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重庆市建设项目环评过程主体履责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24 18:20
  环境影响评价旨在科学的预见人类开发或生产活动的不良影响,在我国的环境管理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对环境影响评价各主体部门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的界定过于宏观,由此而导致部分单位寻钻法律缝隙、环评追责不清等的情况屡见不鲜。本研究,从环境影响评价各主体可能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影响环评质量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强化环境影响评价效力的若干建议。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专家访谈法对建设单位、环评单位、评估机构、审批单位、监测单位的技术人员以及评审专家进行访谈,厘清各环评主体的责任。基于专家访谈的结果,设计问卷,调查重庆市建设项目环评各方责任的履行现状与对环评的影响。本研究发现,重庆市建设项目环评质量,受到“环评文件质量”、“建设单位资料”、“审查与管理”、“第三方背景资料”以及“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比较”5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各因素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其中,“环评文件质量”、“建设单位资料”影响程度最高。从实践结果看,这种影响多是负面的:(1)审批机构的履责情况较好;(2)环评主体间存在责任不清的情况;(3)各环评主体均存在不...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分析方法
    2.1 环境影响评价
        2.1.1 环境影响评价内涵
        2.1.2 建设项目环评主体界定
        2.1.3 建设项目环评流程
    2.2 数据降维的统计分析方法
        2.2.1 聚类分析
        2.2.2 主成分分析
        2.2.3 因子分析
3 建设项目环评过程主体履责问题剖析
    3.1 建设单位
        3.1.1 提供基础数据不真实、缺失
        3.1.2 建设方案与备案表不符
        3.1.3 公众参与造假
    3.2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3.2.1 环评技术能力不足
        3.2.2 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不了解
        3.2.3 数据造假
    3.3 评估单位及专家
        3.3.1 专家遴选违规
        3.3.2 环境背景调查不细
        3.3.3 技术审查不细
    3.4 监测单位
        3.4.1 监测方案不合理
        3.4.2 监测报告造假
    3.5 审批机关及专家
        3.5.1 审批程序违规
        3.5.2 审批人员业务能力较差
    3.6 地方政府
    3.7 其他第三方机构
    3.8 小结
4 重庆市环评过程主体履责实证分析
    4.1 重庆市环评体系
        4.1.1 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
        4.1.2 技术导则
        4.1.3 环境标准
        4.1.4 重庆市建设项目环评目标
    4.2 问卷设计与调查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1 受访者基本信息
        4.3.2 主体履责问题的现状分析
        4.3.3 影响环评质量的因素
    4.4 环评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4.4.2 因子分析结果
        4.4.3 效度与信度检验
        4.4.4 公因子的命名与解释
    4.5 公因子间的关系分析
        4.5.1 影响程度
        4.5.2 相关性
    4.6 小结
5 强化建设项目环评过程主体履责的建议
    5.1 政府部门监管
        5.1.1 强化对环评事中、事后监管
        5.1.2 推行环境影响评价主体责任清单
    5.2 完善各环评主体内部质量管理体系
    5.3 强化社会监督
    5.4 其他措施
        5.4.1 梳理并修订环评标准
        5.4.2 提升环评机构的自主性
        5.4.3 有重点的环评审查
    5.5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局限性
    6.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调查问卷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本文编号:3875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875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e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