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中山市岐江河滨水区景观设计的地域特色塑造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28 12:08

  本文关键词:中山市岐江河滨水区景观设计的地域特色塑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南理工大学》 2014年

中山市岐江河滨水区景观设计的地域特色塑造研究

区晓风  

【摘要】:滨水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景观元素,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它不仅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最能反映城市特色的区域。19世纪中叶,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城市已经开始一河两岸的城市格局的发展和滨水区的再开发。20世纪90年代,我国许多大城市也意识到滨水地区开发对城市构成和发展的重要性,也纷纷进行开发和研究,赋予了城市滨水区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机勃勃的活力气氛。 岐江河是中山的母亲河,,全长39公里,贯穿了中山市城区和11个镇区。岐江河滨水地区是中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标志性区域,体现了中山旧城的人文历史风貌。但由于历史上的经济发展状况等客观因素,现状建设较为杂乱,基础设施、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条件较为薄弱,综合景观效果不良,欲进行滨水区更新改造。基于这个发展现状,本文以中山市岐江河滨水区北至员峰桥,南至南外环路,南北沿岐江河总长度约为4.5公里为研究范围,设计总面积约83.19公顷,探讨中山市岐江河滨水区景观设计地域特色的塑造。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滨水区开发的地域性研究,深度发掘中山市的地域特色,从中山市地域性因素出发(包括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剖析地域因素对中山市岐江河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构思的影响以及景观规划设计的设计理念。本文共分五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滨水区和地域性的概念和设计应用;第二章主要阐述滨水区景观设计地域特色的塑造方法;第三章,针对中山岐江河,对其地域特色进行捕捉研究;第四章,提出中山岐江河滨水区景观设计地域特色塑造的思路和营造方法。第五章是本论文的结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84.1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钱欣;城市滨水区设计控制要素体系研究[J];中国园林;2004年11期

2 林箐,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年06期

3 吴威;奚文沁;奚东帆;;让空间回归市民——上海外滩滨水区景观改造设计[J];中国园林;2011年07期

4 卢艳来;;滨水区城市设计浅析——以汉堡港口新城为例[J];中外建筑;2013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郎小霞;城市滨水空间特色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璐璐;杨庆;年春燕;;矿业城市景观再生初探[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2 施旭升;;城市意象与诗意栖居[J];文化艺术研究;2010年05期

3 边春霖;;思考城市设计的天际线[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李悦;;老字号品牌对城市意象影响力研究综述[J];前沿;2010年23期

5 程丽颖;;城市滨水景观文化元素构成探究——以德阳旌湖为例[J];前沿;2012年12期

6 孙盛涛;;从梦到醒:三个小说文本中的城市意象解读[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蒋坤富;张述林;张帆;唐为亮;;城市主题文化形象定位研究——以云阳县为例[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孙倩;李兵营;;城市滨水岸线景观规划浅析——以龙口市滨海景观休闲带为例[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安丹;徐科峰;王华梅;;对高校校园外部空间规划设计的思考[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刘絮;徐科峰;李春媛;阎玉泉;;南国完璧——荆州古城墙价值与保护措施分析[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欣;刘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陈辉;刘松茯;;哈尔滨历史建筑保护的艺术性与原真性[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3 单超群;刘松茯;;历史建筑与历史地段的同构[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4 苏春雨;;历史文化街区的划定及保护研究——以欧洲两大城市及中国上海为例[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5 田长青;任继鑫;;浅析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体系”建构[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6 宾慧中;董玲;;古镇历史地段商业空间复兴探微——以浙江前童南大街商业更新为例[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7 史学民;李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地域文化的表达——以开封市中山路商业街街景文化艺术研究为例[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8 于海漪;许方;朱灶芳;;婺源游山古村落空间体系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9 陈谦;郭兴华;毕晓莉;;甘肃省青城镇保护研究初探[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10 李平谱;陈艳艳;张广厚;赵光华;;北京园博会园区客流组织仿真测试及优化研究[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倪文岩;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4 蒋莹;医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董菲;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闫晓云;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结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8 冯斐菲;让旧城的魅力再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周剑虹;文化线路保护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静帆;滇西德宏地区傣族传统村寨景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冬丽;城市公园中的空间立体系统营造[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唐珣;柳与园林造景[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黄远鸣;武汉市居住小区边界空间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黄兰;中山沙田水乡聚落户外空间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俊岩;武汉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陈鑫;清代以来恩施市城镇景观演变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董桥锋;素朴之美——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吴鹏;城市公园改造中文化的延续[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10 于斯惟;野生动物园规划与设计初探[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怡,王曦;城市意象形态——一种致力于创造城市特色的城市设计方法[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孙焕丽;郭斌;申新;;滨海湾区城市建设手法探析——以青岛市小港湾区域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为例[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 李郇;许学强;;广州市城市意象空间分析[J];人文地理;1993年03期

4 朱润钰;甄峰;;城市滨水景观评价研究初探——以南京市莫愁湖滨水区为例[J];四川环境;2008年01期

5 杨芸;论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法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J];四川环境;1999年01期

6 刘晶;陈敏;;山地城市景观特色分析——以青岛滨海山地城市景观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林荣;试论城市滨水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J];四川建筑;2003年03期

8 刘志尧;城市滨水区再开发的一则实例─—伦敦道克兰地区改造复兴工程述评[J];时代建筑;1999年03期

9 李麟学;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的整合[J];时代建筑;1999年03期

10 吴良镛;北京宪章[J];时代建筑;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山东 刘波 谭键;[N];中国花卉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栾春凤;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伟;道观园林道教特色评价和营造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2 于爽;城市滨水地区改造更新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王笑凯;天际线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朱晓青;杭州城市景观意象与空间格局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杨猛;城市景观水体的综合指标评价方法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6 徐从燕;山东沿海景观生态格局、评价与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建伟;城市滨水空间评价与规划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8 袁凤宾;城市滨水景观特色的挖掘与塑造[D];武汉大学;2005年

9 段强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赵新意;街道界面控制性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中山市岐江河滨水区景观设计的地域特色塑造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中山市岐江河滨水区景观设计的地域特色塑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7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77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f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