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高速高精运动控制补偿及参数校准技术

发布时间:2016-12-29 16:15

  本文关键词:基于PC的高速高精度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硬件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中科技大学》 2011年

高速高精运动控制补偿及参数校准技术

朱凯  

【摘要】:随着现代制造业的迅速发展,高速度、高精度已成为现代运动控制追求的主要目标,开展高速高精运动控制的研究,对我国数字化装备制造业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将着重对高速高精运动控制补偿及参数校准技术展开深入研究与实践。 数控机床工作台采用直线电机和主轴旋转电机的复合运动,实现高速、高精、多自由度的运动性能,其控制为多刚体、多变量、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控制。对此,本文根据高速高精运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设计了系统硬件体系和软件构架。其中,系统硬件采用基于PCI总线的IPC+8136卡结构,软件包括人机界面、任务调度、信息交换缓冲、插补处理及位置控制等;针对复杂的曲线曲面加工中存在的小线段“拐点”问题,采用柔性度较好的S型曲线加减速控制来避免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建立小线段高速加工速度、加速度衔接模型,对连续小线段衔接处的拐点速度及加速度约束条件进行讨论,同时对小线段速度进行插补预处理,以满足高速高精运动控制的要求;结合机床工作台通用的运动控制结构,研究了对控制精度具有较大影响的外部扰动因素,并设计了适用于高速高精的伺服运动控制结构,对其中的参数校准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针对驱动系统的非理想因素,提出轨迹点前馈补偿校准技术,详细阐述前馈质量和前馈延时系数校准算法,推导出加速度前馈校准流程,极大的提高控制系统的高速响应特性;机床在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谐振,通过计算系统传递函数,分析系统性能评价指标,设计Notch陷波滤波器参数,抑制机械谐振,提高加工精度;采用带二阶低通滤波的PID反馈控制器,基于积分误差最小的灵敏度约束方法对控制参数进行整定,抑制高频噪声,提高系统稳定性;研究伺服电机Cogging力/力矩产生机理,提出伺服电机齿槽推力波动的校准补偿,降低Cogging力/力矩对运动精度的影响。 最后,搭建高速高精运动控制补偿及参数校准技术试验平台,进行了PID调节、Notch滤波和小线段S型曲线加减速插补算法验证试验。试验表明本文方法可行有效。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G65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伟;王小椿;;数控系统小线段高速加工中的“拐点问题”[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邓方;陈杰;陈文颉;池澄;;一种高精度的光电编码器检测方法及其装置[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3 滕伟;周云飞;朱庆杰;;直线驱动系统中前馈质量与电机常数校准研究[J];电气传动;2009年05期

4 节德刚;刘延杰;孙立宁;陈智超;蔡鹤皋;;基于双光栅尺的高速高精度位移测量方法[J];光学精密工程;2007年07期

5 游有鹏;张礼兵;何均;;高速高精度数控系统若干控制技术的原理分析和应用进展[J];航空制造技术;2010年11期

6 穆海华;周云飞;严思杰;韩爱国;;超精密点对点运动3阶轨迹规划算法与实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2期

7 李加文;陈宗雨;李从心;;基于函数逼近的三角函数加减速方法[J];机床与液压;2006年03期

8 徐挺;林波;程守晨;;数控系统位置误差的分析及参数补偿[J];机床与液压;2010年02期

9 张连军;何春俐;;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发展现状[J];机械管理开发;2010年01期

10 黄昕;李迪;李方;何英武;;基于双向扫描算法的小线段速度规划[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玉玫;基于PC的高速高精度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硬件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2 乔震;大惯量伺服系统智能PID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3 左自辉;基于SOPC技术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硬件平台开发[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刘竞航;光栅尺高速高精度跨尺度位移测量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徐清;高精度数字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秀英;陈亚;;基于PID控制的电加热杀青机分级变功率恒温控制系统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2 吴永芝;万秋华;刘义生;;编码器光电信号参数的动态提取方法[J];半导体光电;2009年06期

3 叶伟;王小椿;;数控系统小线段高速加工中的“拐点问题”[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韩保君;卢泉;刘上乾;王会峰;;基于正交双光栅的容积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J];兵工学报;2010年04期

5 曹宇男;王田苗;陈友东;魏洪兴;;插补前S加减速在CNC前瞻中的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6 王琦魁;李伟;陈友东;王田苗;;PH曲线拟合在数控前瞻中的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7 温丽;;浅谈数控机床人机界面设计[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刘建群;;“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9 郝双晖;刘勇;郝明晖;;一种新颖的绝对式磁栅位移传感器[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8年04期

10 黄大贵;金振林;冯代伟;王强;;ARM运动控制平台下高精度高速插补算法的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邓方;陈杰;陈文颉;;基于数据特征的多线传感器故障诊断[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孙红云;李舜酩;;基于万能工具显微镜的圆锥管螺纹基面中径测量及提高精度方法[A];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大兴;贾建援;郭永献;;基于自适应变结构控制的齿隙摩擦补偿方法[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卫红;基于知识的网络化制造工艺设计技术及其在机床装备制造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2 沈洪垚;自适应NURBS曲线插补关键技术及实现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何王勇;数控机床双轴同步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春萍;热声核特性参数实验研究及高频微型热声实验装置的研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杨林;基于工业以太网的运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卢泉;基于机器视觉的特殊管道静态参数高精度测量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乐英;基于NURBS曲面的汽轮机叶片重构及插补算法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8 张威;复杂曲线曲面位模式插补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9 刘清建;数控系统运动控制及运行优化[D];天津大学;2010年

10 石晶合;永磁同步电机非线性及谐波参数的闭环辨识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海鹏;平台罗经系统控制原理及微机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周好;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赵辉良;面向切削、研抛的高效NURBS曲线插补算法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梁毅峰;高速加工机床电主轴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高良超;高压玻璃钢管道螺纹磨削机数控系统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郭福坤;多轴控制用新型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娟容;实时PCR仪荧光信号监测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邢丽华;电液比例方向阀性能测试及分析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朱晓春;机床外观造型设计新技术的应用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10 马洪义;电液比例伺服综合实验台阀控非对称液压缸动、静态特性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贤颐,安维蓉,王志晓,任红忠;提高光栅测距精度的四倍频判向电路[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2 冯毅,梅海青,王霞;Windows 2000下ISA卡驱动程序的开发[J];兵工自动化;2003年03期

3 曹宇男;王田苗;陈友东;魏洪兴;;插补前S加减速在CNC前瞻中的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4 陈传硕,田丽华;PID控制参数的整定方法[J];长春邮电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5 翟小飞;张俊洪;赵镜红;;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MATLAB仿真及其定位实验[J];船电技术;2006年04期

6 唐红雨;陈迅;;交流数字伺服系统的智能PID控制律研究[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张世轶;艾华;韩旭东;;新型光电轴角编码器的发展与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赵岩;翟百臣;陈涛;;基于DSP的数字化转台伺服系统数字测速的实现[J];测试技术学报;2006年05期

9 郭滨;基于两片TMS320 F206芯片在遥测数据采集中的应用[J];电讯技术;2001年01期

10 张春良,陈子辰,梅德庆;直线驱动新技术及其在加工装备上的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0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耀满;高速机床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姜文刚;高速高精度数字伺服系统研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2 罗睿梅;高速数控系统的运动控制技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3 曾森;高速高精度高炮数字伺服系统研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宝元;汽车等精密加工制造业需要高速高精密硬合金[J];有色矿冶;1996年03期

2 ;高速高精加工的使者[J];现代制造;2005年04期

3 宋宝,周云飞;高速高精运动中的平滑抑振轨迹规划[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5年02期

4 戴朝永;;基于ARM+PMAC结构的数控系统设计[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0年01期

5 刘乐平;董启政;邓国洪;;高速高精数控车床液压系统的设计[J];液压与气动;2011年07期

6 李谋渭,,赵良默;铝箔高速高精轧制技术[J];冶金设备;1995年06期

7 皮洪珍;佟永忠;杨宝元;;HTC1650L系列高速高精主轴系统的关键技术[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1年18期

8 王太勇;乔志峰;韩志国;董靖川;支劲章;;高档数控装备的发展趋势[J];中国机械工程;2011年10期

9 周艳红,周云飞,周济;自由曲面CNC高速高精加工[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12期

10 刘圣明,李谋渭,童朝南,穆志纯,徐峰;铝箔高速高精轧制控制技术[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宝;周云飞;;多运动轴协同控制的研究[A];机床与液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宋宝;周云飞;;多运动轴协同控制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4年

3 郑金兴;张铭钧;孟庆鑫;;变插补周期的数控进给速度控制算法研究[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吴玉厚;张珂;;基于PMAC下椭圆形零件表面的高速磨削[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龚张水;;印刷油墨发展动向[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马毅;周德海;;采用自动跟踪校准技术降低参考源不确定度[A];2001全国压力计量测试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高兵;董著勇;;静电放电模拟器校准技术的研究[A];2008年江苏省计量测试学术论文集[C];2008年

8 闫勇刚;欧阳健飞;杨红果;夏飞;;激光跟踪仪校准技术及在机床检测中的应用[A];高精度几何量光电测量与校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训文;孙金锋;方继明;杨帆;;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动态校准技术研究[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施长海;章传芳;郝志梅;徐志;陈振中;;有源相控阵雷达监测系统的应用[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绍明;[N];机电商报;2007年

2 钱从波;[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3 李冬;[N];中国纺织报;2007年

4 韩伍;[N];中国船舶报;2009年

5 龚小磊;[N];中国证券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范占英;[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康传广;[N];中国工业报;2008年

8 康传广;[N];机电商报;2008年

9 记者 韩战锋 通讯员 刘依霞;[N];广东科技报;2009年

10 康传广;[N];中国工业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基于构架/构件复用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浦栋麟;高加速度气浮运动系统的快速抑振精确定位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马骊群;大尺寸计量校准技术研究及在量值传递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何金保;卷绕张力系统鲁棒控制策略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5 孔德仁;塑性测压器材准动态校准技术及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6 孙英;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神经网络控制与动态模型及实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7 王军;基于LonWorks技术的变风量空调多变量解耦控制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8 袭著燕;基于信号特征的数控交流伺服进给系统摩擦建模与补偿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刘振忠;多轴联动系统的运动规划与结构变形补偿[D];天津大学;2012年

10 邹鲲;低频UWB-SAR校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凯;高速高精运动控制补偿及参数校准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董启政;高速高精数控车床液压刀塔动态特性分析[D];华东交通大学;2012年

3 胡科峰;高速高精运动控制系统的软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朱显新;基于DSP高速高精运动控制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魏月;RFID标签封装设备的桁架高速高精运动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旭明;基于总线的开放式数控系统测试平台开发[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石振振;高速高精加工轨迹间速度平滑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2010年

8 刘洋;高速高精数控车床主轴单元特性分析及其优化[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9 陈振辉;具有磁流变阻尼的直线进给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10 崔宪莉;高速高精芯片封装平台的摩擦分析及补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PC的高速高精度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硬件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8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28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b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