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基于磁记忆的金属管道损伤检测及评估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5 01:26

  本文关键词:基于磁记忆的金属管道损伤检测及评估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年

基于磁记忆的金属管道损伤检测及评估方法研究

焦江娜  

【摘要】:铁磁性管道是我国能源运输的主要工具,但管道的腐蚀、穿孔、断裂等情况时有发生,造成极大的安全问题。定期对管道进行安全评估,是预防突发性事故的主要手段。然而,传统的超声波和漏磁检测等技术或者对构件表面粗糙要求较高,或者需要额外的充磁设备,无法满足新形势的新需求。因此,金属磁记忆无损检测技术凭借其简易性、非接触性和预知性而得以推广应用。本论文基于磁记忆检测技术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研究:首先,分析铁磁性材料在弹塑性形变和断裂状态下的磁特性。弹性阶段引入Jiles-Atherton(J-A)模型,反映有磁致伸缩性质变化的有效场随应力的变化规律;在塑性阶段利用基于位错理论的修正的J-A模型,考虑引起磁化变化的四个因素:位错增值、磁塑性能、残余应力能和退磁能,建立塑性变形有效场模型,推导出钉扎系数和磁畴耦合系数对塑性应变的影响;在断裂阶段,材料发生有正负峰值的磁化突变现象,借助三维磁偶极子模型模拟磁化突变现象。其次,以Q235铁磁性管道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并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其磁化特征,研究弹性阶段、塑性阶段和断裂阶段的磁信号变化规律,得到断裂阶段的磁化突变远大于弹塑性阶段的结论;基于不同变形阶段磁信号特征,进一步研究断裂阶段时,缺陷形状、缺陷直径、提离高度和缺陷方位等因素对磁信号的影响规律,发现缺陷形状和直径主要通过漏磁面积的改变影响磁信号大小,随着漏磁面积的增大,突变信号增强,而提离高度和缺陷方位则主要受辐射距离和角度的影响,远离辐射源,磁信号变弱;并探索相应的磁信号评估参数,建立缺陷特征和磁信号特征的定量关系。再次,研制磁记忆检测设备探头模块,主机模块和屏蔽装置模块。对地面石油管道进行测量实验,提出采用改进的小波自适应阈值降噪法对磁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再通过BP神经网络训练样本模型,并建立matlab图形用户界面,最终得到金属磁记忆定量化评估系统,实现对管道缺陷个数、缺陷埋深、缺陷类型等的智能评估功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115.2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董丽虹;徐滨士;董世运;王丹;;金属磁记忆技术用于再制造毛坯寿命评估初探[J];中国表面工程;2010年02期

2 刘慧芳;张鹏;周俊杰;于林;;油气管道内腐蚀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8年05期

3 张世翔;章言鼎;;青岛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分析与整改建议[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12期

4 任吉林;陈晨;刘昌奎;陈曦;舒铭航;陈星;;磁记忆检测力-磁效应微观机理的试验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08年05期

5 梁志芳;王迎娜;李午申;白世武;薛振奎;;焊接裂纹金属磁记忆信号特征研究的进展[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冷建成;基于磁记忆技术的铁磁性材料早期损伤诊断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2 李建伟;弱磁场下铁磁材料磁机械效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新蕾;金属磁记忆检测机理的试验研究与有限元仿真[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光;张卫民;王朝霞;袁俊杰;;基于磁记忆法的焊接缺陷检测技术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2 冷建成;徐敏强;邢海燕;;铁磁构件磁记忆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材料工程;2010年11期

3 廖建彬;周海峰;;基于ANSYS的金属构件磁记忆检测效果仿真[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熊昌胜;何仁洋;陈华伟;黄辉;李国美;;钢质管道外壁爬行漏磁检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J];管道技术与设备;2010年01期

5 戴光;于永亮;杨志军;杨海英;;管道缺陷与补板漏磁场识别技术研究[J];管道技术与设备;2010年02期

6 薛楠;董丽虹;徐滨士;王慧鹏;董世运;;曲轴再制造毛坯连杆轴颈表面损伤对剩余疲劳寿命的影响[J];中国表面工程;2012年04期

7 郭国明;丁红胜;谭恒;石志萍;;铁磁性材料的力磁效应机理探讨与实验研究[J];测试技术学报;2012年05期

8 吴益文;汪宏斌;华沂;王迎春;徐凌云;吉静;任晨;;调质态40Cr钢旋转弯曲疲劳寿命与显微组织的关系[J];中国表面工程;2012年05期

9 张江江;张志宏;羊东明;刘冀宁;高淑红;;油气田地面集输碳钢管线内腐蚀检测技术应用[J];材料导报;2012年S2期

10 孙鹏然;;天然气长输管道的防腐与防护措施[J];管道技术与设备;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文坚;;磁记忆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展望[A];2014陕西省第十四届无损检测年会暨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常亮;面向再制造铁磁性构件损伤程度的磁记忆/超声综合无损评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阙源;套损井综合治理保障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张国光;管道周向励磁漏磁内检测技术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4 王翔;48MnV退役曲轴剩余疲劳寿命测评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冷建成;基于磁记忆技术的铁磁性材料早期损伤诊断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徐明秀;铁磁材料疲劳过程中的磁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姚凯;基于金属磁记忆法的铁磁材料早期损伤检测与评价的实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8 舒林森;离心压缩机再制造叶轮服役寿命预测模型及数值仿真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9 张旭刚;废旧机床再制造性评估与再制造工艺方案决策方法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4年

10 薛楠;曲轴再制造毛坯剩余寿命无损评估技术基础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新蕾;金属磁记忆检测机理的试验研究与有限元仿真[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潘强华;磁记忆检测技术力—磁效应的试验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杨林;基于有限元的钢管周向磁化漏磁检测方法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4 刘平;脉冲漏磁的集成无损评估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崔剑雷;高清晰度三轴漏磁管道内检测器主控系统设计[D];天津大学;2012年

6 邓士伟;基于PC104的输油管道泄漏检测定位系统[D];天津大学;2012年

7 李波;小波分析在磁记忆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8 张阳;机械应力引致的裂纹扰动磁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9 孙艳婷;金属管道裂纹的金属磁记忆定量化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10 高广兴;特种设备金属磁记忆检测方法研究及应用[D];河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民,A A Doubov,孙海涛,刘红光;高强度钢磨削时的金属磁记忆现象初探[J];兵工学报;2005年03期

2 尹大伟;徐滨士;董世运;董丽虹;冯晨;;不同检测环境下磁记忆信号变化研究[J];兵工学报;2007年03期

3 ;Influence of stress on the stray field signals of ferromagnetic materials[J];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2008年05期

4 张卫民,董韶平,杨煜,许淳淳,池琳,陈晓梅;磁记忆检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张卫民,刘红光,孙海涛;中低碳钢静拉伸时磁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6 袁俊杰;张卫民;刘红光;王朝霞;;动载荷作用下铁磁性试件的磁记忆效应[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7 刘红光;张卫民;王朝霞;袁俊杰;;基于磁记忆法的焊接缺陷检测技术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8 徐滨士,刘世参,李仁涵,姚巨坤,向永华;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的基本途径及发展前景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4年02期

9 董世运;徐滨士;董丽虹;王丹;;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用于再制造毛坯寿命预测的试验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6年S1期

10 董丽虹;徐滨士;董世运;尹大伟;;金属磁记忆技术检测低碳钢静载拉伸破坏的实验研究[J];材料工程;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石常亮;面向再制造铁磁性构件损伤程度的磁记忆/超声综合无损评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梁志芳;焊接裂纹的金属磁记忆特征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刘青昕;油田套管状况测井及套管应力检测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4 王威;钢结构磁力耦合应力检测基本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5 邢海燕;基于磁记忆技术的疲劳损伤评估及寿命预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亚梅;油气管道的磁记忆检测技术应用及其对比性定量的初探[D];天津大学;2004年

2 邸新杰;焊接裂纹金属磁记忆漏磁场特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刘桂良;磁记忆检测技术在典型钢结构无损检测中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4 徐明秀;基于磁记忆技术的铁磁性材料旋转弯曲疲劳损伤诊断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王云雷;美国管道运输监管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凤云;;拉应力引起的磁记忆特性及其与检测时间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陈钘;王晓凤;杨恩;李路明;;铁磁构件拉压试验中的磁记忆效应研究[J];无损检测;2007年05期

3 蹇兴亮;周克印;;构件形状对金属磁记忆检测的影响[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7年05期

4 李光霁;孙国豪;潘家祯;;3σ方法在磁记忆检测中的应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5 陈星;刘昌奎;陶春虎;董世运;王丹;石常亮;;金属材料拉伸损伤的磁记忆表征[J];无损检测;2009年05期

6 常福清;刘东旭;刘峰;;磁记忆检测中的力-磁关系及其实验观察[J];实验力学;2009年04期

7 任吉林;王进;范振中;宋凯;唐继红;;一种磁记忆检测定量分析的新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10年02期

8 高广兴;沈功田;胡斌;张万岭;李金海;吴占稳;;在用起重机金属磁记忆检测的信号特征及验证[J];无损检测;2010年05期

9 黄海鸿;刘儒军;张曦;汪燕;刘志峰;;面向再制造的510L钢疲劳裂纹扩展磁记忆检测[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10 周培;任吉林;孙金立;宋凯;王振;;李萨如图在磁记忆二维定量检测中的应用[J];航空学报;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克勤;周舰;何石;王洪柱;张旭;黄冬林;;多通道磁记忆检测仪研制[A];国产科学仪器应用、创新和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石常亮;董世运;徐滨士;何鹏;王丹;;单向静载拉伸下合金钢表面的磁记忆效应[A];第七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表面工程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3 万升云;;铁道车辆车轮辐板孔的磁记忆检测研究[A];2007'湖北·武汉NDT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崔常京;刘桂良;董世运;陈群志;董丽虹;;静载作用下典型结构钢磁记忆信号的变化规律[A];第七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5 龚洪宾;江泉;钱宏南;陈勤发;纪冈成;刘少印;刘宇;;磁记忆应力测定技术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应用[A];西南地区第十届NDT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郭鹏举;赵海江;关卫和;;参数设置对磁记忆技术判断缺陷灵敏度的影响[A];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成立50周年论文集[C];2014年

7 孙国豪;张春江;刘军;李希成;柏明清;唐春容;赵立凡;;磁记忆检测技术在压力管道检测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管道技术学术会议压力管道技术研究进展精选集[C];2006年

8 王金海;;环状链条的磁记忆检测[A];全国火电大机组(600MW级)竞赛第8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任文坚;;磁记忆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展望[A];2014陕西省第十四届无损检测年会暨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14年

10 钟力强;李路明;;检测环境磁场对磁记忆方法评价应力集中的影响[A];北京机械工程学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家魁;[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万升云;磁记忆检测原理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邢海燕;基于磁记忆技术的疲劳损伤评估及寿命预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石常亮;面向再制造铁磁性构件损伤程度的磁记忆/超声综合无损评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王文江;基于驻波疲劳累积损伤的磁记忆效应及反问题研究[D];大庆石油大学;2006年

5 冷建成;基于磁记忆技术的铁磁性材料早期损伤诊断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世亮;X80管线钢疲劳损伤的磁记忆检测试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焦江娜;基于磁记忆的金属管道损伤检测及评估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路胜卓;磁记忆用于材料热处理质量评估的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王欢;金属磁记忆检测方法及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梁义;基于磁记忆的压缩机曲轴检测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6 尹大伟;钢铁材料损伤行为的磁记忆无损检测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周莉;磁记忆检测机理及在直升机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1年

8 谢志聪;铁磁性构件磁记忆检测与特征提取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9 周培;磁记忆二维检测定量分析[D];南昌航空大学;2013年

10 刘儒军;面向再制造的铁磁性构件疲劳损伤磁记忆检测[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磁记忆的金属管道损伤检测及评估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3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13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a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