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7075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17-03-21 07:12

  本文关键词:7075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场的数值模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搅拌摩擦焊(FSW)是一种新型固相连接技术,其焊接接头具有强度高、焊接变形小等优点,特别适合铝合金等低熔点金属的焊接。然而FSW过程是一个温度变化、组织结构转变、应力应变和金属流动等方面相互耦合、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只有应用数值模拟技术才能全面有效分析其连接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本文根据搅拌摩擦焊特点及库伦摩擦做功理论,以厚度为6 mm的7075铝合金(供货状态:T6)板材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平台,建立了搅拌摩擦焊双热源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搅拌摩擦焊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残余应力测试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焊接过程峰值温度在500℃左右,温度最高点位于搅拌头后部;模拟得到的接头残余应力以纵向应力为主,最大值约为150 MPa,且纵向应力在垂直焊缝方向上呈“M”形分布,横向应力相对很小;试验得到的纵向残余应力在焊缝两侧呈不对称分布,且前进侧的残余应力值高于返回侧,试验测试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基本吻合。另外,利用建立的数值模型,分别对焊接参数、搅拌头参数以及平板尺寸对搅拌摩擦焊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搅拌头转速一定时,温度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纵向残余应力峰值则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焊接速度一定时,温度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转速影响残余应力的分布形式,转速越大,纵向残余应力分布越均匀;搅拌针长度一定时,随着轴肩半径的增大,峰值温度升高,峰值残余应力增大,且高水平残余应力值区间变宽;轴肩半径一定时,随着搅拌针长度的增大,峰值温度升高,纵向残余应力值增大,焊件底部残余应力差值明显大于焊件上表面的应力差值;随着板长的增加,焊件上表面最高残余应力先变大,后逐渐趋于稳定值。随着板宽的增加,焊件上表面各点纵向残余应力均逐渐增大,最高纵向残余应力值也相应增加;板宽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要大于板长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课题研究对建立和完善搅拌摩擦焊的基础理论,指导焊接工艺参数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7075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温度场 残余应力场 数值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453.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2
  • 1.1 引言10-11
  • 1.2 搅拌摩擦焊接技术概述11-14
  • 1.2.1 搅拌摩擦焊原理11-12
  • 1.2.2 搅拌摩擦焊的特点12-13
  • 1.2.3 搅拌摩擦焊的应用13-14
  • 1.3 搅拌摩擦焊研究现状14-20
  • 1.3.1 实验研究现状14-18
  • 1.3.2 搅拌摩擦焊数值模拟研究现状18-20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20-22
  • 1.4.1 主要研究内容20-21
  • 1.4.2 研究意义21-22
  • 第二章 搅拌摩擦焊接过程数值模拟理论基础22-32
  • 2.1 焊接数值模拟方法及有限元软件简介22-24
  • 2.1.1 焊接数值模拟方法概述22-23
  • 2.1.2 有限元软件简介23-24
  • 2.2 有限元法求解传热问题24-25
  • 2.2.1 三维瞬态传热问题基本方程24
  • 2.2.2 三种基本传热方式24-25
  • 2.3 有限元法求解热应力问题25-30
  • 2.3.1 热弹塑性问题的特点和基本假设26
  • 2.3.2 热弹塑性有限元基本方程26-30
  • 2.4 热弹塑性问题的求解30-31
  • 2.4.1 求解过程30
  • 2.4.2 计算精度和稳定性30-31
  • 2.5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搅拌摩擦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的数值模拟32-44
  • 3.1 搅拌摩擦焊接工艺参数32
  • 3.2 搅拌摩擦焊热源模型的建立32-36
  • 3.2.1 轴肩产热数值模型33-34
  • 3.2.2 搅拌针产热数值模型34-36
  • 3.3 数值模拟过程36-43
  • 3.3.1 温度场模拟36-40
  • 3.3.2 残余应力场模拟40-42
  • 3.3.3 模拟流程42-43
  • 3.4 本章小结43-44
  • 第四章 搅拌摩擦焊温度场与残余应力场模拟结果及分析44-63
  • 4.1 搅拌摩擦焊温度场模拟结果及分析44-49
  • 4.1.1 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分布44-47
  • 4.1.2 特征点温度循环曲线47-49
  • 4.2 温度场模拟结果验证49-50
  • 4.3 搅拌摩擦焊残余应力场模拟结果50-56
  • 4.3.1 焊接变形50-51
  • 4.3.2 焊接上表面残余应力分布51-56
  • 4.4 残余应力场模拟结果验证56-62
  • 4.4.1 搅拌摩擦焊残余应力测量56-60
  • 4.4.2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60-62
  • 4.5 本章小结62-63
  • 第五章 不同参数对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场的影响规律63-80
  • 5.1 焊接参数对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的影响63-68
  • 5.1.1 搅拌头转速的影响63-66
  • 5.1.2 焊接速度的影响66-68
  • 5.2 搅拌头参数对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的影响68-74
  • 5.2.1 轴肩半径的影响69-71
  • 5.2.2 搅拌针长度的影响71-74
  • 5.3 板材尺寸对残余应力场的影响74-79
  • 5.3.1 板长对残余应力场的影响74-76
  • 5.3.2 板宽对残余应力场的影响76-79
  • 5.4 本章小结79-80
  • 第六章 结论80-82
  • 参考文献82-86
  • 致谢86-87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黎明,邢丽,刘鸽平;搅拌摩擦焊工艺及其应用[J];焊接技术;2000年02期

2 傅志红,黄明辉,周鹏展,贺地求;搅拌摩擦焊及其研究现状[J];焊接;2002年11期

3 张田仓,郭德伦,陈沁刚,栾国红;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技术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4 云杉;搅拌摩擦焊——最具革命性的焊接新技术——专访中国搅拌摩擦焊中心首席专家关桥院士、北京赛福斯特技术有限公司栾国红总经理[J];航空制造技术;2003年11期

5 周细应 ,柯黎明 ,刘鸽平 ,邢丽 ,夏春 ,汤旭昌;搅拌摩擦焊的温度分析[J];新技术新工艺;2003年10期

6 ;激光辅助搅拌摩擦焊[J];电焊机;2003年07期

7 ;搅拌摩擦焊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J];电焊机;2003年10期

8 姜澜,魏绪钧,姚广春,王德全;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研究现状及应用[J];材料导报;2003年06期

9 栾国红,南利辉,孙成彬,关桥;新型船舶制造技术-搅拌摩擦焊[J];热加工工艺;2004年01期

10 栾国红,柴鹏,孙成彬,关桥;汽车制造驶上搅拌摩擦焊之路[J];电焊机;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田仓;郭德伦;陈沁刚;栾国红;;搅拌摩擦焊技术研究[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2 唐伟;郭昕昱;J C McClure;李颍;L Murr;;搅拌摩擦焊及其在铝合金连接中的应用[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3 林香祝;张敏;徐世珍;;搅拌摩擦焊技术的发展[A];第二届中国北方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关桥;栾国红;;搅拌摩擦焊的现状与发展[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5 张彦华;常金玲;刘雪梅;;搅拌摩擦焊过程的流变学初步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6 郭晓娟;董春林;康举;栾国红;付瑞东;;搅拌摩擦焊搭接界面缺陷初步研究[A];第十五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张伟;王磊;王晓晖;;3A21与6063异种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性能分析[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栾国红;郭德伦;张田仓;孙成彬;;铝合金的搅拌摩擦焊[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胡礼本;;塑料搅拌摩擦焊的力学行为[A];陕西省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崔凡;张春杰;康志明;;刚性动支撑搅拌摩擦焊工艺研究[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焦静波;将小技术做成大产业[N];中国航空报;2011年

2 张爱清;中国首台机器人搅拌摩擦焊系统推介会在制造所举行[N];中国航空报;2013年

3 栾国红 南利辉;搅拌摩擦焊:促进飞机制造技术发展[N];中国航空报;2004年

4 侯小川;唐众民 焊接领域破解难题[N];中国航天报;2007年

5 梅开 侯小川;交响[N];中国航天报;2007年

6 柴鹏;先进技术带来跨越式发展[N];中国航空报;2012年

7 柴鹏;革命性的固相焊接技术——搅拌摩擦焊[N];中国航空报;2012年

8 中航工业制造所 董春林;应重视发展机器人搅拌摩擦焊技术[N];中国航空报;2014年

9 吴思;十年攻关路 五年飞天行[N];中国航天报;2014年

10 王姝书;突出重围“乘上”轨道交通[N];中国航天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鄢东洋;铝合金薄壁结构搅拌摩擦焊热—力学过程的研究及模拟[D];清华大学;2010年

2 周鹏展;高强铝合金厚板搅拌摩擦焊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金玉花;高强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及薄弱区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4 胡志力;2024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管材塑性变形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艳;6061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郑小茂;7A04高强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工艺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海军;7N01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焊接工艺和接头力学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万龙;铝/钢搅拌摩擦搭接强流变作用下界面行为及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贾浩洲;搅拌摩擦焊机床3-PRS并联头精度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刘朝磊;6061铝合金双轴肩搅拌摩擦焊工艺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胡晓晴;基于示踪材料的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流场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8 姚婷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搅拌摩擦焊工艺及焊缝金属迁移行为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9 蒋笑;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残余应力测试及数值模拟[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10 仇晓磊;数控搅拌摩擦焊设备二维功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7075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场的数值模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59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8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