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TC4钛合金薄壁框架零件高速铣削加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11:20

  本文关键词:TC4钛合金薄壁框架零件高速铣削加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TC4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耐热性和耐蚀性好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地用于航空航天领域。高速铣削加工薄壁框架类零件时,需要从整块坯料中去除大量材料,工艺复杂,难度较高。为提高航空航天薄壁框架类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对TC4钛合金薄壁框架高速铣削加工技术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完成高速铣削TC4钛合金切削力的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切削参数影响切削力的主次关系是每齿进给量、径向切深、切削速度、轴向切深。在0.04mm/z-0.1mm/z范围内,切削力随每齿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每齿进给量增大1倍,切削力增大50%以上;在0.4mm-1.6mm范围内,切削力随径向切深的增大而增大,径向切深增大1倍,切削力增大接近1倍;在2mm-8mm范围内,切削力随轴向切深的增大而增大,增幅较小;在60.2-120.5m/min范围内,切削力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利用DEFORM-3D软件的铣削模块进行高速铣削加工的切削力仿真预测,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误差在8%以内,证实了仿真方法的有效性。 完成高速铣削TC4钛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在0.01mm/z-0.06mm/z范围内,表面粗糙度随着每齿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切削速度在200.9-401.9m/min范围内,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且切削速度大于351.2m/min时,已加工的钛合金表面出现熔滴粘结现象;在0.1mm-0.6mm范围内,表面粗糙度随轴向切深变化不明显。利用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回归拟合,建立了表面粗糙度的回归预测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可靠性。 对高速铣削TC4钛合金的切削参数和走刀路径进行优化,提出了利用ANSYS软件预测薄壁框架受力变形的方法。对TC4钛合金薄壁框架零件的高速铣削加工工艺进行分析,拟定了加工工艺路线,利用UG软件对主要加工过程进行仿真。通过仿真试验证明,采用优化后切削参数进行加工,可以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关键词】:TC4钛合金 薄壁框架 高速铣削 切削力 表面粗糙度 加工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G5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8
  • 1 绪论8-16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8-9
  • 1.2 TC4钛合金材料属性及切削加工特性9-10
  • 1.2.1 TC4钛合金的材料属性9
  • 1.2.2 TC4钛合金切削加工特性9-10
  • 1.3 TC4钛合金高速切削加工研究现状10-14
  • 1.3.1 高速切削加工简介10-11
  • 1.3.2 高速铣削加工切削力研究现状11-13
  • 1.3.3 高速铣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研究现状13-14
  • 1.4 薄壁零件切削加工研究现状14-15
  • 1.5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15-16
  • 2 TC4钛合金高速铣削加工切削力研究16-29
  • 2.1 高速铣削力正交试验16-24
  • 2.1.1 高速铣削正交试验条件16-18
  • 2.1.2 高速铣削正交试验方案设计及结果18-19
  • 2.1.3 正交试验结果极差分析19-20
  • 2.1.4 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20-24
  • 2.2 TC4钛合金高速铣削力的影响因素分析24-25
  • 2.3 TC4钛合金高速铣削力有限元仿真预测25-28
  • 2.3.1 铣削力仿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26-27
  • 2.3.2 铣削力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检验27-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3 TC4钛合金高速铣削表面粗糙度研究29-41
  • 3.1 表面粗糙度单因素试验29-34
  • 3.1.1 单因素试验条件29-31
  • 3.1.2 高速铣削单因素试验设计31-32
  • 3.1.3 主轴转速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32-33
  • 3.1.4 每齿进给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33
  • 3.1.5 轴向切深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33-34
  • 3.2 表面粗糙度正交试验34-37
  • 3.2.1 高速铣削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34-35
  • 3.2.2 表面粗糙度正交试验结果极差分析35-36
  • 3.2.3 表面粗糙度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36-37
  • 3.3 表面粗糙度回归经验模型的建立37-39
  • 3.3.1 表面粗糙度回归经验模型理论37-38
  • 3.3.2 建立TC4钛合金高速铣削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38-39
  • 3.3.3 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检验39
  • 3.4 加工表面的表面形貌分析39-40
  • 3.5 本章小结40-41
  • 4 TC4钛合金高速铣削加工切削参数及走刀路径优化41-53
  • 4.1 TC4钛合金高速铣削加工切削参数的选择41-42
  • 4.1.1 切削速度的选择41
  • 4.1.2 径向切深的选择41
  • 4.1.3 进给量的选择41
  • 4.1.4 其他参数的设置41-42
  • 4.2 TC4钛合金高速铣削加工切削参数的优化42-46
  • 4.2.1 粒子群算法简介42-43
  • 4.2.2 切削参数优化模型的建立43-45
  • 4.2.3 切削参数优化实例分析45-46
  • 4.3 薄壁框架高速铣削加工走刀方式的选择46-48
  • 4.3.1 铣削方式的选择46-47
  • 4.3.2 进退刀方式的选择47
  • 4.3.3 拐角过渡方式的选择47-48
  • 4.4 薄壁框架高速铣削加工走刀路径的优化48-52
  • 4.4.1 薄壁框架铣削加工走刀路径优化原理49
  • 4.4.2 薄壁框架铣削加工受力变形预测方法49-52
  • 4.5 本章小结52-53
  • 5 TC4钛合金薄壁框架零件铣削加工工艺设计53-65
  • 5.1 零件结构及材料特性分析53-54
  • 5.2 零件毛坯及加工刀具、夹具的选择54-56
  • 5.2.1 毛坯的选用54
  • 5.2.2 工艺基准的选择54
  • 5.2.3 定位夹紧方式的选择54-55
  • 5.2.4 精加工装火方案的设计55
  • 5.2.5 高速铣削加工刀具的选择55-56
  • 5.3 拟定扫描器薄壁框架铣削加工工艺路线56
  • 5.4 扫描器薄壁框架零件铣削加工过程仿真56-64
  • 5.4.1 UG的NC模拟板块56-57
  • 5.4.2 型腔加工过程仿真流程57-62
  • 5.4.3 仿真试验与实际加工对比62-64
  • 5.5 本章小结64-65
  • 6 总结与展望65-67
  • 6.1 总结65-66
  • 6.2 展望66-67
  • 致谢67-68
  • 参考文献68-73
  • 附录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旭达;赵剑波;张剑刚;刘焕领;Tom O Muller;;基于回归法的钛合金(Ti-6Al-4V)插铣铣削力建模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2 史兴宽,杨巧凤,蔡伟,张明贤,陈明,张树全,宋良煌,唐晓兰;钛合金TC4高速铣削表面完整性的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01年01期

3 李光;陈五一;张平;;基于ANSYS的参数化薄壁件加工变形分析与计算[J];航空制造技术;2011年19期

4 成群林;柯映林;董辉跃;;航空铝合金铣削加工中切削力的数值模拟研究[J];航空学报;2006年04期

5 康永刚;王仲奇;吴建军;姜澄宇;;立铣切削力分类研究及精确铣削力模型的建立[J];航空学报;2007年02期

6 杜随更;吕超;任军学;杨振朝;;钛合金TC4高速铣削表面形貌及表层组织研究[J];航空学报;2008年06期

7 敖志强;吴建军;王仲奇;康永刚;胡凯征;;基于ABAQUS的典型薄壁件加工变形仿真与试验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7年02期

8 郭魂;左敦稳;刘远伟;王珉;童国权;;航空腔型薄壁件铣削变形的预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1期

9 李苏渊;杨茂奎;杨川;;数控加工刀具变形误差补偿技术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1年01期

10 张义平;秦义;;钛合金高速铣削表面完整性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年09期


  本文关键词:TC4钛合金薄壁框架零件高速铣削加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95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a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