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高熵合金的制备及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12:05

  本文关键词:高熵合金的制备及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熵合金是由5~13种元素按照等摩尔比或接近等摩尔比设计的新型合金。近年来高熵合金引起了材料领域的广泛关注。高熵合金由于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耐腐蚀性、耐高温等性能,成为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型结构材料之一。但高熵合金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理论体系不够完善。 本文制备了AlFeCoNiCrCuVx,Cu0.5FeAlNiCrMox,CuFeAlNiCrMn(M)0.5(M=V,Ti,Mo)系列高熵合金和FeCoNiCuVZrAl高熵合金薄膜。对合金及薄膜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研究合金元素对高熵合金及薄膜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 (1) AlFeCoNiCrCuVx高熵合金:AlFeCoNiCrCuVx合金组织由FCC+BCC固溶体组成。合金组织为典型的树枝晶体结构。随着V的加入合金组织细化,合金硬度和强度逐渐增加,塑性降低。AlFeCoNiCrCuV1.0合金具有最高硬度和强度,分别为532HV和1707MPa。 (2) Cu0.5FeAlNiCrMox高熵合金:Cu0.5FeAlNiCrMo0合金组织由单一BCC固溶体组成,Cu0.5FeAlNiCrMo0.5和Cu0.5FeAlNiCrMo1.0合金组织由BCC+有序BCC固溶体组成。合金的组织为典型的树枝晶体结构。由于Mo原子半径较大,随着Mo元素加入,两种BCC结构的晶格常数逐渐变大。Mo的加入使合金的组织明显细化,合金的强度、硬度和塑性均得到了改善。Cu0.5FeAlNiCrMo1.0合金的硬度最高,为823HV。Cu0.5FeAlNiCrMo0.5合金性能最好,,硬度为717HV,抗压强度为2153Mpa,应变值为7%。 (3) CuAlFeNiCrMn(M)0.5高熵合金:CuAlFeNiCrMn合金组织由BCC+有序BCC固溶体组成;CuAlFeNiCrMnV0.5合金组织为BCC+FCC固溶体;CuAlFeNiCrMnTi0.5合金组织为FCC+BCC+有序BCC固溶体;CuAlFeNiCrMnMo0.5合金组织为单一的有序BCC固溶体。合金元素的加入使得合金硬度和强度增加,但V对强度并没有增强作用,这是由于CuAlFeNiCrMnV0.5合金的晶粒粗大。综合性能最好的为CuAlFeNiCrMnMo0.5高熵合金,硬度为628HV,抗压强度为1800Mpa,应变值为4.7%,这是由于Mo元素的加入使合金的组织细化,加之较大的晶格畸变和固溶强化作用造成的。 (4) FeCoNiCuVZrAl高熵合金薄膜:在不同的N2浓度下的薄膜组织皆为非晶结构。N2浓度为30%时,得到平整、致密的氮化膜,其硬度和杨氏模量也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12和166GPa。 总之,本文通过对三个系列高熵合金及合金薄膜的制备与研究,分析了合金元素对高熵合金及薄膜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为高熵合金的研究和应用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高熵合金 合金元素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G13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5
  • 1.1 引言11-12
  • 1.2 高熵合金的定义及理论12-15
  • 1.3 高熵合金的特点15-18
  • 1.3.1 高熵合金的结构特点15-16
  • 1.3.2 高熵合金的性能特点16-18
  • 1.4 高熵合金国内外研究进展18-22
  • 1.5 高熵合金的应用前景22-24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24-25
  • 第二章 实验方法25-33
  • 2.1 引言25-26
  • 2.2 实验原料的选择26
  • 2.3 高熵合金的制备方法26-28
  • 2.4 高熵合金膜的制备28-29
  • 2.5 高熵合金的组织结构及性能测试29-33
  • 2.5.1 XRD 衍射实验29-30
  • 2.5.2 高熵合金显微组织观察和微区结构分析30
  • 2.5.3 高熵合金硬度测试30-31
  • 2.5.4 高熵合金室温压缩性能测试31-33
  • 第三章 AlFeCoNiCrCuV_x高熵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33-41
  • 3.1 引言33
  • 3.2 AlFeCoNiCrCuV_x高熵合金晶体结构33-34
  • 3.3 AlFeCoNiCrCuV_x高熵合金显微组织34-36
  • 3.4 AlFeCoNiCrCuV_x高熵合金力学性能36-39
  • 3.4.1 高熵合金显微硬度36-37
  • 3.4.2 高熵合金强度37-38
  • 3.4.3 断口形貌38-39
  • 3.5 本章小结39-41
  • 第四章 Cu_(0.5)AlFeNiCrMo_x高熵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41-49
  • 4.1 引言41
  • 4.2 Cu_(0.5)AlFeNiCrMo_x高熵合金晶体结构41-43
  • 4.3 Cu_(0.5)AlFeNiCrMo_x高熵合金显微组织43-44
  • 4.4 Cu_(0.5)AlFeNiCrMo_x高熵合金力学性能44-47
  • 4.4.1 高熵合金显微硬度44-45
  • 4.4.2 高熵合金强度45-46
  • 4.4.3 断口形貌46-47
  • 4.5 本章小结47-49
  • 第五章 CuAlFeNiCrMn(M)_(0.5)高熵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49-57
  • 5.1 引言49
  • 5.2 CuAlFeNiCrMn(M)_(0.5)高熵合金晶体结构49-50
  • 5.3 CuAlFeNiCrMn(M)_(0.5)高熵合金显微组织50-52
  • 5.4 CuAlFeNiCrMn(M)_(0.5)高熵合金力学性能52-55
  • 5.4.1 高熵合金显微硬度52-53
  • 5.4.2 高熵合金强度53-54
  • 5.4.3 断口形貌分析54-55
  • 5.5 本章小结55-57
  • 第六章 FeCoNiCuVZrAl 高熵合金薄膜的制备及组织和力学性能57-63
  • 6.1 引言57
  • 6.2 高熵合金薄膜晶体结构57-58
  • 6.3 高熵合金薄膜的形貌58-60
  • 6.4 高熵合金薄膜力学性能60-61
  • 6.5 本章小结61-63
  • 第七章 结论63-65
  • 参考文献65-71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得奖励71-73
  • 致谢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林俊峰;曹顺华;韩超;王博;;Mo-15Cu复合材料的制备[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3期

2 邱星武;张云鹏;;粉末冶金法制备CrFeNiCuMoCo高熵合金的组织与性能[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2年03期

3 李凡,吴炳尧;机械合金化——新型的固态合金化方法[J];机械工程材料;1999年04期

4 陈敏;刘源;李言祥;陈祥;;多主元高熵合金AlTiFeNiCuCr_x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J];金属学报;2007年10期

5 王春伟;唐健江;欧子义;苏广才;欧德群;夏薇;;AlCoCrCuFeNi_x高熵合金的压缩性能及断口分析[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1年03期

6 赵瑞锋;李红菊;任波;陈海军;王新莉;李刚;刘忠侠;;粉末冶金制备AlCrMnMoNiZr(B_(0.1))合金的组织与性能[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3年03期

7 张勇;周云军;陈国良;;快速发展中的高熵溶体合金[J];物理;2008年08期

8 朱海云;孙宏飞;李业超;;多主元高熵合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新材料产业;2008年09期

9 皮锦红;杨晓敏;;应用前景广阔的高熵合金[J];新材料产业;2009年09期


  本文关键词:高熵合金的制备及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59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a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