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02 10:11

  本文关键词: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研究 3138字 投稿:薛櫱櫲

全文1页 共3138字

 

 

摘要:针对汽车专业学生入学基础参差不齐、学生个性鲜明的特点,在日常专业课教学工作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和潜能发挥,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运用“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构建本专业特色鲜明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发展多元化的教…

摘要:教学观摩在我国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而以不同形式存在于各类学校中。本文试图从教师教学观摩活动的要素分析出发,认为教学观摩活动实际上包含着接受刺激、选择刺激、产生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发生四个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为教师进行有效的观摩提出了建…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和访谈等方法,对河南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找出制约河南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为推动河南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河南省;普通高校…

 

  摘要:目前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经进入了稳步推进阶段。本文以环境工程专业为切入点,分析了该专业的建设现状、专业认证历程以及继续扩大环境工程专业认证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借鉴CDIO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将职业资格培养引入课堂,设置“工程师模块课程”,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选择等,为切实提高我国高校工程认证专业的建设水平进行有益探索。

  关键词:专业认证;环境工程;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81-02 《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 Accord)是一个有关工程学士学位专业鉴定国际相互承认的协议[1],是目前国际普遍认为最具权威性、国际化程度最高、体系较为完整的工程教育专业互认协议。至2006年起我国教育部、人事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学会)代表组成的,教育部授权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参照《华盛顿协议》成员国的做法,开展了面向我国本科教育专业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2]。
  一、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认证历程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开展有利于加强高等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有利于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有利于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是解决工程师技术资格国际互认的关键。2007年环境工程专业认证委员会成立了环境工程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制定和完善环境工程专业规范和专业认证补充标准,并于2007年11月对同济大学和南京大学、2008年5月对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6月对武汉大学、2009年5月和10月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6月和11月对东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进行了认证。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已经取得较大进展。截止目前,工程专业认证已经在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13个专业领域,设立了75个专业认证试点,涉及院校49所,我国已进入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稳步推进阶段。
  二、继续扩大环境工程专业认证的必要性
  资源与能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关键。我国政府提出的节能减排的目标是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重要契机。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系统工程,但在系统工程中环境工程作为污染物排放削减直接相关的专业,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环境工程专业是化学工程、土木工程、卫生工程等学科的综合,随着经济的发展,基本可以体现出:知识更新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多学科渗透、新兴学科涌现等特点。高校作为孕育优秀工程人才的摇篮,在开展工程教育中,应紧密联系行业发展现状,及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在加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发展前景广大。
  三、基于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以行业发展需求为动力,以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以构建“大环境”为导向,围绕培养综合型环境工程人才,建立具有比较优势的环境工程专业的有机整体。
  1.基于教育CDIO理念,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CDIO教育理念是近年来的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重大探索。CDIO教育模式代表了Conceiving(构思)—Designing(设计)—Implementing(实现)—Operating(运作)[3]。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将应用与课程之间紧密联系的方式学习。环境工程是一门实验和理论并重的专业,在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中,实践与实验起着重要作用。借鉴CDIO成功的教育经验,环境工程专业在建设过程中,第一是要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固的实践基地。与企业保持长期的密切合作关系,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节约学校经费,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走进企业,深入了解所学知识在将来所要从事的行业中如何应用;第二是搭建校内的实践平台。实践平台是大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阵地,校内通过设立实验示范中心、重点实验室以及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第三是设立特色实验室。根据专业需求开设特色实验室,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的比例和深度,在全校范围内共享实验资源和设备。
  2.将职业资格培养引入课堂,设置“工程师模块”课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虽然兴起的较早,但是发展至今一直没能走进“象牙塔”,,与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挂钩。专业认证制度作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内容、必要基础和重要支撑,是从业证书申请发放和登记注册过程中一种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国际上,专业认证制度完备的国家几乎都将专业认证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直接挂钩。目前,笔者对黑龙江、北京、上海三省市不同类型的学校中所设置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课程展开调查,发现不同学校虽然课程设置的形式上和名称上略有区别,但大都采用的是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模块)课这一模式,并且在学分、学时、比例上也无明显的差异。鉴于国际专业认证国家的经验,我国在培养环境工程专业人才上,可以尝试针对某一执业资格和学生主要的就业岗位来组织课程,即一年级安排基础课综合培养,二年级以专项课题形式参与实验,三四年级进入模块课程培养。在模块课程设置中引入职业资格培训,一方面为将来的专业认证与职业认证挂钩做好准备,另一方面保证知识以结构化而不是零散化的形式进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发展。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可以用模块课程替代原有的学科领域课程,分布合理的课时,搭建新的课程体系。
  3.重视科研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化选择。我国在环境工程行业发展过程中急需培养高水平的、技术精湛的工程人才,切实解决行业内技术创新慢、产品升级难的问题。这对高校所培养的专业人才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工程教育本身就是创造力养成的教育,学生的兴趣选择对工程能力能否持续增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工程认证背景下,高校的能力培养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以使学生能够在自身个性和兴趣的基础上,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发挥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第一,在本科生教育中可以设立“导师群”人才培养方式,即组织教授“联手”合作培养和授课,在理论课的基础上以“专项课题”的形式进入实验室,大学二年级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与科研导师的研究,跟随导师去专业的相关企业参观,直接参与科研项目的工作,接触学科前沿,既增加学生科研的深度和广度,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推出的工程准则对工程专业学生的能力提出了11条评估标准,总结起来基本是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多学科综合的学习能力、职业素质与责任感。这些能力的形成绝不是某一门课程或某几门课程能够解决的,而是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包括整个教学计划、培养方案,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能力的形成。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更多地考虑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学生提供丰富的环境工程学科发展前沿的信息,提高专业方向对学生的吸引力,为学生工程师素质的养成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培养对环境工程现存问题的敏感度和国际视角,以有利于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杨振宏,杨书宏,宋守信,等.国外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分析与借鉴[J].中国安全学学报,2009,19(2):61-66.
  [2]贾丛林.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与经验[J].计算机教育,2009,(3):34-39.
  [3]杨叔子.谈谈我对“CDIO-工程文化教育”的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08,(9):6-7.
  作者简介:荆国林(1969-)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摘要:目前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经进入了稳步推进阶段。本文以环境工程专业为切入点,分析了该专业的建设现状、专业认证历程以及继续扩大环境工程专业认证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借鉴CDIO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将职业资格培养引入课堂,设置“工程师模块…

摘要: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校,几乎全是“90”后的现代“三本”学生。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知之甚少,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在现有的课堂教学中,急需探索合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本课题侧重于…

摘要:在分析“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以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的第一课时“正投影与三视图”这一内容主题为例,针对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对于技术制图课教学设计这一问题,在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和…

摘要:在诸多的艺术门类中,音乐与舞蹈是最为密切的。舞蹈动作的连续性、节奏的变化、情绪的表现、形象的塑造都依赖于音乐。而我们的学生对音乐却缺乏良好的理解能力,作为一名舞蹈教师,我认为,加强“乐感”的培养尤为重要。关键词:舞蹈教学;乐感;培养中图分类号:…

 

本文由第一文库网()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 查看更多相关文档

 

免费下载文档:

 


  本文关键词: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5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75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7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