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防腐涂层在不同腐蚀环境中的防腐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3 13:46

  本文关键词:防腐涂层在不同腐蚀环境中的防腐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青岛理工大学》 2013年

防腐涂层在不同腐蚀环境中的防腐性能研究

伯忠维  

【摘要】:涂覆有机防腐涂料是金属腐蚀防护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人们对腐蚀防护的要求提高,要求防腐涂料能在各种复杂环境中具有超长年限的防腐性能,因此需要涂料具有各种优异的综合性能才能满足要求。本文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化学阻抗谱(EIS)等研究方法,对比研究了环氧云铁、聚氨酯以及聚脲等三种防腐涂层,在5%盐水浸泡、湿热环境、干湿循环及紫外光加速老化与干湿循环交替作用条件下,其光泽度、附着力等性能的变化规律,分析其防腐性能。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聚脲、聚氨酯、环氧云铁等三种涂层常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聚脲涂层的拉伸强度为26.65MPa,为环氧云铁和聚氨酯的6.9倍、2倍;断裂伸长率为498.33%,为环氧云铁涂层、聚氨酯涂层的11倍、47倍;三种涂料的表干时间分别为47s、1.5h、2.5h,凝胶时间分别为10s、4h、7h;上述涂料的固含量分别为97.8%、89.2%、67.8%,,都为高固含量涂料,且聚脲涂层零VOC;三种涂层的吸水率分别为2.16%、4.21%、1.17%;常温湿附着力均大于3.0MPa,且一定温度范围内仍保持足够的湿附着力。 2、5%盐水浸泡腐蚀研究表明,聚脲涂层、聚氨酯涂层、环氧云铁涂层经5%盐水浸泡90d时,失光率为别为4%、16%、16%;聚脲涂层、环氧云铁涂层附着力为2.42MPa、1.15MPa;聚氨酯涂层76d时鼓泡;SEM对涂层/金属界面分析提示出,聚氨酯涂层下金属发生严重腐蚀,环氧云铁涂层下金属有腐蚀迹象,聚脲涂层/金属界面完好,其防腐性能良好;EIS实验表明,聚氨酯涂层在21d已经失效,聚脲涂层和环氧云铁涂层处于浸泡中期阶段。结合涂层在105Hz处相位角及孔隙率随时间的的变化,可知上述5%盐水腐蚀研究结果证实聚脲涂层的防腐蚀能力优于其它两种涂层。 3、湿热腐蚀实验研究显示,经90d湿热老化后聚脲涂层等三种涂层均产生轻微失光;湿热老化后聚脲涂层在老化90d时仍保持2.63Mpa的附着力,而聚氨酯涂层和环氧云铁涂层分别在65d、82d时丧失附着性;SEM界面分析可知,聚氨酯和环氧云铁涂层下金属都出现不同程度腐蚀,聚脲涂层防护良好。EIS实验结果显示,28d时仅聚氨酯涂层电阻小于106Ω.cm2,表明涂层失效,其它两种涂层有效。综合105Hz处相位角及涂层孔隙率随时间变化的可知,环氧云铁涂层的防腐性能最好。EIS实验结果与宏微观实验中聚脲涂层的防腐性能最优的结果相矛盾,这可能与涂层实验厚度有关。 4、干湿循环腐蚀实验研究表明,经90d干湿循环腐蚀后聚脲涂层、聚氨酯涂层、环氧云铁涂层均有不同程度的失光,三种涂层附着力均大于2.00MPa;SEM证实90d干湿循环后涂层与金属粘附性良好,且金属基材均没有产生腐蚀。EIS实验结果显示,经35次干湿循环腐蚀后,聚脲和聚氨酯涂层电阻值分别为1.60×106Ω.cm2、1.38×106Ω.cm2,涂层仍具有防护功能;而环氧云铁涂层5.52×105Ω.cm2,涂层已丧失防腐性能。研究结果证实,聚脲在干湿环境中的防腐性能最优,聚氨酯次之,环氧云铁最差。 5、紫外线加速老化与干湿循环交替腐蚀试验研究表明,经90d腐蚀后,聚脲涂层、聚氨酯涂层、环氧云铁涂层都严重失光,实验期间聚脲涂层附着力始终高于其余两种涂层,90d时其涂层附着力分别为2.92MPa、1.83MPa、1.61MPa,SEM界面分析显示,三种涂层下金属均没有腐蚀。EIS实验结果显示,三种涂层失效时间分别为35d、28d、21d。实验结果表面,聚脲涂层在在紫外光加速老化与干湿循环交替作用下的防腐性能最好,聚氨酯涂层的防腐性能次之,环氧云铁涂层最差。 通过以上实验研究可知,聚脲防腐涂层在上述四种腐蚀环境中防腐性能优于聚氨酯和环氧云铁两种防腐涂层,研究结果为聚脲防腐涂层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实验数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G174.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鹏;卢敏;张安慧;于运花;;填料对聚脲弹性体防滑耐磨性能的影响[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0年02期

2 于晓辉,朱晓云,郭忠诚,龙晋明;鳞片状锌基环氧富锌重防腐涂料的研制[J];表面技术;2005年01期

3 殷锦捷;周华利;;有机硅和环氧树脂复合改性聚氨酯涂料的研制[J];表面技术;2010年06期

4 潘肇基;有机涂层湿附着力的研究[J];材料保护;1994年02期

5 周立新;杨卓如;;水性环氧防腐涂料的研制[J];电镀与涂饰;2007年04期

6 李运德;左禹;;常温固化FEVE氟碳涂料耐候性地区差异研究[J];电镀与涂饰;2009年06期

7 王晓东,侯锐钢,茆凌峰,戴华;玻璃鳞片涂料的应用状况[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1年S1期

8 张鉴清,孙国庆,曹楚南;评价有机涂层防护性能的EIS数据处理[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4年04期

9 张鉴清,曹楚南;电化学阻抗谱方法研究评价有机涂层[J];腐蚀与防护;1998年03期

10 张基沛;玻璃鳞片涂料的重防腐蚀作用[J];腐蚀与防护;2003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赵志鸿,李桂珍;2001年我国热固性工程塑料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02年05期

2 黄微波;张静;吕平;葛海燕;;ACIS法研究聚脲涂层砂浆防护性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3 赵国燕;郭金福;卢印;;Cs_3(HSO_4)_2(H_2PO_4)的制备及其导电性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李凌杰;于生海;雷惊雷;何建新;王敬丰;潘复生;;NaCl介质中AZ31镁合金的动态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06期

5 李花;左禹;;耐热和耐蚀的环氧有机硅涂料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6 徐正彬;贾梦秋;;碳化硼的改性及其在有机硅树脂中的应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2期

7 张曾生;熊金平;左禹;;片状无机富锌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2期

8 宋蔚;郝敬梅;邓宇;;扩链剂间苯二胺酰基化改性对聚脲性能的影响[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9 王海龙;乔宁;魏刚;;地热水管道防腐涂层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李晶;黄丽;;防腐阻燃型玻璃鳞片/环氧树脂涂料的性能[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微波;刘旭东;吕平;马学强;;京沪高速铁路聚脲防护工程要点剖析[A];第十五届全国涂料与涂装技术信息交流会暨商用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涂装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曹树印;廖有为;夏亮;周庆军;吴志高;谭锐;;聚脲搭接剂的开发与应用[A];全国第十三届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高志明;文丽娟;;阴极保护电位对Q235钢氢脆敏感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A];中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洋洋;高志明;王震;;阴极保护对Q235钢空泡腐蚀行为影响的研究[A];中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袁振;赖振峰;曹春莉;朱宁;贺奎;王万金;;高速铁路用PU/EP基封闭底涂配方与性能研究[A];新防水堵漏工程标准宣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亮;魏涛;韩炜;;聚脲/纳米SiO_2复合涂层材料的制备及其抗冲磨性能的研究[A];泄水建筑物安全及新材料新技术应用论文集[C];2010年

7 徐雪峰;白银;余熠;;水工泄水建筑物高分子抗冲磨护面材料[A];2011全国水工泄水建筑物安全与病害处理技术应用会刊[C];2011年

8 陶长元;薛红涛;刘作华;杜军;范兴;刘仁龙;;聚二乙烯基乙炔的氢氯化改性[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康嘉杰;徐滨士;王海斗;王成彪;;基于电学方法的再制造零部件缺陷检测与寿命预测应用基础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黄微波;刘旭东;马学强;向佳瑜;;喷涂纯聚脲技术在水利工程防护中的应用与展望[A];第十四届全国涂料涂装技术信息交流会暨交通用涂料涂装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雪婷;海洋优势菌种附着腐蚀Fe_3Al及其复合材料界面与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洪芬;涉海抗菌耐蚀性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王爱萍;改性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制备及其在模拟海水中光生阴极保护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张伟;干湿交替环境中有机涂层失效过程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刘春侠;锗在锌电积中的行为及添加剂作用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张启波;咪唑基离子液体在锌电沉积中的作用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赵立英;环保型高强高韧端氨基聚醚—环氧树脂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蒋雪松;用于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的免疫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黄君冉;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的压电免疫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王鹤峰;不锈钢表面氮掺杂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宇;纳米TiO_2的表面改性及其对聚氨酯涂层耐蚀性能的影响[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徐珊;奥氏体不锈钢点蚀行为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李新义;红壤土壤腐蚀直接、连续监测技术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梁静;钛合金精密腐蚀加工工艺及机理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5 任振伟;高压扭转工艺对生物镁锌钙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6 刘浩宇;静水压力和交变压力对环氧涂层失效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张颖君;聚苯胺对镁合金环氧防护涂层耐蚀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丛园;缝隙和静水压力环境对316L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李瑞;三电极电化学传感器等效电路模型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徐乐;树脂炭包覆微晶石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丕坤;氟涂料(氟碳漆)在飞机上的应用[J];中国表面工程;2001年03期

2 刘志文,刘敬福,李赫亮,李智超;表面处理对环氧胶粘涂层剪切强度的影响[J];表面技术;2002年03期

3 刘敬福,李赫亮,李智超;纳米填料对环氧胶粘涂层强度及耐磨性的影响[J];包装工程;2003年06期

4 梁峰;刘宏伟;张鉴清;曹楚南;林海潮;董建梁;;沥青涂层下A3钢腐蚀的交流阻抗研究[J];材料保护;1992年12期

5 李忠东;EIS技术在涂膜防腐蚀测试中的应用[J];材料保护;1996年06期

6 金晓鸿,郑添水;鳞片状锌基环氧富锌底漆的研究[J];材料保护;1999年04期

7 洪晓斌;谢凯;盘毅;肖加余;;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5年10期

8 张顺;谢建良;邓龙江;;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耐热胶粘剂的研制[J];材料导报;2006年S1期

9 徐龙贵,刘娅莉;氟树脂涂料的研究动向[J];电镀与涂饰;2001年04期

10 黄先威,肖鑫,易翔,肖歌良;水性环氧防腐涂料的研制[J];电镀与涂饰;200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鑫茂;聚脲防护涂层耐候老化及耐介质腐蚀性能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琼琰;城市燃气管网防腐及涂层缺陷检测技术[J];上海煤气;2001年05期

2 王利;水介质单体液压支柱的研制[J];煤炭技术;2002年08期

3 马利;李建凤;甘孟瑜;严俊;贺玲;;SDBS对聚苯胺/氧化镝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09年07期

4 李谦定,刘祥,蔡建国;Fx-a缓蚀剂的应用性能[J];油气田地面工程;1996年03期

5 刘琰,尤宏,胡立江,张小明,孙德智;VMS有机-无机杂化膜的制备及其防腐性能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6 曹开玉;于红智;孙启明;;薄层保温防腐涂料的研制与应用[J];涂料工业;2007年02期

7 车轶材;;新型水性无机富锌涂料[J];电镀与涂饰;2007年11期

8 王刚;刘维锦;;聚苯胺改性涂料的防腐性能研究[J];涂料工业;2008年07期

9 王志国;;储油罐抗静电耐油防腐涂料的选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10 田惠文;李伟华;宗成中;侯保荣;;纳米SiO_2改性环氧涂层的防腐性能[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庆浩;宁方平;胡海军;;聚吡咯及其共聚物功能化环氧树脂基防腐涂料制备研究[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杨海奎;马世宁;胡军志;;Al-Re高速电弧喷涂层防腐性能探讨[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3 高松;张华;姜林庆;;埋地钢质管道防腐层的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输配专业委员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建华;张广利;章骏;吴昊;;EIS用于含氟聚氨酯涂层防腐性能的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王小燕;张卫国;王宏智;姚素薇;;纳米TiO_2/醇酸清漆复合涂料的防腐性能的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6 万涛;;底面合一电泳涂料标准的制定对涂料涂装发展的影响[A];纪念第39届“世界标准日”标准化学术论文汇编[C];2008年

7 王奇;朱炳寅;周炜;;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体育馆结构设计[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Nabil Zaki;RayLindeeann;;富含碳的沉积高效碱性无氰镀锌工艺[A];2002北京电镀行业清洁生产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强壮;谢正元;关炳良;李居泽;;OVM体外预应力材料及体系[A];新世纪预应力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王巍;许立坤;李相波;;海水中智能防腐涂层对紫铜耐蚀性能的电化学规律[A];中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晓莉;[N];河北科技报;2003年

2 记者 杨宏辉;[N];中国化工报;2009年

3 ;[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4 记者 刘国安 通讯员 张静张艳芳;[N];中国石油报;2006年

5 曲照贵 静菊;[N];中国化工报;2007年

6 记者 桂雪琴;[N];中国船舶报;2006年

7 王丹;[N];中国建材报;2007年

8 解小如 陈中合;[N];中国化工报;2003年

9 ;[N];济南日报;2005年

10 杨洁;[N];石油管道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惠文;环境友好型钢筋阻绣剂的防腐性能和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2 应华根;钕铁硼烧结磁体的化学镀表面防护处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陈东风;消失模铸造镁合金表面合金化/陶瓷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高焕方;镁合金环保型化学转化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薛丽莉;水性环氧涂层/碳钢体系腐蚀电化学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6 邱日;铜基体微纳米金属枝晶的制备、润湿性及其防腐性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7 杨小刚;聚苯胺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防腐性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8 余会成;6063铝合金三价铬化学转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孙正军;竹材的分级与应用[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10 张军瑞;高性能透明聚氨酯涂层的制备、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伯忠维;防腐涂层在不同腐蚀环境中的防腐性能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2 王建飞;碳钢表面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在海水中的防腐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赵洪东;氧化态和掺杂聚苯胺的电沉积及防腐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陈耿;脉冲电沉积镍铬镀层及其防腐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邱善广;低压冷喷涂铝涂层的防腐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6 罗丞;掺杂聚苯胺/环氧树脂防腐涂料制备与防腐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7 张婷;无溶剂厚膜型环氧涂料的制备及其防腐性能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程;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防腐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

9 高婷;二次掺杂聚苯胺的合成及其防腐性能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朱光;聚(3,4-乙撑二氧噻吩)防腐涂层的制备及其海洋防腐性能[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防腐涂层在不同腐蚀环境中的防腐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83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883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0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