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T6铝合金脉冲激光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4 08:56

  本文关键词:6082-T6铝合金脉冲激光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5年

6082-T6铝合金脉冲激光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

魏阿娟  

【摘要】:6000系铝合金成型性好、比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且易于回收,是汽车外覆盖件及零部件制造理想的轻量化材料之一。6000系铝合金属于Al-Mg-Si系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合金性能对温度和成分的变化极为敏感,焊接过程存在合金元素氧化和烧损严重、焊缝区组织不均、热裂纹倾向大及接头不等强性等问题,对焊接技术要求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6000系铝合金在汽车中的应用。本文针对薄板6082-T6铝合金材料特点,选用功率密度高、线能量易控制及焊接变形量小的脉冲激光热源,,开展了无填充焊丝和填充焊丝条件下的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 试验研究了脉冲激光焊接过程、温度场分布及接头成形特点,建立了熔池受力模型,分析了无填充焊丝接头的微观组织,探讨了接头缺陷的产生机理及预防措施。试验结果表明,6082-T6铝合金脉冲激光焊接过程伴随金属蒸汽及焊接烟雾的产生,其中,焊接烟雾的形成与合金中Al和Mg元素的汽化蒸发有关;距离焊缝中心1mm~8mm处测点热循环曲线峰值温度分别为1221℃、559℃、335℃、247℃、232℃、203℃、185℃及165℃,越靠近焊缝中心,峰值温度梯度变化越大,平均升温速率及冷却速率越高,1mm测点平均升温速率达到566.16℃/s,冷却速率达到38.44℃/s,曲线在液相线温度以上停留时间为2.88s~3.26s。熔池金属受到脉冲激光冲击力、金属蒸汽反作用力、熔池表面张力、保护气流吹力、夹具拘束力及液态金属自身重力的综合作用,且受力的形式及大小随激光能量而变化。无填充焊丝接头的焊缝区由单独脉冲作用形成的粗大柱状晶区、多个脉冲共同作用形成的等轴细晶区以及过渡区组成,焊缝区相组成为-Al固溶体;热影响区由低温固态相变区及高温熔合区组成;接头易产生塌陷、飞溅、热裂纹及气孔缺陷。 试验通过单脉冲能量、平均峰值功率密度及光斑重叠率计算,分析了脉冲电流、焊接速度及脉冲波形对接头成形的影响规律。工艺参数对接头成形的影响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接头未焊透,截面呈半圆形,接头深宽比值为0.5~0.7;第二阶段,接头临界焊透,截面呈“V”型,接头深宽比值增加至0.7~0.9;第三阶段,接头完全焊透,截面呈“U”型,接头深宽比值下降至0.7~0.8。 试验通过填充焊丝调整焊缝成分,其中,填充富Si焊丝(ER4043和ER4047)的接头焊缝区由-Al和(-Al+Si)共晶相组成,共晶物呈条状非连续态分布于固溶体的晶界,少量呈颗粒状或短棒状分布于晶粒内部;填充富Mg焊丝(ER5356)的接头焊缝区由-Al和β-Mg2Si金属间化合物组成。与无填充焊丝时相比,填充焊丝使接头抗拉强度提高了73%~180%。其中,填充ER4047的接头抗拉强度最高,为234.26MPa,达到母材强度的69.19%,断口呈韧性断裂;填充ER4043的接头抗拉强度为207.79MPa,达到母材强度的61.37%,断口呈韧性断裂;填充ER5356的接头抗拉强度最低,为144.18MPa,达到母材强度的42.58%,断口呈脆性与韧性混合断裂。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40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C.C.Chang;C.P.Chou;S.N.Hsu;G.Y.Hsiung;J.R.Chen;;Effect of Laser Welding on Properties of Dissimilar Joint of Al-Mg-Si and Al-Mn Aluminum Alloys[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10年03期

2 B.H.Kim;W.T.Oh;C.H.Kim;J.H.Kim;Y.S.Kim;Y.H.Park;;Effects of Weaving Laser on Weld Microstructure and Crack for Al 6k21-T4 Alloy[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11年01期

3 关绍康,姚波;预时效及预应变对Al-Mg-Si基汽车板材性能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01年12期

4 韩方圆;崔令江;;铝合金板材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13年03期

5 崔丽;李晓延;贺定勇;陈俐;巩水利;;5A90铝锂合金Nd:YAG激光焊缝组织的晶粒形态与晶粒取向[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春鹰;石岩;张宏;;纯Cr粉末激光熔覆层组织分析[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04期

2 王海艳;戚文军;农登;宋东福;周楠;;6061-O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3期

3 常青松;罗杰;;微波组件产品的激光密封焊接技术[J];半导体技术;2011年05期

4 从保强;齐铂金;周兴国;罗军;;高强铝合金复合脉冲VPTIG焊缝组织和性能[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 蔡刚毅;吕广庶;马壮;;消除7A05铝合金板材各向异性的热处理工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6 王承遇;李松基;陶瑛;张咸贵;;高能量密度束流在玻璃加工中的应用[J];玻璃与搪瓷;2008年06期

7 王承遇;卢琪;陶瑛;;艺术玻璃和装饰玻璃(终)——发展前景[J];玻璃与搪瓷;2009年04期

8 刘存龙;吕耀辉;向永华;夏丹;徐滨士;;变极性等离子弧铝合金熔覆层组织和性能[J];中国表面工程;2009年02期

9 薛蕾;黄一雄;卢鹏辉;陈静;林鑫;黄卫东;;激光成形修复ZL104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10年01期

10 曹丽杰;;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缺陷的研究进展[J];表面技术;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林;刘谦;邱骥;戴庆荣;;7A52铝合金水蒸气等离子弧焊缝纵向裂纹冶金分析[A];第七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表面工程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2 李仲华;袁鸽成;朱振华;路浩东;曾国勋;;搅拌摩擦焊接5083铝合金焊缝缺陷分析[A];低碳技术与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田新国;王斌修;;AISI321不锈钢激光表面合金化工艺研究[A];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王友彬;林毅;胡治流;曾建民;;Mn对冷轧Al-Mg-Si-Cu合金再结晶行为的影响[A];2010(南昌)中西部第三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斌修;滕杰;;自动流量平衡阀阀芯的激光加工工艺研究[A];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李来平;冯林平;黄霞;吴龙飞;;脉冲TIG焊工艺参数对2A14铝合金接头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A];第十五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石红信;丁高剑;代乐宜;朱锦洪;宋书中;;变极性TIG焊电源二次逆变控制电路的设计[A];第十五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姜祎;吕耀辉;徐滨士;刘存龙;向永华;夏丹;;填充金属对2A12铝合金变极性穿孔等离子焊缝的影响[A];第十五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陈禹圻;;耐火模具激光表面熔覆技术[A];2011年“天山重工杯”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暨第五届机械工业节能减排工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润霞;李荣德;袁晓光;曲迎东;黄宏军;;Ti和Mn对铸造Al-Si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A];2008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Liquid Phase Behavior during Elevated Temperature Deformation of the Fine-Grained 5083 Al Alloy[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09年05期

2 路洪洲;马鸣图;游江海;李志刚;;铝合金汽车覆盖件的生产和相关技术研发进展[J];世界有色金属;2008年05期

3 熊焕;低温贮箱及铝锂合金的应用[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1年06期

4 袁华,孙友松,肖小亭;汽车制造与塑性加工技术[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5年03期

5 宋志海;;汽车用铝合金及其塑性加工技术[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6年05期

6 王希靖;铝合金5030的激光焊接[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7 彭晓东,李玉兰,刘江;轻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J];机械工程材料;1999年02期

8 孙荣滨;;轿车门内用5754铝合金板材的研发[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9年07期

9 王祝堂;;汽车工业的发展与铝[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1年01期

10 王祝堂;张新华;;汽车用铝合金[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波;顾济华;桂如胜;;脉冲激光加热材料的温度场解析[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脉冲激光微型焊接的试验研究和应用[J];焊接;1980年02期

3 李晓山,季汉庭,熊大章;连续激光和脉冲激光切割法的研究[J];航空工艺技术;1989年04期

4 李儒荀;;脉冲激光射线强化金属材料的规律[J];电加工;1990年01期

5 刘志东,杨怡生,余承业;脉冲激光强化材料中冲击波的压强及其传播估算[J];航空工艺技术;1993年03期

6 周艳,乔雨;脉冲激光用于硬岩开采[J];世界采矿快报;1994年06期

7 李儒荀;脉冲激光射线强化金属材料的几个问题[J];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8 陈维岳,陶连发;应用多脉冲激光—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沉积物中某些微量元素[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85年06期

9 黄燮中;周以瑛;;不能进入大空场的测量方法[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88年01期

10 段祝平,周益春;脉冲激光对薄靶产生的“反冲塞”效应[J];力学进展;199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春花;安伟科;邱锡钧;李儒新;;μ-子催化核聚变中强脉冲激光对介原子μ~3He的电离[A];2004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2 杨健;文明;洪延姬;叶继飞;;基于椭球点火模型的脉冲激光推进流场演化数值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3 刘波;陈念江;张忠萍;姜东升;滕渊;耿林;;微脉冲激光人卫测距技术[A];2008年激光探测、制导与对抗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冒晓莉;肖韶荣;;雾对脉冲激光时延展宽的测量[A];第十一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文暄;邓甲昊;李月琴;;脉冲激光高精度测距的数据处理方法研究[A];2007年光电探测与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姜远飞;陈安民;刘航;丁大军;金明星;;脉冲激光烧蚀铝等离子体粒子速度分布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叶雁;郑贤旭;李作友;李泽仁;钟杰;刘振清;罗振雄;;用脉冲激光同轴全息技术测量微射流[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8 叶林茂;刘凯欣;刘伟东;;脉冲激光作用下玻璃表面的微观结构[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罗耕星;陈光南;;脉冲激光熔化过程热物理特性的有限元分析[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周建忠;高彬;黄舒;樊玉杰;范金荣;朱伟;徐增闯;;一种新型复合微尺度脉冲激光冲压仿形工艺的实验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束洪福;[N];科技日报;2009年

2 张端明 曹小艳 整理;[N];中华读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曙东;脉冲激光除漆的理论模型、数值计算与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2 王金伟;连杆/箱体主轴承座裂解槽脉冲激光加工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何跃娟;金属管状材料中脉冲激光热弹激发超声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4 凌浩;特定气氛中的脉冲激光烧蚀及其在薄膜制备上的应用[D];复旦大学;2004年

5 柯林达;脉冲激光微烧结金属粉末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马英起;单粒子效应的脉冲激光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7 方智恒;整形脉冲激光驱动CH平面靶一维压缩的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9年

8 陈传松;HgCdTe脉冲激光损伤机理及等离子体特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峰烈;金属材料纳秒紫外脉冲激光微抛光理论与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夏雄平;温密等离子体中非线性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冒晓莉;雾对脉冲激光传输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2 刘鎏;弥散介质内脉冲激光传输过程的蒙特卡罗法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刘磊;脉冲激光与冰相互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史旭峰;脉冲激光能量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任与非;透反类介质内脉冲激光传输的时空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6 郑小婵;微秒脉冲激光制备黑硅材料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陈怡星;脉冲激光表面微造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8 王剑峰;数字化脉冲激光测距信号处理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9 李祥震;脉冲激光信号检测与软件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10 邱兆飚;脉冲激光除锈工艺研究及便携式激光除锈系统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6082-T6铝合金脉冲激光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02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902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d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