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开关型咪唑啉类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2 15:15

  本文关键词:咪唑啉类缓蚀剂改性合成及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大连理工大学》 2011年

开关型咪唑啉类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杨超  

【摘要】:咪唑啉类缓蚀剂具有使用方式简单、高效、低毒、无刺激气味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油气田开采中的金属防护。在研究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的方向下,缓蚀剂的循环再次利用能够有效地减少应用缓蚀剂带来的水体污染和环境污染,并且能够减少缓蚀剂的使用成本,对开发环境友好型缓蚀剂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在咪唑啉结构基础上,引入带有在C02/N2作用下具有“开-关”性能的脒基,一方面提高咪唑啉类缓蚀剂对CO2的缓蚀性能;另一方面使得缓蚀剂能够循环再次利用。论文包括以下内容: 1.以十七烷基咪唑啉合成为例,优化真空法和溶剂法的合成工艺。用溶剂法合成系列不同烷基咪唑啉类缓蚀剂:十一烷基咪唑啉、十三烷基咪唑啉、十五烷基咪唑啉、十七烷基咪唑啉、十九烷基咪唑啉共五种咪唑啉缓蚀剂。并用熔点测试及IR对结构进行鉴定。 2.研究并优化N,N-二甲基乙酰缩二甲醇的合成工艺,分别考察反应配比、甲基化时间、甲基化温度、醇解滴加方式、醇解温度、醇解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并用GC、GC-MS对产物结构进行鉴定。 3.以十七烷基咪唑啉为反应原料,研究间接法合成脒基十七烷基咪唑啉合成方法。并用脒基的“开-关”性能通过电导率变化优化反应条件,得出最佳反应温度和最佳反应时间;利用脒基的“开-关”性能对产物进行纯化。通过高分辨质谱、IR对产物结构进行鉴定。 4.根据间接法合成含脒基的十七烷基咪唑啉的反应条件为例,分别合成含脒基的十一烷基咪唑啉、含脒基的十三烷基咪唑啉、含脒基的十五烷基咪唑啉、含脒基的十七烷基咪唑啉、含脒基的十九烷基咪唑啉共五种新型缓蚀剂。通过高分辨质谱、IR对产物结构进行鉴定。 5.以已合成的含脒基的十七烷基咪唑啉为例,考察不同溶液体系合成重碳酸盐;分别研究水相和有机相共四种不同的“开-关”条件;并以此条件考察另外四种缓蚀剂的“开-关”性能。 6.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初步测试已合成的五种烷基咪唑啉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并根据电化学数据分析缓蚀剂的缓蚀机理。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G174.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2
  • 1 文献综述12-29
  • 1.1 金属腐蚀概述12
  • 1.2 二氧化碳对金属腐蚀概述12-16
  • 1.2.1 简介12-13
  • 1.2.2 CO_2腐蚀类型及机理13-15
  • 1.2.3 CO_2腐蚀的影响因素15-16
  • 1.2.4 CO_2腐蚀的防护16
  • 1.3 缓蚀剂概述16-19
  • 1.3.1 缓蚀剂的定义及分类16-18
  • 1.3.2 缓蚀剂的作用原理18
  • 1.3.3 缓蚀剂的评价方法18-19
  • 1.4 咪唑啉类缓蚀剂概述19-24
  • 1.4.1 咪唑啉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特点20
  • 1.4.2 咪唑啉及其衍生物的合成20-21
  • 1.4.3 咪唑啉及其衍生物的缓蚀机理及影响因素21-24
  • 1.5 新型"开-关"型咪唑啉类缓蚀剂的设计与合成24-27
  • 1.5.1 脒类化合物的特点与合成24-25
  • 1.5.2 新型"开-关"型咪唑啉类缓蚀剂的设计与合成25-27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27-29
  • 2 合成部分29-45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29-31
  • 2.1.1 实验仪器29-30
  • 2.1.2 实验药品30-31
  • 2.2 试剂的预处理31-32
  • 2.2.1 干燥用分子筛的处理31
  • 2.2.2 N,N-二甲基乙酰胺(DMAC)的纯化31
  • 2.2.3 苯(Benzene)的纯化31-32
  • 2.2.4 乙醚(Ether)的纯化32
  • 2.3 系列烷基咪唑啉的合成32-38
  • 2.3.1 真空法合成烷基咪唑啉32-34
  • 2.3.2 溶剂法合成烷基咪唑啉34-36
  • 2.3.3 溶剂法合成系列烷基咪唑啉化合物36-38
  • 2.4 "开-关"型系列烷基咪唑啉化合物的合成38-43
  • 2.4.1 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缩酮的合成38-41
  • 2.4.2 "开-关"型烷基咪唑啉的合成41-42
  • 2.4.3 具有不同碳原子数目的系列"开-关"型烷基咪唑啉的合成42-43
  • 2.5 小结43-45
  • 3 "开-关"型咪唑啉缓蚀剂"开-关"行为研究及应用45-57
  • 3.1 实验仪器和试剂45-46
  • 3.1.1 实验仪器45-46
  • 3.1.2 实验药品46
  • 3.2 "开-关"型烷基咪唑啉缓蚀剂"开-关"条件研究46-55
  • 3.2.1 "开-关"型咪唑啉缓蚀剂重碳酸盐的合成47-48
  • 3.2.2 "开-关"型烷基咪唑啉在不同溶液体系中的"开-关"条件研究48-51
  • 3.2.3 含脒基的系列烷基咪唑啉的"开-关"性能测试51-54
  • 3.2.4 含脒基类化合物"开-关"性能的应用54-55
  • 3.3 小结55-57
  • 4 "开-关"型烷基咪唑啉缓蚀剂缓蚀性能研究57-64
  • 4.1 实验仪器和试剂57-58
  • 4.1.1 实验仪器57
  • 4.1.2 实验药品57-58
  • 4.2 静态挂片失重法58-63
  • 4.2.1 静态挂片失重法58
  • 4.2.2 静态挂片失重法结果与讨论58-60
  • 4.2.3 动电位极化曲线60-61
  • 4.2.4 缓蚀机理分析61
  • 4.2.5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结果与讨论61-63
  • 4.2.6 缓蚀机理分析63
  • 4.3 小结63-64
  • 结论64-66
  • 参考文献66-69
  • 附录 部分化合物的IR, MS谱图69-8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86-87
  • 致谢87-8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强轶;咪唑啉类缓蚀剂改性合成及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景茂,顾明广,左禹;碳钢在二氧化碳溶液中腐蚀影响因素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2 赵昀;熊蓉春;魏刚;;咪唑啉型缓蚀剂的合成及其缓蚀行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3 李国敏,李爱魁,郭兴蓬,郑家燊;油气田开发中的CO_2腐蚀及防护技术[J];材料保护;2003年06期

    4 何新快,陈白珍,张钦发;缓蚀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材料保护;2003年08期

    5 艾俊哲;梅平;郭兴蓬;;用失重法研究二氧化碳环境中的电偶腐蚀[J];材料保护;2008年02期

    6 马能平;;影响石油长输管道二氧化碳腐蚀的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年02期

    7 黄彦良,曹楚南,林海潮,吕明;缓蚀剂对316L不锈钢在酸性氯离子溶液中应力腐蚀开裂的作用[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3年03期

    8 王慧龙,郑家燊;环境友好缓蚀剂的研究进展[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2年05期

    9 赵艳娜;朱元良;;近中性油田产出水中缓蚀剂的性能评价[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8年04期

    10 黄天杰;王峰;殷安会;祝英剑;;N80钢在二氧化碳饱和的模拟油田液中的高温高压腐蚀行为研究[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建刚;油气管材的二氧化碳腐蚀行为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4年

    2 袁翠翠;Schiff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与性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3 宫婷婷;一种深层天然气田抗CO_2腐蚀缓蚀剂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国栋;崔梦雅;林振宇;;菜籽油直接胺解法制备咪唑啉衍生物的缓蚀性能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年02期

    2 陈景;刘玉岭;王立发;武亚红;马振国;;铝合金CMP技术分析研究[J];微纳电子技术;2007年11期

    3 邱文革,常西亮;聚合物缓蚀剂研究进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赵景茂,顾明广,左禹;碳钢在二氧化碳溶液中腐蚀影响因素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5 孙福星;庞正智;武德珍;沈建;;HCl中咪唑衍生物复配对碳钢的缓蚀作用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刘俊超;白丽莉;赵景茂;;复合型酸化缓蚀剂的性能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7 柳伟;陈东;路民旭;;不同CO_2压力下形成的N80钢腐蚀产物膜特征[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8 常艳兵;王为民;魏显达;;新型咪唑啉类缓蚀剂PF99对20钢的缓蚀性能研究[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杨尚军;谭世语;张研;;生物缓蚀剂的研究进展[J];表面技术;2006年01期

    10 杜海燕;韩阗俐;路民旭;吴荫顺;吴伟明;;抗CO_2腐蚀油气井缓蚀剂的研究与应用[J];表面技术;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兴伟;孙杰;赵丹;孟锦宏;曹晓晖;;OMA缓蚀剂的合成及耐蚀性能研究[A];2010中国·重庆第七届表面工程技术学术论坛暨展览会论文集[C];2010年

    2 白永兰;李伟善;黎凤鸣;张世涌;邱仕洲;;碱性锌锰电池负极锌粉缓蚀剂[A];中国电池工业协会200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林冠发;胥勋源;白真权;冯耀荣;;13Cr油套管钢CO_2腐蚀产物膜的能谱分析[A];第七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表面工程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4 刘英华;;环境友好缓蚀剂的研究与展望[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5 张小刚;王蓉蓉;郭焱;罗奖合;王广珠;;芳香类缓蚀剂与有机磷酸盐复配性的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史玉;刘彦华;刘雪东;王鑫;;咪唑啉季铵盐在软水中的缓蚀效果[A];2008中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28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庞雪辉;张玉璇;张洁;解建东;侯保荣;;抗生素类化合物在0.5mol/L H_2SO_4中对金属的缓蚀性能与机理[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庞雪辉;张玉璇;张洁;解建东;侯保荣;;吡哌酸、左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在0.5mol/LH2SO4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与机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符寒光;邢建东;;提高油气管耐蚀性的工艺研究[A];第四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金普军;罗武干;张茂林;谢振斌;;四川省峨眉山市出土钱堆腐蚀机理探讨及保护[A];文物科技研究(第二辑)[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振宇;基于原子力显微镜和电化学方法的缓蚀剂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彬;油气田用抑制CO_2腐蚀的咪唑啉类缓蚀剂的缓蚀行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胡松青;高含H_2S、CO_2油气田缓蚀剂的设计与合成[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4 马建民;可自适应膨胀防砂筛管防砂机理及其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胡永庆;高酸原油直接催化裂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吴锋景;3C镁合金在模拟汗液中的腐蚀行为与防护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陶志华;酸性介质中苯基—三唑类化合物对碳钢的缓蚀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高玉华;聚天冬氨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9 张春艳;镁合金表面生物陶瓷涂层制备及其降解行为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扈俊颖;NaCl介质中镁及镁合金缓蚀剂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天丽;氢氟酸介质中锌缓蚀剂的研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任晓英;土酸介质中锌缓蚀剂的研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钢;电厂循环水绿色水处理剂缓蚀阻垢性能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4 于会华;咪唑啉磷酸酯类缓蚀剂的制备及其缓蚀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邹家素;模拟钻井液中复合缓蚀剂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胡荣;镁合金化学镀镍工艺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丹;石油管线钢在H_2S/CO_2环境中腐蚀行为的研究[D];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0年

    8 翟红波;奥氏体不锈钢螺栓断裂失效机理及防护措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靳晓平;巯基芳香碳糖苷及肽类似物小分子的设计与合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常春芳;新型复配缓蚀剂对碳钢、铜的缓蚀性能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昀;熊蓉春;魏刚;;咪唑啉型缓蚀剂的合成及其缓蚀行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徐群,曹明丽,马文辉,孙东风,王维;非对称双子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J];日用化学工业;2004年05期

    3 杨建洲;张龙;张锐;;特殊结构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进展[J];日用化学工业;2007年03期

    4 郑家燊,黄魁元;缓蚀剂科技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J];材料保护;2000年05期

    5 朱云华,于萍,廖冬梅,王聪玲,罗运柏;咪唑啉在高温碱性环境中对碳钢的成膜机理研究[J];材料保护;2002年04期

    6 朱镭,于萍,罗运柏;咪唑啉缓蚀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材料保护;2003年12期

    7 董莹;刘瑞泉;;3种双咪唑啉季铵盐对Q235钢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及吸附行为[J];材料保护;2010年06期

    8 张光华;王腾飞;孙卫玲;董惟昕;费菲;;硫脲基烷基咪唑啉类缓蚀剂的制备、缓蚀性能及其机理[J];材料保护;2011年02期

    9 陈卓元,王风平,杜元龙;咪唑啉缓蚀剂缓蚀性能的研究[J];材料保护;1999年05期

    10 张胜涛,陶长元,谢昭明,黄文章,何好,徐楚绍;现场椭圆偏振方法对铜电极腐蚀及缓蚀的研究[J];电源技术;1998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伟伟;新型不对称双季铵盐缓蚀剂的合成及缓蚀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田秋平;N-烷基全氟辛基磺酰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忠铧,郭金宝;CO_2对油气管材的腐蚀规律及国内外研究进展[J];宝钢技术;2000年04期

    2 孙福星;庞正智;武德珍;沈建;;HCl中咪唑衍生物复配对碳钢的缓蚀作用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3 方云,夏咏梅;表面活性剂的安全性和温和性[J];日用化学工业;1998年06期

    4 陶映初,张全忠,刘仁新;一种新型钢材酸浸缓蚀剂[J];材料保护;1987年04期

    5 郭稚弧,唐和清,张红卫,孟凡玲;几种植物萃取液对碳钢腐蚀的抑制作用[J];材料保护;1989年02期

    6 范洪波,彭芳明,郑家燊,周晓蔚,曹梦霞;2-苯甲酰基-3-羟基-1-丙烯──一种新型盐酸缓蚀剂[J];材料保护;1997年06期

    7 肖怀斌;气相缓蚀剂的研究与发展[J];材料保护;2000年01期

    8 汪的华,甘复兴,姚禄安;缓蚀剂吸附行为研究进展与展望[J];材料保护;2000年01期

    9 黎新,胡立新,颜肖慈,罗明道;脂肪族氨基酸对铝缓蚀机理的研究[J];材料保护;2000年05期

    10 高立新,张大全,陆柱;含吗啉单元的二元胺型气相防锈剂的研究[J];材料保护;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彤,徐家业,张群正,田燕妮;咪唑啉类化合物在盐酸中对A3钢的缓蚀性能[J];油田化学;1997年04期

    2 于建辉,彭乔;咪唑啉型酸洗缓蚀剂的研究现状[J];腐蚀与防护;2003年11期

    3 张光华,顾玲,卢凤纪;咪唑啉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缓蚀性能的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章荣玲,,刘云廷;1-硫脲乙基-2-芳基-2-咪唑啉的前线轨道能量与在金属表面上的化学吸附[J];化学通报;1994年12期

    5 王斌,彭乔;咪唑啉型缓蚀剂合成方法的研究现状[J];辽宁化工;2004年01期

    6 储宁启,张晓生,李湘林;咪唑啉环化釜改造[J];日用化学工业;1990年05期

    7 刘运廷,章荣玲;1-硫脲乙基-2-芳基-2-咪唑啉化合物的合成[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5年01期

    8 雷良才,肖恺,沈愚,史向荣,于大勇,高延敏,杜元龙;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与缓蚀性能研究[J];腐蚀与防护;2001年10期

    9 马涛,葛际江,赵文;用作缓蚀剂的咪唑啉及其衍生物[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5年04期

    10 丁从文;赵吉吉;;咪唑啉还原开环反应在乙二胺衍生物合成中的应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军;刘彦静;郝新奇;龚军芳;宋毛平;;含(氨基膦)芳基(咪唑啉)配体的手性PCN钳形钯和镍化合物的合成[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伟忠;袁文俊;;尾端延髓腹外侧区咪唑啉-1受体参与可乐定导致的心血管效应[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王英;刘钊杰;;新型咪唑啉酮类Schiff碱的合成及生物活性[A];第三届湖北湖南植保农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媛媛;张海霞;;咪唑啉型亲水作用色谱填料的制备、评价与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杨帆;兰静波;高戈;游劲松;;新型手性四齿咪唑啉共轭大环的合成及表征[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胡献国;景何凤;徐玉福;;月桂酸咪唑啉硼酸酯的合成[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7 钱掩映;郑荣远;杨慧民;李佳;王新施;陈艳艳;;咪唑啉药物对脂多糖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与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A];2008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邬德林;;新型生活用纸柔软剂SCW和SCS的开发与应用[A];'2006(第十三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易卜拉欣;余国贤;王评;周晓龙;;咪唑啉衍生物的亲油链结构对其在饱和CO_2水溶液中缓蚀性能的影响[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殷为勇;郑荣远;陈国钱;韩钊;潘建春;李云峰;陈洪霞;;左旋咪唑对大鼠脑组织咪唑啉2受体-配体结合试验的影响[A];2006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建民;[N];中国化工报;2000年

    2 小赖;[N];医药经济报;2000年

    3 辛安;[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0年

    4 祈兆路;[N];广东科技报;2000年

    5 捷言;[N];中国物资报;2000年

    6 通讯员 汤惠敏 刘亚静;[N];中国石油报;2011年

    7 解放军总医院南四科 王育平 刘国树;[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8 广文;[N];医药经济报;2003年

    9 王立朝 纪晓阳;[N];甘肃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风岭;新型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和杀菌剂的设计、合成及性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丁明武;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咪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军;咪唑啉类缓蚀剂缓蚀机理的理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4 张贵才;油田污水防垢与缓蚀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5 陈国浩;二氧化碳腐蚀体系缓蚀剂的缓蚀机理及缓蚀协同效应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6 陆永明;[60]富勒烯和醇钠、苯肼、胺的反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胡松青;高含H_2S、CO_2油气田缓蚀剂的设计与合成[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8 盛蕊;棉籽油季铵盐缓蚀剂在酸性溶液中对N80钢的缓蚀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9 杨军;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咪唑啉类药物对心血管效应的影响及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10 张本尚;含二烃基膦氧基团的PCN钳形钯化合物的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强轶;咪唑啉类缓蚀剂改性合成及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

    2 孙山岚;咪唑啉化合物的合成及缓蚀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3 施汉荣;咪唑啉硫酸酯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4 公绪良;易降解含咪唑啉的不对称双季铵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姚淼;可促进润滑油生物降解的咪唑啉基润滑添加剂的性能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智博;咪唑啉和醇胺两种高效缓蚀剂的合成及其缓蚀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刘金祥;咪唑啉衍生物缓蚀性能的理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8 韩平;咪唑-4(5)-取代基系列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9 王英;咪唑啉酮类衍生物及其稠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孙勇;2-取代咪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咪唑啉类缓蚀剂改性合成及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3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23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c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