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5052铝合金微合金化及均匀化退火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4 21:13

  本文关键词:5052铝合金微合金化及均匀化退火工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重庆大学》 2014年

5052铝合金微合金化及均匀化退火工艺研究

赵婧婧  

【摘要】:5XXX系铝合金属于不可热处理强化型合金,具有比重小、比强度高、良好的耐蚀性、焊接性和易于加工成形等特点,是汽车制造业中的理想材料。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迅猛发展,铝合金板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相比,国内生产的铝合金其性能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变形性能的不均匀性,这与合金的组织均匀性密切相关。 目前,对5XXX铝合金的均匀化工艺的研究并不系统,然而事实上均匀化工艺对铝合金后续变形过程中组织和性能的均匀性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针对各类合金的特点来具体设定其均匀化工艺,对铸锭均匀化处理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5052铝合金是5XXX系铝合金中应用范围最广的合金之一。本论文以5052铝合金作为试验合金,分别添加Er、Sr两种合金元素微合金化,采用金相(OM)、差热分析(DSC)、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能谱分析(EDS)、显微维氏硬度等实验手段对5052、5052+Er和5052+Sr三种合金铸态以及不同均匀化制度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及性能进行系统研究,以期改善5052铝合金的组织均匀性,并采用典型均匀化工艺的5052+Er合金进行轧制实验研究其板材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5052合金铸态组织主要由α-Al和针状或汉字状富铁相构成,第二相尺寸超过100μm,合金中存在大量枝晶组织。添加微量Er元素后组织明显细化。Er在铝合金中存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固溶到基体中,二是生成Al3Er相,在凝固过程形成非均质核心,从而细化晶粒,净化熔体。Er的添加使得铸态合金硬度值略有下降,塑性显著提高。 通过对合金进行不同制度的单级均匀化热处理发现,5052铝合金中难溶第二相主要为富铁相,当均匀化温度为500℃以下富铁相形态变化不大;均匀化温度为560℃时针状富铁相熔解,变为链状,,形态发生明显改变。但温度继续升高会导致第二相粗大(575℃)甚至发生过烧(590℃)。因此本文作者认为,在实验的均匀化温度中,560℃对改善铸态组织较为合适。 本实验还研究了均匀化保温时间对合金组织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保温时间由12h延长至30h,合金中第二相未发现明显粗化现象,因此在本课题所设定的均匀化保温时间中30h是较为合适的保温时间。 实验中我们分别采用了炉冷和空冷两种均匀化冷却方式,结果发现采用炉冷退火的组织中第二相含量相较空冷组织更多,并且分布均匀,说明炉冷方式更有利于第二相充分析出。 对三组合金进行不同双级均匀化制度的热处理试验,优化出560℃/30h+150℃/10h和560℃/30h+300℃/10h两种双级均匀化制度,经560℃/30h+150℃/10h双级均匀化处理后,第二相分充分析出且分布均匀;在560℃/30h+300℃/10h均匀化后硬度值较低为38HV,有利于后续变形。 5052+Er合金采用560℃/30h、560℃/30h+150℃/10h以及560℃/30h+300℃/10h三种典型的均匀化制度热处理后进行TEM观察发现,经过双级均匀化处理的合金中富铁相有明显的球化趋势;经过560℃/30h+300℃/10h均匀化的合金中含有大量Al-Zr-Er球状相。 随后我们对这三种典型均匀化制度的5052+Er合金进行热轧,总压下量为73%,结果发现560℃/30h均匀化的合金热轧后在沿轧制方向具有更高的延伸率48%;而两种双级均匀化处理的合金轧制后屈服强度平均为80MPa,抗拉强度为180MPa,延伸率为30%以上。经过双级均匀化处理的合金塑性各向异性小,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G166.3;TG33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伟成,张淑荣;稀土元素在铝合金中的合金化作用[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0年02期

2 阮海琼,金头男,杨军军,徐国富,聂祚仁;含稀土Er的Al-Zn-Mg合金的组织与性能[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柏振海,罗兵辉,范云强,谢绍俊;微量Sc和Zr对Al-Mg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2年03期

4 王旭;陈国钦;李冰;武高辉;蒋大鸣;;复合添加Sc、Zr、Ti对Al-M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04期

5 ;Effect of trace element vanadium on superplasticity of 5083 aluminium alloy sheets[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2年02期

6 刘红卫,陈康华,刘允中;强化固溶对7075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00年09期

7 段玉波,唐剑,曾苏民;阶段均匀化处理对7A04合金均匀化程度和过烧温度的影响[J];铝加工;2003年03期

8 季小兰,聂祚仁,邢泽炳;稀土元素Er对Al-5Mg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5年10期

9 苏北华;LC4铝合金铸锭的高温均匀化[J];轻合金加工技术;1995年04期

10 魏华凯;胡芳友;管仁国;;Al-Mg-Sc合金的组织和性能[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明桐,杜先智,陈凡,昂锋;Y-Z_rO_2稀土增韧陶瓷的微波烧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张汉谦,吴宇,陆文雄,王林娥;异种钢接头结晶及相变特点的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1年09期

3 孙伟成,张淑荣,邓子玉,李小良,张剑平,刘东;稀土在低镁变形铝合金中的作用[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1年10期

4 桂全红,蒋晓军,马禄铭,李依依;稀土元素Y对Al-Li-Cu-Mg-Zr合金抗氧化性能的影响[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2年11期

5 程方杰,廉金瑞,单平,胡绳荪;铝合金电阻点焊电极烧损机理的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年02期

6 肖代红;陈康华;宋旼;;Al-Cu-Mg-Mn(-Ag)合金的时效析出与力学性能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06期

7 王吉会;孟红梅;;蒸镀Al和Al-Mn薄膜的组织与耐蚀性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04期

8 侯爱琴,任建国,水丽;AI-RE合金的高温强化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5年04期

9 铁军,邱竹贤;铝电解阴极过程的电化学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10 徐芗明;;热轧小圆钢耳子缺陷磨修工艺改进与实践[J];宝钢技术;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绪东;向勇;;F28气缸头掉砂外观质量分析及改进[A];2012(第22届)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舒虎平;;冷却速度对铝合金铸件气孔形成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1年

3 章国伟;郭安振;陈伟;辛海鹰;秦占明;翟景;马力;陈刚;;挤压温度、冷却方式对喷射沉积铝合金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A];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重庆铸造行业协会2010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罗林;刘谦;邱骥;戴庆荣;;7A52铝合金水蒸气等离子弧焊缝纵向裂纹冶金分析[A];第七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表面工程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5 吴佑明;;厚壁压力油罐人孔锻件焊接裂纹分析[A];湖北省暨武汉焊接学会成立二十五周年2005年焊接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6 洪永昌;洪办平;;Co基合金堆焊重熔层不同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比较研究[A];安徽省焊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傅戈雁;石世宏;徐爱琴;刘双;;激光熔覆核阀密封面无钴Ni基合金研究[A];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曾建民;周怀营;孙仙奇;周开文;;Al7Si0.3Mg合金的合金化原理及性能[A];第十届全国相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黄继武;尹志民;李杰;王涛;;均匀化处理对7055合金硬度和电导率的影响[A];第九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会议专刊论文集[C];2004年

10 韩凤奎;赵京晨;燕平;;抽拉速率对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A];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会心;织金新华磷矿稀土赋存状态及其在浮选、酸解过程中的行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计海涛;Al-Mg系合金挤压加工变形及低周疲劳行为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3 郭全英;两种含Gd镁合金微观组织演变机制及性能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4 车欣;Al-Si-Cu-Mg-(RE)系铸造铝合金的疲劳行为及其损伤机理[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5 周乐;Mg-Zn-(Al)系合金热裂敏感性及其微观机理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6 蹇海根;B93高强铝合金热处理及疲劳断裂行为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李燕峰;若干二元金属间化合物电子结构、弹性和热力学性质的密度泛函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周明哲;航空用2E12合金热处理工艺与疲劳行为的相关基础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李文斌;含Sc的超高强Al-Zn-Cu-Mg-Zr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陈海军;Sr及热处理工艺对Al-Mg-Si-Cu合金板材织构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志俊;稀土元素对Ni60自熔性合金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东成;ZL114A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综合优化[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宋勇;Al-Ti-C-RE细化剂的制备及其细化行为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易成;退火工艺对铸轧5052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5 杨柳;全彩色蓄光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李冬林;Al-Mg-TM合金的热性质及Mg_(97)Zn_1Y_2中24R型长周期相的微结构[D];湘潭大学;2010年

7 肖伟;钆三价离子(Gd~(3+))水化物的结构和热力学性质的理论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洋;AX系耐热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曜;掺Eu~(2+)的硼铝酸盐玻璃的研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涵;复相磷酸钙三原色荧光材料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的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柏振海,罗兵辉;钪在铝及铝合金中的作用[J];材料导报;2003年07期

2 李裕仁,王田珍,冯玉书;RS高强Al-Zn-Mg-Cu系合金热处理温度与性能的关系[J];材料工程;1996年04期

3 潘青林,高拥政,尹志民,左铁镛;Sc对Al-M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艺;1997年04期

4 杨遇春;稀土在有色金属合金中应用的新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3年04期

5 杨军军,聂祚仁,金头男,徐国富,付静波,左铁镛;微量稀土元素Er对高纯铝再结晶行为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3年01期

6 宫波,赖祖涵;时效和RRA处理对国产7050铝合金性能的影响[J];东北工学院学报;1989年05期

7 宁远涛,周新铭,戴红;稀土元素在Al中固溶度亚稳扩展研究[J];金属学报;1992年03期

8 丁学勇,范鹏,韩其勇;三元系金属熔体中的活度和活度相互作用系数模型[J];金属学报;1994年14期

9 陈康华,刘红卫,刘允中;强化固溶对Al-Zn-Mg-Cu合金力学性能和断裂行为的影响[J];金属学报;2001年01期

10 潘青林,尹志民,邹景霞,陈显明,张传福;微量Sc在Al-Mg合金中的作用[J];金属学报;2001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军;徐忠艳;;车厢板用变形铝合金5383熔铸及均匀化工艺的确定[J];铝加工;2008年01期

2 周雄多;梁敬钧;黄峥;;小规格6060铝合金铸棒均匀化生产实践[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年09期

3 聂波;苏学常;;过渡元素在铝中存在形式对其性能的影响[J];轻合金加工技术;1993年02期

4 郑玉林;李承波;刘胜胆;邓运来;张新明;;均匀化时间对7085铝合金淬火敏感性的影响(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4年07期

5 姜海峰,王胜强,陆政,戴圣龙,卢健,黄敏;一种新型耐腐蚀铝合金均匀化工艺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04年04期

6 王国军;梁岩;;不同均匀化工艺对5083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J];金属世界;2007年05期

7 李荐;钱晓明;薛志全;王天育;;6061铝合金均匀化效果的评价方法[J];热加工工艺;2011年22期

8 李云涛;;新型Al-1Mg-0.8Si-xCu铝合金均匀化工艺研究[J];宝钢技术;2012年05期

9 闫丽珍;张永安;李锡武;李志辉;王锋;刘红伟;熊柏青;;Al-0.66Mg-0.85Si合金均匀化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4年04期

10 蹇雄,张新明,唐建国,李慧中,吴文祥,周卓平;不同均匀化制度对3003阴极箔比电容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樊喜刚;蒋大鸣;孟庆昌;;均匀化工艺对Al-Mg-Mn挤压合金性能的影响[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2 李满仓;王侃;姚栋;;B_N理论在连续能量蒙卡方法产生均匀化群常数上的应用[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6册(核物理分卷、计算物理分卷、粒子加速器分卷)[C];2011年

3 樊喜刚;蒋大鸣;孟庆昌;;均匀化工艺对Al-Mg-Mn挤压合金性能的影响[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胥国华;张北江;秦鹤勇;赵光普;王林涛;赵长虹;;GH4742合金大锭型均匀化工艺研究[A];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胡永明;施工;杨雪;;堆芯输运计算的均匀化问题[A];全国计算物理学会第六届年会和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胡永明;施工;杨雪;经荥清;单文志;徐小琳;;输运方程组件均匀化问题[A];第十三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李念奎;冯正海;;2524铝合金铸锭均匀化过程中相的变化[A];全国第十四届轻合金加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冯永平;邓明香;;周期复合材料压电均匀化常数的数值模拟[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9 任秀艳;;加速器束流均匀化探讨[A];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09[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灏;非全反射条件下粗网格等效均匀化参数的计算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李满仓;连续能量蒙特卡罗方法组件均匀化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3 张永皞;AA3104铝合金均匀化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变及其对轧制和退火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周晓龙;反应合成AgCuO复合材料的组织均匀化及界面结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纯迟;Al0.8Mn0.5Fe合金铸轧板坯均匀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熊岩;基于万花筒的半导体激光光束匀化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钱晓明;6061铝合金均匀化热处理效果评价及工艺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戴杰;多物理现象耦合层状复合材料均匀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5 张素转;Mg-8Gd-3Y-1Nd-0.5Zr镁合金均匀化及热变形行为研究[D];中北大学;2014年

6 杨银;高品质6061铝合金成分优化及均匀化工艺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1年

7 陆艳红;均匀化制度对7055铝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2年

8 李飞庆;双级均匀化对3104铝合金组织和再结晶行为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9年

9 徐翠翠;聚氨酯RIM弹性体组合聚醚匀化技术与材料性能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10 赵婧婧;5052铝合金微合金化及均匀化退火工艺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5052铝合金微合金化及均匀化退火工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6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26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6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