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为了忘却的纪念_纪念性景观设计_当代纪念性景观设计探析

发布时间:2016-09-08 10:06

  本文关键词:当代纪念性景观设计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代纪念性景观设计探析—BB18331

资料编号BB18331 ;    资料价格: 元 (电子版光盘数量:1 张  ;  视频光盘数量:0 张) 点击:

为了忘却的纪念_纪念性景观设计_当代纪念性景观设计探析

当代纪念性景观设计探析》资料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
目录 5-8
1. 绪论 8-11
    1.1. 研究背景 8
    1.2. 研究的现状 8-9
        1.2.1. 国外纪念性景观理论与实践现状 8
        1.2.2. 国内纪念性景观理论与实践现状 8-9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9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9-10
        1.4.1. 研究内容 9-10
        1.4.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0
    1.5. 研究框架 10-11
2. 纪念性景观解析 11-19
    2.1. 关于纪念 11-13
        2.1.1. 纪念的含义 11
        2.1.2. 纪念的本能和动机 11-13
        2.1.3. 纪念的特点 13
    2.2. 关于景观 13-14
        2.2.1. 景观涵义 13-14
        2.2.2. 景观特征 14
    2.3. 纪念性景观及其分类 14-15
        2.3.1. 纪念性景观 14-15
        2.3.2. 纪念性景观的分类 15
    2.4. 纪念性景观的特点 15-17
        2.4.1. 人地关系为核心 16
        2.4.2. 场地历史积淀 16
        2.4.3. 纪念性景观中"人"的因素 16-17
    2.5. 纪念性景观的主题意义 17-18
        2.5.1. 对历史的记述和追忆 17
        2.5.2. 对永恒的向往 17-18
        2.5.3. 表达崇敬 18
    2.6. 本章小结 18-19
3. 纪念性景观的历史发展概述 19-30
    3.1. 表现特征的演变 19-21
        3.1.1. 神灵的敬畏与纪念性景观 19-20
        3.1.2. 君主王权与纪念性景观 20
        3.1.3. 工业革命与纪念性景观 20-21
    3.2. 形式的演变 21-29
        3.2.1. 巨石阵 21-22
        3.2.2. 庙宇 22-23
        3.2.3. 陵墓 23-24
        3.2.4. 纪念碑、纪念柱 24-25
        3.2.5. 纪念性的"门" 25-26
        3.2.6. 纪念广场 26-28
        3.2.7. 纪念园 28-29
    3.3. 本章小结 29-30
4. 当代纪念性景观的新发展 30-33
    4.1. "纪念"在当代的发展 30-31
    4.2. 时代特征 31-33
        4.2.1. 纪念题材的多样化 31
        4.2.2. 功能多元化 31-32
        4.2.3. 形式语言的简约化 32
        4.2.4. 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32-33
5. 当代纪念性景观的"纪念性"表达 33-43
    5.1. 纪念主体与纪念性景观 33-34
        5.1.1. 纪念主体的心理与纪念性景观 33-34
        5.1.2. 纪念主体的行为与纪念性景观 34
    5.2 象征手法 34-38
        5.2.1. 象征与纪念 35
        5.2.2. 象征手法的运用 35-38
    5.3. 叙事 38-42
        5.3.1. 叙事与纪念性景观 38-39
        5.3.2. 叙事修辞格 39-42
    5.4. 本章小结 42-43
6. 当代纪念性景观的空间分析 43-65
    6.1. 当代纪念性景观的空间构成要素 43-54
        6.1.1. 自然要素 43-49
        6.1.2. 自然石 49-50
        6.1.3. 植物 50-51
        6.1.4. 路径 51-52
        6.1.5. 地形 52
        6.1.6. 雕塑 52-53
        6.1.7. 构筑物 53-54
    6.2. 当代纪念性景观的空间结构 54-64
        6.2.1. 语汇 55
        6.2.2. 句子—空间场景 55-57
        6.2.3. 篇章—空间序列 57-64
    6.3. 本章小结 64-65
7. 当代纪念性景观的设计探讨 65-69
    7.1. 设计的原则 65-66
        7.1.1. 设计的切入点 65
        7.1.2. 环境要素利用 65
        7.1.3. 空间组织 65-66
    7.2. 当代纪念性景观的设计的侧重 66-68
        7.2.1. 纪念主体的内心感受 66
        7.2.2. 纪念对象的内涵表达 66
        7.2.3. 纪念主题与景观功能的整合 66-67
        7.2.4. 纪念主体参与性的增强 67-68
    7.3. 本章小结 68-69
8. 结论 69-70
参考文献 70-72
内容简要:纪念性景观的发展史和纪念性建筑的发展史密不可分,也是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反光镜。纪念性景观的终极目的就是“纪念性”的表达,它不同于其他景观类型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文化内涵超越物质载体成为第一位。在全球化意识加重,民族意识淡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下,纪念性景观作为城市文化和历史积淀的重要载体,对其的研究极具现实意义。本文从纪念的本源和景观的内涵出发,对纪念性的形成有本质的理解,并通过纪念性景观的主题变迁,形式沿革的研究得出纪念性景观的一般性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当代纪念性景观的新特点,进而对当代纪念性景观设计的常用表现方式和空间设计手法进行研究。最后,提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纪念性景观设计的策略。本为力求通过对纪念的本源和景观内涵的深刻挖掘,将纪念性引入景观设计的范畴的同时,将景观的内涵与纪念的本质想连接,找到纪念性景观设计的切入点,再此基础上对其整体设计提出一些建设性的策略。通过研究,最终目的是使当代景观设计师可以在对纪念和景观内涵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结合新的时代背景,使作品和场地密切相连,纪念性的表达更具感染力。

[1]

上一篇:乡土文化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保护—BB18330 下一篇:公共租赁花园的发展及规划设计—BB18332

相关文章 查看留言 发表评论


  本文关键词:当代纪念性景观设计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1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111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6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