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苏州独墅湖高校校园雨水收集利用景观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3 15:38

  本文关键词:苏州独墅湖高校校园雨水收集利用景观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苏州大学》 2015年

苏州独墅湖高校校园雨水收集利用景观设计研究

章欣  

【摘要】: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校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一个特殊的环境单元,对于资源、能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率也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1]。通过科学的管理,雨水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被利用,还可以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创造出丰富的生态景观,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论文以苏州独墅湖高校校园为研究对象,基于对雨水收集利用景观设计相关理论的分析研究,同时结合国内外雨水收集利用的景观设计成功案例,对苏州独墅湖高校校园的雨水收集利用景观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列举出雨水收集利用景观设计中的借鉴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而分析总结出我国目前校园雨水处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2]。通过参照发达国家相关雨水管理技术,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3]。通过本课题研究,对景观设计中实现雨水控制利用的决策过程与设计方法提供参考,同时为其他学校雨水景观设计利用的景观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84.14;TV213.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思佳;;浅谈校园雨水利用管理[J];安徽建筑;2012年02期

2 王瑾瑜;段渊古;;雨水利用技术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3 俞孔坚;李迪华;;可持续景观[J];城市环境设计;2007年01期

4 张华;石峰;翁皓琳;李强;张从菊;宋华;;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的应用与发展[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8期

5 陈卫,孙文全,孙慧;城市雨水资源利用途径及其生态保护[J];中国给水排水;2000年06期

6 胡亚萍;姜宏立;吴世平;;郑州大学新校区雨水收集与利用探究[J];能源与环境;2012年06期

7 汪慧贞;吴俊奇;;城市雨水利用的技术与分析[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7年01期

8 杨劲松;彭湃;赵芳;;国内外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与管理体系比较[J];山西建筑;2012年11期

9 刘金昌;向志亮;周文;李丹阳;;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雨水利用可行性初探[J];华章;2013年13期

10 俞孔坚;张慧勇;文航舰;;生态校园的综合设计理念与实践——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新校区设计[J];建筑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胜利;海拉尔河东新区雨水收集利用的景观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2 朱鹤烽;东北生态小区屋面雨水综合利用与净化试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和晓艳;现代环境景观设计的形式美[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韩富江;DEM栅格单元地形异质性对可视性分析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展川;用艺术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景观设计探索[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6 王庆;屋顶花园设计与适宜技术[D];重庆大学;2007年

7 吴昊;江西省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8 邵兆凤;天津市雨水利用技术方案及措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峰;;城市绿地植物景观生态设计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9期

2 王颖;孔繁德;;节约型园林生态理念的实现——以秦皇岛市“红飘带”公园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3 徐清;;基于生态设计的外来入侵植物与城市可持续景观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4 薛丽芳;谭海樵;;城市化进程中的洪涝灾害与雨水水文循环修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3期

5 黄兆平;肖建忠;刘冰;;雨水花园赏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6 李芸;李静;张浪;;低碳园林的营建原则与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7 廖莹;沈一;;地域文化下的城市陵墓生态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探析——成都“十陵印象”规划案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7期

8 廖莹;沈一;李燕群;;“现代田园城市”态势驱动下的消极景观复兴[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9 覃毅;卢广昌;庞洁;;现代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以南宁市翡翠园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05期

10 孔刚;陈建刚;赵飞;张书函;;季节性河道卵石渗井增渗可行性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平;李改维;;浅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合肥为例[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2 吴君炜;;生态城市之雨水利用规划实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3 石巍;孙凯;周文静;胡珉;汪红;刘华诚;;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4 张磊;蔡明;仇杰;;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5 王立杰;牛争鸣;白丹;罗长劳;仵尧如;韩文海;;旱区城市生态公园雨洪利用与示范[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6 徐尚玲;李海燕;;浅谈屋顶绿化和城市雨水回用技术[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7 周生元;杨帆;;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规划对策[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工程规划)[C];2012年

8 李文文;张吉祥;;基于低冲击开发(LID)技术的城市雨水利用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9 叶雪;董荔冰;;美国可持续场地评价系统及其应用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10 徐建初;林建海;黄渝;;雨水回用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研究[A];上海空港(第2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佩环;景观概念设计中审美重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邹君;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宁玲;城市景观系统优化原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陈杰;中小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5 苏晓静;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转型[D];同济大学;2007年

6 蔡琴;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规划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7 王效琴;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8 张琴;基于低碳模式的城市景观设计模型与方法论[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夏繁茂;节约型园林植物的应用与优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于冰沁;寻踪—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产生、发展与实践[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峰;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惠惠;节约型园林景观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程;滨海新区水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燕萍;江西港口物流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唐旎;线形语言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6 朱彩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7 王茜;对称性在景观营造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8 杨文哲;济南城区雨水资源化技术方案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9 李素霞;重庆市节约型园林植物配置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于涵;干旱与半干旱区节水型绿地建设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大鹏,宋云;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倍数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李谦盛;屋顶绿化栽培基质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3 张英杰;赵翠荣;;天台绿化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9期

4 王彦梅;;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8期

5 路毅;董艳桐;;城市绿地雨水利用的基本途径[J];北方园艺;2008年09期

6 仲衍伟;尹力;于燕;;大学校园雨水利用方案探讨[J];节能与环保;2008年02期

7 张书函,丁跃元,陈建刚;德国的雨水收集利用与调控技术[J];北京水利;2002年03期

8 丁跃元;德国的雨水利用技术[J];北京水利;2002年06期

9 车伍,李俊奇,刘红,孟光辉;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体系[J];北京水利;2003年03期

10 张思聪,惠士博,谢森传,吕贤弼;北京市雨水利用[J];北京水利;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建国;;从人水和谐、可操作角度谈排水规划编制办法[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明明;雨水池设计理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永先;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尼玛次仁;城市绿地系统对雨水径流削减作用的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刘丹丹;北方城市雨水资源价值认识及有效利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4 柳骅;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其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常俊丽;极简主义艺术及其对西方现代园林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6 元绍江;天津市建设节水型社会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张晶;城市雨水利用与城市水环境改善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8 陈希;美国现代主义景观设计思潮[D];天津大学;2003年

9 王芳华;西方景观设计中极简主义现象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赵晨洋;生态主义影响下的现代景观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亮;德国建筑中雨水收集利用[J];世界建筑;2002年12期

2 程明杨,徐志通;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实践[J];建设科技;2005年14期

3 曹文强;贾艾晨;李向宇;;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工程风险评价[J];给水排水;2008年10期

4 刘永亮;刘筠;;医院雨水收集利用方案[J];山西建筑;2010年12期

5 糜思慧;;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06期

6 王岚;张其成;陈星;;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方案及其效益分析[J];水资源保护;2013年02期

7 夏正付;张凯;龚俊;;高楼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21期

8 刘琨;黄明逸;许文涛;蒋晓宇;;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设计方法[J];治淮;2013年09期

9 梁文逵;;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研究现状与进展[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4年03期

10 刘琉;;雨水收集利用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2008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建新;郑大玮;;国外雨水收集利用与研究[A];第四次全国雨水利用技术研究会暨学术年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2 赖娜娜;袁承江;;北京中山公园雨水收集利用及下凹式绿地的建造[A];中国公园协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3 蒋方明;;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中的弃流设计[A];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英;邢柯;;浅谈城市雨洪控制利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李正信;[N];经济日报;2006年

2 记者 杨官荣;[N];昆明日报;2010年

3 记者 杨官荣;[N];昆明日报;2010年

4 李红梅;[N];中国水利报;2011年

5 高立洪;[N];中国水利报;2006年

6 龚节宣 鲍铭东;[N];中国改革报;2009年

7 记者 杨官荣;[N];昆明日报;2013年

8 齐振松;[N];中国环境报;2014年

9 刘扬;[N];北京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马国军;[N];济南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欣;苏州独墅湖高校校园雨水收集利用景观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张宇;长沙洋湖湿地公园雨水收集利用规划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3 李春芳;我国城市雨水收集利用产业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4 王胜利;海拉尔河东新区雨水收集利用的景观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杜国义;工业区雨水收集利用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袁璐;城市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的植物景观设计探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7 葛玉洁;绿色港口的规划建设及其雨水收集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赵谱;天津市不同下垫面的雨水收集利用技术[D];天津大学;2012年

9 厉晶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10 王鹏;建筑与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苏州独墅湖高校校园雨水收集利用景观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9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139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e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