩.  环境工程. 2017(08)
[3]模拟生物滞留池强化径流雨水中的氮磷去除研究[J]. 许萍,黄俊杰,张建强,张雅君.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7(02)
[4]污水处理厂强化脱氮过程中碳源投加策略研究[J]. 魏楠,赵思东,孙雁,吴毅晖,吴光学.  中国给水排水. 2017(01)
[5]生物滞留介质类型对径流雨水净化效果的影响[J]. 郭娉婷,王建龙,杨丽琼,李恕艳.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03)
[6]生物滞留池去除道路径流雨水中氮磷的原理及研究现状[J]. 张建强,许萍,何俊超.  市政技术. 2015(03)
[7]以聚己内酯作为生物反硝化固体碳源的研究[J]. 梁捷,缪恒锋,任洪艳,赵明星,黄振兴,阮文权.  环境工程学报. 2015(02)
[8]给水厂污泥改良生物滞留填料除磷效果的研究[J]. 王建军,李田,张颖.  环境科学. 2014(12)
[9]国际现代雨洪管理体系的发展及剖析[J]. 车伍,闫攀,赵杨,Frank Tian.  中国给水排水. 2014(18)
[10]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为反硝化固体碳源的脱氮特性研究[J]. 刘佳,沈志强,周岳溪,曹蓉,李元志.  环境科学. 2014(07)

博士论文
[1]生物炭对生物滞留池水文效应和氮素去除影响的研究[D]. 田婧.西南交通大学 2016
[2]城市化和低影响发展的生态水文效应研究[D]. 孙艳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3]西安市路面径流污染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D]. 陈莹.长安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西安高新区不同下垫面雨水水质特征及LID利用技术研究[D]. 余李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2]雨水利用理论与技术方案研究[D]. 陶望雄.长安大学 2016
[3]带有淹没区的生物滞留池优化设计与运行研究[D]. 刘靖文.东南大学 2015
[4]生物滞留设施在北方滨水地区的研究与应用[D]. 李大超.吉林建筑大学 2014
[5]雨水生物滞留设施对道路径流中氮磷的控制效果研究及应用[D]. 罗艳红.北京建筑大学 2013
[6]生物脱氮固体碳源筛选及初步脱氮效果[D]. 陈思.重庆大学 2013
[7]固态碳源去除地下水硝酸盐的模拟试验研究[D]. 王曼曼.合肥工业大学 2012
[8]非点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的环境经济评价[D]. 张雅帆.首都师范大学 2008
[9]西安城市雨水利用分区及不同下垫面雨水径流水质研究[D]. 孙常磊.西安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709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709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3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