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基于UG的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发布时间:2017-04-10 20:57

  本文关键词:基于UG的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级进模作为重要的模具类型之一,具有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生产效率高的特点。目前国内级进模的设计水平还相对落后,无法很好地去应对这个市场。而采用级进模CAD系统可以成倍提高级进模设计效率,同时能够减少设计过程中的人为失误,是实现模具设计高效化、精确化的重要途径。本论文的研究课题来源于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项目编号:x2jqN9101140)“高强度钢板汽车结构件多工位级进模精确设计技术研究”、广东省省部产学研项目(项目编号:2010B090400094)“高强度钢板件多工位级进模虚拟制造技术及产业应用”。 本文以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设计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UG二次开发工具和VisualC++软件对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系统的开发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基于关系的层次结构描述级进模装配模型,在UG平台实现级进模装配模型的表达;利用UG标准件管理模块的功能,制作了适用于广东科龙模具有限公司的级进模结构标准件库;根据大型级进模设计特点开发了模板的分割功能;综合运用数据库技术和UDF技术,开发了冲裁凸凹模和成形上下模快速设计模块;最后以大众汽车某安装座零件为例验证了所开发的级进模结构设计系统的实用性。本文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研究了基于UG的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二次开发关键技术。对基于UG的参数化设计技术及关联设计技术进行了介绍,结合多工位级进模的特点及其结构设计、零件设计的方法,规划出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系统的功能结构及系统框架结构。 (2)通过分析多工位级进模模架设计需求并结合UG软件装配环境及其装配机制,提出了多工位级进模基于层次结构的约束装配模型,理顺了各装配部件间的约束关系,并给出了装配模型的计算机描述。该模型合理地描述了各零部件及其之间的装配关系,能有效地支持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利用UG OPEN/UIstyler、UG OPEN/Menuscript、UG OPEN API等工具结合VisualC++编程软件开发了多工位级进模模架设计模块。 (3)通过分析基于UG开发标准件库创建方式的优缺点,确定采用基于UG标准件模块的标准件库创建方法,通过多组实例详细介绍了采用参数化建模、表达式主控参数控制、参数化草图技术等建立标准件、标准组合件及组类标准件的方法,并建立了针对广东科龙模具有限公司的标准件库。 (4)通过总结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特点,在结合公司实际设计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利用UG克隆功能及装配设计方法开发模板分割功能,推导并编制出模板定位及其尺寸控制算法;使用编程的方式对用户自定义特征进行调用,,从而开发出基于用户自定义特征的异形冲裁凸、凹模及成形上下模快速设计模块,模块包含了凸、凹模的常用结构,提高了凸、凹模结构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5)以大众某汽车安装座零件为例,利用本文所开发的SCUT_PD系统进行其级进模结构的设计。结果表明,该系统基本能满足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的需要。
【关键词】:多工位级进模 UG二次开发 结构设计系统 标准件库 装配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G76;TP391.7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目录9-12
  • 第一章 绪论12-18
  • 1.1 引言12
  • 1.2 多工位级进模概述12-13
  • 1.3 多工位级进模 CAD 研究现状13-16
  • 1.4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16-17
  • 1.5 课题研究内容17
  • 1.6 本章小结17-18
  • 第二章 级进模结构设计系统总体框架18-28
  • 2.1 引言18
  • 2.2 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步骤18-20
  • 2.3 基于 UG 的二次开发概述20-21
  • 2.4 级进模结构设计系统的关键技术21-24
  • 2.4.1 参数化设计21-22
  • 2.4.2 关联设计22-24
  • 2.5 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系统总体框架规划24-27
  • 2.6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多工位级进模模架设计模块开发28-44
  • 3.1 引言28-29
  • 3.2 多工位级进模模架设计模块需求分析29-32
  • 3.3 多工位级进模装配模型建立32-38
  • 3.3.1 装配模型及其表示32-33
  • 3.3.2 基于 UG 的级进模装配模型建立方法33-38
  • 3.4 模架设计功能实现38-42
  • 3.4.1 模架设计功能模块的界面设计38-40
  • 3.4.2 模架生成方法40-42
  • 3.5 本章小结42-44
  • 第四章 多工位级进模结构标准件库建立44-63
  • 4.1 引言44
  • 4.2 基于 UG 的标准件库开发方法及原则44-46
  • 4.2.1 基于 UG 的标准件库开发方法44-45
  • 4.2.2 UG 标准件库的开发流程45-46
  • 4.2.3 UG 标准件库的开发建立原则46
  • 4.3 基于 UG 的标准件开发实例46-58
  • 4.3.1 导柱标准件的开发46-53
  • 4.3.2 导套标准件的开发53-56
  • 4.3.3 导向类组合件的开发56-58
  • 4.4 典型组类标准件库的开发58-62
  • 4.4.1 组类标准件开发步骤58-59
  • 4.4.2 导向类标准零件组开发59-62
  • 4.5 本章小结62-63
  • 第五章 级进模辅助功能及工作零件模块开发63-81
  • 5.1 引言63
  • 5.2 模板分割功能及其实现63-68
  • 5.2.1 交互式动态拾取分割位置模板分割功能及其实现63-66
  • 5.2.2 预先规划分割模板分割功能及其实现66-68
  • 5.3 异形冲裁凸、凹模快速设计功能实现68-73
  • 5.3.1 异形冲裁凸、凹模快速设计实现流程69
  • 5.3.2 异形冲裁凸、凹模快速设计方法关键技术69-70
  • 5.3.3 异形冲裁凸、凹模快速设计模块实现70-73
  • 5.4 成形上、下模快速设计功能实现73-75
  • 5.4.1 成形上、下模快速设计实现流程73-74
  • 5.4.2 成形上、下模快速设计模块实现74-75
  • 5.5 工作零件结构设计功能开发75-80
  • 5.5.1 建立UDF库76-77
  • 5.5.2 编程调用UDF77-80
  • 5.6 本章小结80-81
  • 第六章 SCUT_PD系统运行实例81-90
  • 6.1 引言81
  • 6.2 设计实例81-89
  • 6.3 本章小结89-90
  • 总结与展望90-92
  • 参考文献92-97
  • 附录 标准件清单97-9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99-100
  • 致谢100-101
  • 附件10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珍媛;阮锋;管灿;周驰;;基于数值模拟的级进模筒形拉深工步工艺分析[J];电加工与模具;2006年04期

2 宋子明;;多工位高速冲压模具的设计[J];锻压技术;1992年02期

3 唐炳涛;赵震;鹿晓阳;王兆清;;面向设计的级进模结构装配模型及系统开发[J];锻压技术;2008年03期

4 陈志超;夏琴香;郭新年;田辉仲;;某高强钢板汽车结构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J];锻压技术;2012年02期

5 盛自强,肖祥芷,李建军,温建勇,肖景容;级进模结构CAD系统中“自顶向下”设计方法的研究[J];锻压技术;1998年02期

6 马英,尚久浩;基于特征的三维模型参数化设计[J];风机技术;2001年05期

7 周新建;面向设计的集成产品装配模型[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8 庄晓,周雄辉,阮雪榆;支持Top-down设计过程的装配建模[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998年10期

9 余晶,余淼;基于CAD模型的特征参数化定义的方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998年10期

10 吴卫东;UG中结合KF与UDF进行变结构、变参数快速设计[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2年06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UG的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97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4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