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高性能渗氮钢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1 15:13

  本文关键词:高性能渗氮钢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主机小型化、精密化、高速化等趋势的发展,对轴类、轴承类、齿轮类零件材料的要求愈来愈高。高性能渗氮钢材不仅能满足此类零件对材料心部在结构方面的要求,而且表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耐蚀等特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轴类、轴承类、齿轮类零件在服役时,摩擦磨损广泛存在于其中。然而,目前关于渗氮钢的研究大多集中不锈钢、常用轴承钢的滑动磨损特性上,对于高性能渗氮钢的滑动磨损特性,尤其是高性能渗氮钢的微动磨损特性、接触疲劳性能及其与耐磨铝青铜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在高性能渗氮钢材的研发过程中,对其进行摩擦磨损特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 本文通过对高性能钢基体进行等离子渗氮处理,得到了280μm的渗氮层,渗氮层硬度最高达980HV1.96N,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对渗氮层的物相进行了分析,发现渗氮层有Fe2~3N,Fe4N,Cr2N等物相生成,这些硬质相的生成有利于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 研究了等离子渗氮钢的滑动、微动磨损特性,结果表明工况条件对渗氮钢的滑动摩擦磨损特性有较大影响;干摩擦条件下轻载、低速时渗氮钢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和轻微粘着磨损,而高速、重载时渗氮钢表面出现大面积脱落;油润滑条件下轻载、低速时渗氮钢表面主要为磨粒磨损,高速、重载时表面犁沟深而密,垂直于摩擦方向的细小剥落坑清晰可见。等离子渗氮处理可以提高实验钢的微动磨损特性,摩擦系数、磨损体积降低的最大幅度分别为36%、97%,渗氮钢微动磨损机理为氧化磨损和剥落。 研究了等离子渗氮钢的接触疲劳性能,结果表明渗氮钢的L10(额定寿命)、L50(中值寿命)、L63.2(特征寿命)比试验钢基体提高了3.3倍、4.3倍、4.5倍,而且疲劳数据Weibull分布带相对较窄,说明数据的可靠性较大,失效时间分布相对稳定;对疲劳点蚀斑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钢的点蚀是由表面裂纹萌生并向内扩展、垂直于转动方向的主裂纹萌生、扩展及二次裂纹不断扩展最终相遇而使表层材料折断所造成。 研究了高性能渗氮钢与耐磨铝青铜的滑动磨损特性,结果发现热处理使铜合金强度、硬度提高,韧性下降。渗氮钢与热处理铜合金干摩时,磨损过程中产生的磨屑硬而脆不易形成润滑膜,,导致钢、铜的磨损均加剧;油润滑时由于润滑油的介质和润滑作用,铜合金强度、硬度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其自身的耐磨性能,但加剧了对摩件渗氮钢的磨损。
【关键词】:等离子渗氮钢 微动 滑动 接触疲劳 铝青铜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H117.1;TG142.3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2
  • 1.1 引言10-11
  • 1.2 高性能渗氮钢材料概述11
  • 1.3 等离子渗氮技术基本原理11-12
  • 1.4 摩擦和磨损基础理论12-16
  • 1.4.1 摩擦12-13
  • 1.4.2 磨损及磨损的分类13-16
  • 1.5 等离子渗氮钢磨损特性的研究现状16-19
  • 1.6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19-22
  • 第二章 高性能渗氮钢的滑动摩擦磨损特性研究22-32
  • 2.1 试验设备和试样制备22-23
  • 2.1.1 试验设备简介22-23
  • 2.1.2 试验材料及试样制备23
  • 2.2 试验方法23-24
  • 2.3 试验结果与讨论24-31
  • 2.3.1 材料的物理性能和 X RD 分析24-25
  • 2.3.2 滑动摩擦性能25-26
  • 2.3.3 滑动磨损性能26-27
  • 2.3.4 滑动磨损机理探讨27-30
  • 2.3.4.1 干摩擦条件下的滑动磨损机理探讨27-28
  • 2.3.4.2 油润滑条件下的滑动磨损机理探讨28-30
  • 2.3.5 干摩擦时磨屑的物相及形貌分析30-31
  • 2.4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高性能渗氮钢的微动磨损特性研究32-40
  • 3.1 试验方法32-33
  • 3.2 试验结果与讨论33-38
  • 3.2.1 渗氮钢微动摩擦性能33-34
  • 3.2.2 微动磨损性能34-35
  • 3.2.3 微动磨损形貌分析35-38
  • 3.2.3.1 干摩擦条件下的微动磨损机理探讨35-37
  • 3.2.3.2 油润滑条件下的微动磨损机理探讨37-38
  • 3.3 本章小结38-40
  • 第四章 高性能渗氮钢的接触疲劳性能研究40-54
  • 4.1 接触疲劳试验机及试验材料准备40-42
  • 4.1.1 接触试验机40-41
  • 4.1.2 接触疲劳试验材料41-42
  • 4.2 疲劳试验接触应力的计算42-45
  • 4.3 Weib u ll 统计方法45
  • 4.4 试验操作方法及结果分析45-53
  • 4.4.1 试验操作方法45-46
  • 4.4.2 疲劳试验结果46-53
  • 4.4.2.1 循环应力次数及疲劳数据 Weib u ll 曲线讨论46-49
  • 4.4.2.2 各试件疲劳点蚀后的磨斑形貌分析49-53
  • 4.5 本章小结53-54
  • 第五章 高性能渗氮钢与铝青铜的滑动磨损特性研究54-71
  • 5.1 材料制备和试验方法54-55
  • 5.2 面接触式滑动磨损试验夹具的设计55-59
  • 5.3 试验结果与讨论59-69
  • 5.3.0 高强耐磨铝青铜的力学性能59
  • 5.3.1 渗氮钢与高强耐磨铝青铜滑动摩擦性能59-60
  • 5.3.2 渗氮钢与高强耐磨铝青铜接触式滑动磨损性能60-61
  • 5.3.3 渗氮钢与高强耐磨铝青铜滑动磨损机理的探讨61-66
  • 5.3.3.1 干摩擦时磨损机理探讨61-63
  • 5.3.3.2 油润滑时磨损机理探讨63-66
  • 5.3.4 渗氮钢与高强耐磨铝青铜干摩擦时磨屑的物相及形貌分析66-68
  • 5.3.5 不同接触式滑动磨损试验中产生不同磨屑形貌及物相原因探讨68-69
  • 5.4 本章小结69-71
  • 结论71-74
  • 参考文献74-8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1-83
  • 致谢83-84
  • 附件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杰;王成彪;耿志勇;韦淡平;刘家浚;;几种添加剂对水基润滑液性能的影响[J];中国表面工程;2007年03期

2 李助军;张大童;邵明;;硬度对钢蜗轮副材料磨损特性的影响[J];材料导报;2009年06期

3 刘洪喜,汤宝寅,王小峰,王浪平,于永o

本文编号:320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320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2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