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构建环境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讨与研究.pdf

发布时间:2016-08-02 07:56

  本文关键词:构建环境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讨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网友wz_198616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构建环境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讨与研究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探索与实践】构建环境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讨与研究竹涛,徐东耀,何绪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为了培养大批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性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必须在巩固发展传统优势专业的基础上,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建设,突出我校矿业环境保护特色,以“重视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实践、崇尚创新”为教学重点,做到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好毕业环节教育工作。关键词:环境工程;创新型人才;矿业环境保护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217—0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环境工程专业始建于 1985年, 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4年和2000年分别批准为环境工程硕士点和博士点,2007年批准博士后流动站,已累计培养本科生360人。环境工程专业是北京市重点学科,也是我校“2ll工程”的重点建设学科。经过十多年的建没和发展, 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矿业特色的研究方向,其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与影响。继续(来源:[])巩固发展传统优势专业,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建设,突出我校矿业环境保护特色,以“重视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实践、崇尚创新”为教学重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培养大批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性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当前发展的重中之重。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在2008年版本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强调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环境工程复合型人才,并将人才知识结构定位为厚基础、宽口径、全目标培养、有限目标发展,使学生理论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有创新意识,能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学生毕业后具有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保设备研制与开发和环境工程管理以及环境工程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在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环境类专业总体培养目标及环境工程专业认证补充标准的指导下进行培养方案设计, 同时充分考虑国家需求和矿业行业发展、学校资源及人才培养优势、就业形势等因素,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又与行业发展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明显矿业行业特(来源:[])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增强毕业生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二、优化课程体系紧密结合我校2008版本环境 T程专业培养方案,通过“整合、精简、增加”,在课程体系中删除了《环境气象学》,增加了《给水工程》、《环境工程微生物》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通过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形成了教学体系的一条主线。以过程性评价、鼓励性评价为主,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尽量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数学学困生)体会到只要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还应努力创设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良好和谐的互动环境,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评价他人,被他人评价的机会。另外,在教学评价中还应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鼓励他们以寻求自我体验和自我发展为目标,以自己的不断进步和提高为着力点,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本着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注重特色、介绍前沿课题的原则,加大了选修的力度,对专业课程进行了整合和调整, 开设了就有我校行业特色的课程,如矿山环保概论,(来源:[])矿山水土保持、矿山环保经济等课程。结合教师科研方向增加了一些有我校行业特色的选修课,如《矿山水土保持》、《能源环境工程》等。同时精简了部分课程的内容,将以往内容较宽泛的《化工原理》和《流体力学》,精简为《环境工程原理》和《环境流体力学》,使课程体系中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实现进一步的协调。依托本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师的四个科研团队,即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生物方向,对教学计划的教学工作进行重新的分配,保证了专业课程教师的专业水平高,在某一领域保持领先的特点,让学生除了了解环境工程专业的传统理论与技术,对于一些新技术、新理论也有所认识,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承担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以新教师为主,积极鼓励教师在理论教学中结合最新科技发展趋势开展教学活动;对开新课和新开课严格进行试讲制度, 不让一名不合格教师走上讲台。三、突出实践环节在近十年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我们一直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着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巩固理论知识的实(来源:[])验课、培养工程设计能力的设计课、提高运行管理能力的实习课这三块。在第五学期开设“科研训练”,使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践课程,对全体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使学生熟悉科研过程,对科学研究的本质有初步的认识。由我专业指定优秀的教师首先对学生科学研究方法和程序,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分析仪器的使用、文献查阅与科技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学生参加科研训练采取指导老师负责制,首先由环境工程系组织教师结合科研申报课题(根据老师科研需要随时申报),然后组织学生和老师双向选择,对调研型科研训练采取提交调研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对创新型科研训练采取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对参加科研训练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在保送上研究生等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我们只有在这样的数学学习环境下,学生才可以放松心态, 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他人交流,从而形成健康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所以,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培养反思、开展评价等途径,为学生营造开放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一体验一感悟一发展”的过程中去。当然(来源:[]),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学习必须要以知识为前提,以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为目标,这样才能进行成功的体验学习一217—【探索与实践】以自学考试为依托的学分银行建设刘可为(福建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摘要:“学分银行”在我国的兴起与探索为发展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推进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也为自学考试制度开辟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机遇。以自学考试为依托,对我国的学分银行制度进行探索,有诸多良好的基础和有利条件。然而,实现自学考试制度向学分银行制度的转型需要有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要做。关键词:自学考试;学分银行;学分;转换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218—02 一、学分银行的内涵学分银行(Credit Bank System)借鉴了银行的某些功能,建立能够对“学分”进行存储、提取、兑

12>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系统无法检测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议您在线安装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线安装


  本文关键词:构建环境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讨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1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81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2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